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魏书·阳固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魏书
       阳固,字敬安。性散傥,不拘小节。少任侠,好剑客,弗事生产。年二十六,始折节好学,遂博览篇籍,有文才。
       太和中,从大将军宋王刘昶征艾阳。昶严暴,治军甚急,三军战栗无敢言者。固启谏,并面陈事宜。昶大怒,欲斩之,使监当攻道。回在军勇决,志意闲雅,了无惧色。昶甚奇之。军还,言之高祖。年三十余,始辟大将军府参军事。
       初,世宗委任群下,不甚亲览,好桑门之法。尚书令高肇以外戚权宠,专决朝事;又成阳王禧等并有衅故,宗室大臣,相见疏薄;而王畿民庶,劳敞益甚。固乃作《南北二都赋》,因以讽谏。
       世宗末,中尉王显起宅既成,集僚属飧宴。酒酣问固曰:“此宅何如?”固对日:“晏婴湫隘,流称于今;丰屋生灾,著于《周易》。此盖同传舍耳,唯有德能卒。愿公勉之。”显默然。他日又谓固曰:“吾作太府卿,库藏充实,卿以为何如?”固对曰:“公收百官之禄四分之一,州郡赃赎悉入京藏,以此充府,未足为多。且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岂不戒哉!”显大不悦,以此衔固。又有人间固于显,显因奏固剩请米麦,免固官。
       既无事役,遂阖门自守,著《演赜赋》,以明幽微通塞之事。
       肃宗即位,大军征硖石,敕为仆射李平行台七兵郎。平奇固勇敢,军中大事悉与谋之。又命固节度水军,固设奇计先期乘贼,获其外城。军罢,太傅、清河王怿举固,除步兵校尉,领汝南王悦耶中令。寻加宁远将军。时悦年少,行多不法,屑近小人。固上疏切谏,以感动悦,悦甚敬惮之。怿大悦,以为举得其人。丁母忧,号慕毁病,杖而能起。练禅之后,犹酒肉不进。时田年逾五十,而丧过于哀,乡党亲族咸叹服焉。
       神龟末,清河王怿领太尉,辟固从事中郎。属怿被害,元义秉政,朝野震悚。怿诸子及门生吏僚莫不虑祸,隐避不出,素为怿所厚者弥不自安。固以尝被辟命,遂独诣丧所,尽哀恸哭,良久乃还。仆射游肇闻而叹曰:“虽栾布、王脩何以尚也?君子哉若人!”
       固刚直雅正,不畏强御,居官清洁,家无余财。终殁之日,室徒四壁,无以供丧,亲故为其棺敛焉。                                 (节选自《魏书》)
       注:①桑门,即“沙门”,佛教专指依戒律出家修道的人。②衅故:罪行。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二十六,始折节好学     折:改变   B.始辟大将军府参军事     辟:征召
       C.显大不悦,以此衔固    衔:贬谪官职  D.以明幽微通塞之事      明:表明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军还,言之高祖       ②邪曲之害公也
       B.①因以讽谏             ②相如因持壁却立
       C.①以为举得其人         ②吾其还也
       D.①既无事役             ②管仲既用,任政于齐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阳固“不畏强御”的一组是
       ①固启谏,并面陈事宜。②且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岂不戒哉!
       ③以明幽微通塞之事。④固设奇计先期乘贼,获其外城。
       ⑤怿大悦,以为举得其人。⑥遂独诣丧所,尽哀恸哭,良久乃还。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阳固性格洒脱大方,不拘小节。年轻时,好行侠仗义,不营正事。到二十六岁时,开始转变,勤奋好学。
       B. 面对严暴的将军,阳固敢于直谏,凭勇敢果决终获认可;面对敌人,他有勇有谋,设奇计取得胜利。
       C. 皇帝昏庸,权臣专断,阳固写《南北二都赋》《演赜赋》讽谏;中尉王显侈奢自夸,他毫不客气,直言相劝。
       D. 阳固为人至孝至义。母亲去世,他“丧过于哀”,让人叹服;为报清河王知遇之恩,他不顾安危,“尽哀恸哭”,令人敬佩。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
    (1)昶严暴,治军甚急,三军战粟无敢言者。(3分)
      (2)又有人问固于显,显因奏固剩请米麦,免固官。(3分)
      (3)虽栾布、王倚何以尚也?君子哉若人!(4分)

1.C(衔:怀恨在心)
2.D(都是时间副词,表已然。A代词/主谓间取消独立性;B介词,凭/于是就;C代词,那/语气词,表祈使)
3.A(③是说他写文章的目的;④是体现他的智谋;⑤是体现元怿对他的作为满意)
4.C(《南北二都赋》是用来讽谏的,而《演赜赋》则不是)
5.(10分)
(1)刘昶性情暴躁,治军非常严苛,军中(官兵)都恐惧战栗不敢发表意见(说话)。(3分。“严暴”“战栗”各1分,句子通顺1分)
(2)又有人在王显面前说阳固的坏话,王显就趁机向朝廷起奏,告发阳固曾申请过多的粮食,(朝廷)免去了阳固的官职。(3分。“间”1分,“因”1分,句子通顺1分)
(3)即使是栾布、王修(在世),又能凭什么超过他呵?像这样的人真是君子呵!(4分。“虽”1分,“尚”1分,“君子哉若人”1分,句子通顺1分)

