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李孝光《大龙湫记》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李孝光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0—22题。(12分)
大龙湫记
【元】李孝光
①大德七年,秋八月,予尝从老先生来观大龙湫,苦雨积日夜。是日,大风起西北,始见日出。湫水方大,入谷,未到五里余,闻大声转出谷中,从者心掉。望见西北立石,作人俯势,又如大楹。行过二百步,乃见更作两股倚立。更进百数步,又如树大屏风。而其颠谽郤,犹蟹两螯,时一动摇,行者兀兀,不可入。转缘南山趾,稍北,回视如树圭。又折而入东崦,则仰见大水从天上堕地,不挂著四壁,或盘桓久不下,忽迸落如震霆。东岩趾有诺讵那庵,相去五六步,山风横射,水飞著人。走入庵避,余沫迸入屋,犹如暴雨至。水下捣大潭,轰然万人鼓也。人相持语,但见张口,不闻作声,则相顾大笑。先生曰:“壮哉!吾行天下,未见如此瀑布也。”
②是后,予一岁或一至。至,常以九月;十月则皆水缩,不能如向所见。今年冬又大旱,客入,到庵外石矼上,渐闻有水声。乃缘石矼下,出乱石间,始见瀑布垂,渤渤如苍烟,乍小乍大,鸣渐壮急。水落潭上洼石,石被激射,反红如丹砂。石间无秋毫土气,产木宜瘠,反碧滑如翠羽凫毛。潭中有斑鱼二十余头,间转石声,洋洋远去,闲暇回缓,如避世士然。家僮方置大瓶石旁,仰接瀑水,水忽舞向人,又益壮一倍,不可复得瓶,乃解衣脱帽著石上,相持扼拏,争欲取之,因大呼笑。西南石壁上,黄猿数十,闻声皆自惊扰,挽崖端偃木牵连下,窥人而啼。纵观久之,行出瑞鹿院前——今为瑞鹿寺,日已入。苍林积叶,前行,人迷不得路,独见明月宛宛如故人。老先生谓南山公也。
20.赏析第①段画线句中“捣”字的妙处。(3分)
21.下列对本文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第①段中作者将大龙湫四周之景与瀑布之景进行了对比。
B.第②段中作者用鱼和猿设喻,形象表现了大龙湫的宁静。
C.作者从动与静、视觉与听觉等多个角度展现大龙湫之景。
D.作者以秋季大龙湫的动态美来衬托冬季大龙湫的静态美。
22.文中多处描写了游人的举动和感受,请分析其作用。(6分)

 

 

答案:

(五)(12分)
20.(3分)答案示例:“捣”字用比拟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瀑布冲入深潭时的磅礴气势,传神地表现出大龙湫的雄劲,极富视觉冲击力,也与后文“轰然万人鼓”的听觉感受相呼应。
评分说明:答对任意3点即可,1点1分,共3分。
21.(3分)C
22.(6分)答案示例:①第一段中未见瀑布时通过写游人的胆战心惊来烘托水声之大,有先声夺人之效;②通过写“人相持语,但见张口,不闻作声,则相顾大笑”的举动和神情反衬出大龙湫瀑布的声如“震霆”般的雄壮;③第二段中对人物接水、失瓶、取瓶、大笑的描写,极具生活气息,既突出了冬季大龙湫瀑布水势“乍大乍小”的特点,又渲染了悠然自得的氛围;④文章最后描写行人游兴未尽,徜徉曲径见月的场面,进一步烘托了大龙湫的诗情画意,令人回味无穷。
评分说明:答对任意3点即可,1点2分,共6分。内容空洞、表述不准确酌情扣分。


相关文言文练习
李孝光《大龙湫记》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后汉书·荀彧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后汉书·马严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魏征为太子洗马》阅读练习及答案
《贞观五年,太宗谓侍臣曰》《新唐书·屈突通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方孝孺《戆窝记》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宋书·何尚之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广厦阔屋,连闼通房》阅读练习及答案
《北齐书·薛琡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昊麟征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书·萧藻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苗晋卿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杨澈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公堤》阅读练习及答案
《说苑·至公·彼人臣之公》阅读练习及答案
《墨子·亲士》阅读练习及答案
《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刘清之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太史公自序·拨乱世》阅读练习及答案
《后汉书·杨伦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晋书·王接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黄溪夜泊》《宋史·欧阳修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司仆少卿来俊臣倚势贪淫》阅读练习及答案
《越绝书·越绝外传纪策考第七》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孝光《大龙湫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