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七》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以风俗奢靡,秋,七月乙未,制:“乘舆服御、金银器玩,宜令有司销毁,以供军国之用。其珠玉、锦绣,焚于殿前。后妃以下,皆毋得服珠玉锦绣。”山东大蝗,民或于田旁焚香膜拜设祭而不敢杀,姚崇奏遣御史督州县捕而瘗之。议者以为蝗众多,除不可尽,上亦疑之。崇曰:“今蝗满山东,河南、北之人,流亡殆尽,岂可坐视食苗,曾不救乎?借使除之不尽,犹胜养以成灾。”上乃从之。卢怀慎以为杀蝗太多恐伤和气崇曰昔楚庄吞蜒而愈疾孙叔杀蛇而致福奈何不忍于蝗而忍人之饥死乎若使杀蝗有祸崇请当之上谓宰相曰:“朕每读书有所疑滞,无从质问,可选儒学之士,日使人内侍读。”卢怀慎荐太常卿马怀素,九月戊寅,以怀素为左散骑常侍,使与右散骑常侍褚无量更日侍读,每至合门,令乘肩舆以进。或在别馆道远,听于宫中乘马。亲送迎之,待以师傅之礼。以无量羸老,特为之造腰舆,在内殿令内侍舁之。丙申,以尚书左丞源乾曜为黄门侍郎、同平章事。姚崇无居第,寓居周极寺,以病店谒告,上遣使问饮食起居状,日数十辈。源乾曜奏事或称旨,上辄曰:“此必姚崇之谋也。”或不称旨,辄曰:“何不与姚崇议之?”乾曜常谢实然。每有大事,上常令乾曜就寺问崇。癸卯,乾曜请迁崇于四方馆,仍听家人入侍疾,上许之。崇以四方馆有簿书,非病者所宜处,固辞。上曰:“设四方馆,为官吏也。使卿居之,为社稷也。恨不可使卿居禁中耳,此何足辞?”姚、宋相继为相,崇善应变成务,璟善守法持正。二人志操不同,然协心辅佐,使赋役宽平,刑罚清省,百姓富庶。唐世贤相,前称,后称姚、宋,他人莫得比焉。二人每进见,上辄为之起,去则临轩送之。及李林甫为相,虽宠任过于姚、宋,然礼遇殊卑薄矣。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七》,有删改)
[注]①上,这里指唐玄宗。②瘗,掩埋,埋葬。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卢怀慎以为杀蝗/太多恐伤和气/崇曰/昔楚庄吞蜒而愈疾/孙叔杀蛇而致福/奈何不忍于蝗而忍人之饥死乎若/使杀蝗有祸/崇请当之/
B.卢怀慎以为杀蝗太多/恐伤和气/崇曰/昔楚庄吞蜒而愈疾/孙叔杀蛇而致福/奈何不忍于蝗而忍人之饥死乎/若使杀蝗有祸/崇请当之/
C.卢怀慎以为杀蝗/太多恐伤和气/崇曰/昔楚庄吞蜒而愈疾/孙叔杀蛇而致福/奈何不忍于蝗而忍人之饥死乎/若使杀蝗有祸/崇请当之/
D.卢怀慎以为杀蝗太多/恐伤和气/崇曰/昔楚庄吞蜒而愈疾/孙叔杀蛇而致福/奈何不忍于蝗而忍人之饥死乎若/使杀蝗有祸/崇请当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乙未,乙未日,是干支纪日。乙未日的后一天是丙午日。
B.有司,有具体职务、做具体工作的官吏,也泛指官吏。
C.尚书,古代官名,最初是掌管文书的小吏;也指官署名。
D.房、杜,指房玄龄和杜如晦,是“房谋杜断”故事的主角。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玄宗认为社会风俗日益趋于奢侈腐化,于是颁布命令,要求有关部门销毁金银器玩等,还要求宫中自后妃以下不得用珠玉锦绣装饰衣物。
B.唐玄宗读书遇到疑难问题时,希望身边有可以请教的人。后来马怀素与褚无量两人轮流入宫侍读,唐玄宗每次亲自迎送,用礼节侍奉他们。
C.姚崇因身患疟疾而向唐玄宗请假,唐玄宗屡次派使者前往询问他的情况。朝中有大事时,唐玄宗就让源乾曜到罔极寺询问姚崇该如何处理。
D.姚崇和宋璟相继为相,都能竭忠尽智地辅佐唐玄宗,在唐代他们可与房、杜相提并论。但李林甫为相时所受的恩宠和礼遇超过了姚崇和宋璟。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姚崇奏遣御史督州县捕而瘗之。议者以为蝗众多,除不可尽,上亦疑之。(4分) 
(2)使卿居之,为社稷也。恨不可使卿居禁中耳,此何足辞?(4分)
 
14.崤山以东出现特大蝗灾,卢怀慎反对大量杀灭蝗虫。姚崇是如何反驳卢怀慎的?请简要说明。(3分)
 
答案:
10.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原文标点超然客公众号J卢怀慎以为杀蝗太多恐伤和气。崇曰:“昔楚庄吞蜒而愈疾,孙叔杀蛇而致福,奈何不忍于蝗而忍人之饥死乎?若使杀蝗有祸,崇请当之。”
11.A【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丙午日”错误应是“丙申日”。
12.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概述文章内容的能力。“但李林甫为相时所受的恩宠和礼遇超过了姚崇和宋璟”错误根据原文“及李林甫为相虽宠任过于姚、宋然礼遇殊卑薄矣”可知等到李林甫做宰相时虽然在官位和恩宠方面超过了姚崇和宋璟但他所受到的礼遇就很卑薄了。
13.(1)姚崇奏请派遣御史督促各州县捕杀并掩埋蝗虫。议论的人认为蝗虫数量太多无法全部铲除杀灭唐玄宗也怀疑这种做法(能否奏效)。(“奏遣”“以为”“疑之”翻译正确各1分句意1分)