参考译文
       阳固,字敬安,性格洒脱大方,不拘小节。年轻时,好行侠仗义,喜欢和剑客交往,不营产业。到二十六岁时,开始转变志向,勤奋好学,于是博览群书,有文才。
       太和十八年(494年),跟随大将军刘昶出征义阳。刘昶性情暴躁,治军非常严苛,军中官兵都恐惧战栗不敢发表意见(说话)。阳固劝谏他,并当面陈述各种事项。刘昶大怒,想杀他,后来又派他担任开路先锋。阳固却勇敢果断,表现得儒雅悠闲,一点也没有害怕的表情。刘昶这才觉得他是个奇才,(不敢怠慢他)。军队凯旋,刘昶把这事告诉了高祖。他三十多岁时,才被征召为大将军府参军。
       当初,世宗把国事随意交给大臣处理,并不亲自处理,他又喜好佛事。尚书令高肇凭自己外戚的身份专横骄宠,独揽朝中诸事;又有成阳王禧等人也各有罪行,王室大臣与皇帝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关系也日益疏远;京城周围百姓,辛劳痛苦却越来越严重。(针对这种情况)阳固写了《南北二都赋》,用以指责规劝。
       世宗末年,中尉王显建造新宅完工,召集众臣大办酒宴。饮酒至酣畅时,王显问阳固:“这座新宅怎么样?”阳固回答说:“晏婴的宅院低洼狭小,可他的事迹却流传并为人称道至今;高大豪华的住宅容易引起灾祸,这个道理《周易》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对于人的一生来说),这宅院大概只是像旅馆一样罢了,而唯有有高尚品德的人才能善终。希望你好自为之啊!”王显听了这些话默然不应。过了些日子,他又对阳固说:“我担任太府卿之职,府库财物充盈,你认为(我的能力、业绩)怎么样?”阳固回答说:“你抽取大小官员应领俸禄的四分之一,又把各州郡的赃赎款全部收缴到京都,凭这个来充实府库,里面的财物能不多吗?况且既然有了善于聚敛财富的官员,还能不出贪污盗窃的蠹虫吗?这难道不值得警惕吗?”王显听后极为不悦,因此对阳固怀恨在心。又有人在王显面前说阳固的坏话,王显就趁机向朝廷启奏,告发阳固曾向朝廷申请过多的粮食,(朝廷)免去了阳固的官职。
免职后的阳固,没有了政务缠身,就闭门不出,修身养性,创作了《演赜赋》,来阐明深刻的哲理以及处境顺利与时运不通的道理。
       肃宗即位,朝廷大军征讨硖石,(肃宗)任命阳固为仆射李平的行台七兵郎。李平认为阳固作战勇敢非同一般,军中大事都与他商量。后又命令他统领水军。阳固设奇计,攻打贼寇,预先战胜(乘:战胜)敌人,占领外城。战争结束后,太傅、清河王元怿推举阳固,阳固被任命为步兵校尉,兼任汝南王元悦的郎中令。不久升为宁远将军。汝南王元悦当时年少,行为多有不法,器重亲近小人。阳固上疏直言规劝,以情动之,元悦十分敬畏他。元怿非常高兴,认为自己推举得到了最合适的人选。这一年,阳固的母亲去世,他恸哭思念哀毁成病,拄着拐杖才能起身。居丧期(练:指白色的丧服。祥:除丧服之祭)已满之后,仍然不食酒肉。当时阳固已年逾五十,然而却面对母丧哀痛过于常人,乡党亲族全都为之叹息敬服。
       神龟末年,清河王元怿兼任太尉,征召阳固担任从事中郎。接着元怿为政敌所害,元义主持朝政,朝野上下都震惊恐惧。元怿的儿子及门生、下属官吏没有不担心灾祸的,都隐藏躲避不出,平素为元怿所器重的人更是恐惧不安。阳固因为曾受到元怿的征召任命,就独自到为元怿举办丧事的地方,尽情表达哀痛之情大声恸哭,很久才回家。仆射游肇听到这事叹息说:“即使是栾布、王修(在世),又能凭什么超过他啊?像这样的人真是君子啊!”
       阳固刚毅儒雅端正,不畏强权,为官清正廉洁,家里没有多余的财物。他去世的时候,家徒四壁,没有用来举办丧事的财物,亲戚朋友置办棺木收殓了他。

相关文言文练习
《魏书·邢峦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祖莹偷读》阅读练习及答案
《魏书·胡国珍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魏书·崔休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魏书·苏湛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魏书·李冲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魏书·郦范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魏书·古弼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魏书·李琰之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魏书·崔浩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魏书·张普惠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魏书·陆真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魏书·杨播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魏书·李平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魏书·游明根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魏书·于忠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魏书·祖莹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魏书·尉元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魏书·陆俟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魏书·拓跋仪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魏书·郑羲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魏书·封敕文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魏书·孙绍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魏书·成淹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魏书·源子雍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魏书·元匡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魏书·源贺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魏书·于栗磾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魏书·杨昱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魏书·崔逞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魏书·甄琛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魏书·王慧龙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魏书·冯熙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魏书·刘芳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魏书·魏收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魏书·高闾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魏书·李安世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魏书·李先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魏书·李顺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魏书·拓跋仪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魏书·王冯弘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魏书·游肇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魏书·穆崇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魏书·世祖拓跋焘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魏书·拓跋仪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魏书·李安世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魏书·安同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魏书·曹世表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魏书·高祐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魏书·许谦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