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敏行《独醒杂志》
三、课外阅读
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学习任务。
刘弇遇东坡
〔南宋〕曾敏行
刘伟明弇①少以才学自负,擢高第②,中词科,意气自得,下视同辈。绍圣初,因游一禅刹③。时东坡谪岭南道庐陵亦来游因相遇。互问爵里④姓氏。伟明遽⑤对曰:“庐陵刘弇。”盖伟明初不知其为东坡,自谓名不下人,欲以折服之也。乃复问东坡所从来。公徐应曰:“罪人苏轼。”伟明始大惊,逡巡,致敬曰:“不意乃见所畏⑥。”东坡亦嘉其才气,相与剧⑦谈而去。
(选自曾敏行《独醒杂志》)
【注释】①刘伟明弇(yǎn):刘弇,字伟明。②擢高第:科举考试成绩优异。③禅制:佛寺。④爵里:爵,爵位,官职;里,故乡。⑤遽:迅速,急忙。⑥不意乃见所畏:没想到竟然见到我敬畏的人。⑦剧:痛快。
15.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时东坡谪岭南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B.伟明初不知其为东坡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C.自谓名不下人,欲以折服之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D.伟明遽对曰:“庐陵刘弇。”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
16.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限断三处)。
时 东 坡 谪 岭 南 道 庐 陵 亦 来 游 因 相 遇。
17.“逡巡”在《古代汉语词典》中有两个义项(见下图)。请你为文中“逡巡”一词选择正确的义项,并说明理由。
【逡巡】qūn xún ❶迟疑徘徊、欲行又止或后退的样子。《后汉书·隗嚣传》:“舅犯谢罪文公,亦~~于河上。”《三国志·魏书·东夷传》:“下户与大人相逢道路,~~入草。”❷时间短暂,顷刻。王安石《送别韩虞部》诗:“京洛风尘嗟阻阔,江湖杯酒惜~~。”陆游《除夜》诗:“相看更觉光阴速,笑语~~即隔年。”
18.“文言文的魅力要从关键字词的品味中去感受。”请结合语境,谈谈你品味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收获。
伟明遽对曰:“庐陵刘弇。”
公徐应曰:“罪人苏轼。”
答案:
15.A
16.时东坡谪岭南/道庐陵/亦来游/因相遇。
17.选义项①,苏轼名满天下,刘弇乍一听吃惊不小,不敢相信得见真人,故而迟疑徘徊、欲行又止。
18.遽是迅速、急忙的意思,刘弇急于自报家门,表现了他的自负,自以为名气大,想征服对方。徐是慢慢的意思,此字足以彰显苏轼的从容大度(苏轼也知道自己名满天下,故意慢慢道来,且放低身价,以此抑制刘弇的傲气)。一字之差,就让我们见识了小家子气和大师气象的天壤之别。
【解析】15.本题考查一词多义和文言实词。
A.相同,被贬谪、贬官;
B.是/行为,这里代指前文提到的行为;
C.以为,认为/称作,命名;
D.回答/相对
故选A。
16.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
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本句句意为:当时东坡被贬到岭南,走到庐陵,也来这里游玩,正好遇上。根据句意判断断句为:时东坡谪岭南/道庐陵/亦来游/因相遇。
17.本题考查词义理解。
根据文中“欲以折服之也”可以看出最初还没有认出是苏东坡时,自己甚至以为能够通过自己的名声使对方折服,从“伟明始大惊”能够看出,刘弇在得知对方是苏东坡后,大吃一惊,因为苏东坡名满天下,自己却试图以名声折服他,根据文中“不意乃见所畏”能够看出苏东坡是他所敬畏的人,因此应该选择第一个词义:迟疑徘徊、欲行又止或后退的样子,作者在遇到苏东坡本人后,不敢相信,又因自己的自大而感到羞愧,因此迟疑徘徊不敢向前。
18.本题考查词语赏析。
遽,意思是迅速、急忙,在这里写出了刘弇在互相询问名称时,亟不可待的向对方介绍自己,通过联系前文“意气自得,下视同辈”和后文“自谓名不下人”能够看出他恃才自傲,是一个高傲自负的人;徐,意思是缓缓的、缓慢的,在这里写出了苏东坡不急不缓的回应的样子,通过“罪人苏轼”的回答回避答爵里,原因是“时东坡谪岭南,道庐陵”,以此来抑制刘弇的傲气,同时联系后文“亦嘉其才气”能够看出苏东坡是一个谦虚、低调、心胸宽广的人。通过两人回答问题时的一字之差,就能够看出两人完全不同的性格和气度。
【参考译文】刘伟明宇弇年轻时因为颇有才华而自负,科举考试,中了词科,更洋洋自得,看不起同辈。绍圣初年,在一座佛寺游玩,当时东坡被贬到岭南,走到庐陵,也来这里游玩,正好遇上。相互询问爵位、故乡、姓氏。刘伟明立即回答说:“我是庐陵刘弇。”伟明起初不知道他就是东坡。自以为名声不落于人,想要以此折服别人,(伟明)于是又问东坡从什么地方来。东坡慢慢地回答说:“我是罪人苏轼。”伟明刚开始很吃惊,犹豫了一会,上前致敬说:“没想到竟然见到我敬畏的人。”苏东坡也夸赞他的才气,与他痛快地交谈之后才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