(2)(朕)让你住在那里是为了江山社稷。(朕)遗憾不可以让你住到宫中这怎么值得(你)推辞呢[这还有什么值得(你)推辞的呢]?(判断句“为社稷也”、“恨”和“禁中”翻译正确各1分句意1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对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的理解翻译时要注意抓得分点。(1)奏遣奏请派遣。以为认为。疑之怀疑这种做法(能否奏效)。(2)为社稷也是为了江山社稷。恨遗憾。禁中宫中。
14.①姚崇列举楚庄王和孙叔敖的例子反驳卢怀慎的说法。②姚崇将蝗虫与百姓对比反对不忍心看到蝗虫被杀死却忍心看着百姓被饿死的做法。③姚崇说倘若杀死蝗虫会使上天降罪那么请求自己一人承当罪罚。
(每点1分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梳理概括相关内容的能力。根据原文“昔楚庄吞蜒而愈疾,孙叔杀蛇而致福,奈何不忍于蝗而忍人之饥死乎?若使杀蝗有祸崇请当之”的内容概括作答即可。
【参考译文】
唐玄宗认为社会风俗日益趋于奢侈腐化,秋季,七月乙未(初十),唐玄宗颁布制命“乘舆服御金银器玩,都应由有关部门负责销毁,以供军国财政支出的需要。凡属珠宝玉器锦绣织物,均在殿前销毁。宫中自后妃以下,一律不得用珠玉锦绣装饰衣物。"崤山以东出现特大蝗虫灾害,有些灾民甚至在受灾田地的旁边焚香膜拜设祭却不敢下手捕杀蝗虫,姚崇奏请派遣御史督促各州县捕杀并掩埋蝗虫。议论的人认为蝗虫数量太多,无法全部铲除杀灭,唐玄宗也怀疑这种做法(能否奏效)。姚崇说“现在崤山以东蝗虫漫山遍野,黄河南北两岸百姓流离失所,十室九空,岂可坐视蝗虫吞噬禾苗,却不动手灭蝗救灾呢?即使这样做真的没能将蝗虫全部杀灭,起码也要比养蝗虫成灾要好一些。"唐玄宗这才同意按他的意见去办。卢怀慎认为如果杀灭的蝗虫太多的话,恐怕会对天地阴阳的和谐之气造成妨害。姚崇说“当年楚庄王吞吃了水蛭,他的病痊愈了;孙叔敖杀死了两头蛇,后来却做了御相。怎么能因不忍心看到蝗虫被杀死却忍心看着百姓被饿死呢?倘若杀死蝗虫会使上天降罪,那么我姚崇请求一人承当罪罚!"唐玄宗对宰相们说“每当朕读书遇到疑难问题的时候,都找不到一个可以请教的人,你们可以挑选儒学之士,每天入宫侍读。"卢怀慎推荐了太常寺卿马怀素,九月戊寅,唐玄宗任命马怀素为左散骑常侍,让他与右散骑常侍褚无量每人一天地轮流入宫侍读,唐玄宗每次都是让人用肩舆将他们抬进宫内。有时因为在别馆道远,就允许他们在宫中骑马。唐玄宗还每次亲自迎送,用对待师傅的礼节侍奉他们。由于褚无量年老体衰,唐玄宗特意让人做了一只腰舆,褚无量在内殿侍读时,唐玄宗就让内侍们一起抬着腰舆。丙申(二十四日),唐玄宗任命尚书左丞源乾曜为黄门传郎同平章事。姚崇自己没有住宅,寓居在罔极寺中,因身患疟疾而向唐玄宗请假,唐玄宗屡次派使者前往询问他的日常饮食起居状况,每日竟达数十次之多。源乾曜在上奏言事时,每当他的回答符合唐玄宗旨意时,唐玄宗就会说“这一定是姚崇的主意。"如果有时回答得不符合唐玄宗的旨意,唐玄宗就会说“你为什么不事先与姚崇商量一下呢?"源乾曜也常常向唐玄宗谢罪并承认确实是如此。朝中一有大事,唐玄宗就要让源乾曜到罔极寺询问姚崇该如何处理。癸卯日,源乾曜请求将姚崇从罔极寺搬到四方馆,并且仍然恩准其家属入馆侍奉照料他的病情,唐玄宗答应了这个要求。姚崇认为四方馆内存有官署的文书,不是病人应当居住的地方,因此坚决不肯搬来住。唐玄宗对他说“设置四方馆本来就是为官员服务的;(朕)让你住在那里,是为了江山社稷。(朕)遗憾不可以让你住到宫中,这怎么值得(你)推辞呢[这还有什么值得(你)推辞的呢J?"姚崇和宋璟相继担任宰相,姚崇擅长于应付突然事变,圆满完成任务,宋璟则擅长于主持公道,不偏不倚地严格执法。两个人的志向操守有所不同,却都能竭忠尽智地辅佐唐玄宗,使得这一时期的赋役宽平,刑罚简省,百姓富庶,安居乐业。在唐代的贤相中,前有贞观朝的房玄龄和杜如晦,后有开元朝的姚崇和宋璟,其他的人则无法与此四人相提并论。姚崇与宋璟觐见时,唐玄宗常常要站起来迎接,他们离开时,唐玄宗便要在殿前相送。等到李林甫做宰相时,虽然在官位和恩宠方面超过了姚崇和宋璟,但他所受到的礼遇就很卑薄了。
 


相关文言文练习
《资治通鉴·齐州都督齐王佑》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齐纪三》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周纪一》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资治通鉴《乙亥,庞勋引兵北渡濉水》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后周纪五》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隋纪·义宁元年六月,己卯》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房玄龄明达吏事》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侍御史洛阳贾言忠奉使自辽东还》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邓骘欲弃凉州》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冬,十月,癸丑,始皇出游》阅读练习及答案
《哀帝建平四年秋八月,匈奴单于上书,愿朝五年》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将兵多少》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周世宗征伐淮南》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冬,先零、沈氏羌与诸种羌寇并、凉二州》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唐武宗践祚,召淮南节度使李德裕入朝》阅读练习及答案
《西域诸胡多至张掖交市》《突厥既亡,其降唐者尚十万口》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霍去病为骠骑将军》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唐纪·长孙皇后》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十一月,癸卯,随何至九江,九江太宰主之,三日不得见》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后周世宗·帝欲诛樊爱能等以肃军政》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唐纪八·上神采英毅》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资治通鉴·齐纪六·魏高祖游华林园》阅读练习及答案
《匦》(太后欲周知人间事,鱼保家上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唐纪·上将幸东都》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齐州都督齐王祐》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初,刘备在荆州》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邓骘欲弃凉州》阅读练习及答案
《唐初,士大夫以乱离之后,不乐仕进,官员不充》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二月,戊寅,以房玄龄为左仆射》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延熹元年十二月,南匈奴诸部并叛》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秦之始伐赵也》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虞寄与宝应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匈奴单于上书愿朝五年》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周纪·吴起才识》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汉纪·建武二年二月》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魏纪五·魏明帝》《三国志·魏书·明帝纪》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唐初,士大夫以乱离之后》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魏纪一·正月,武王至洛阳》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魏斯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唐纪十五》阅读练习及答案
《初,吐蕃自恃其强》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休为相》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参狼羌与诸种寇武都》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刘黑闼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秦王欲伐齐》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敬玄之西征也》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唐纪五十四》阅读练习及答案
《杜预向江陵,王浑出横江》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春,三月,乐成》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张轨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