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王昭君谢汉帝疏①
【北宋】柳开
①臣妾奉诏出妻单于,众谓臣妾有怨愤之心,是不知臣妾之意也。臣妾今因行,敢谢陛下以言,用明臣妾之心无怨愤也。
②臣妾少奉明选,得列嫔御;虽年华代谢,芳时易失,未尝敢尤怨于天人;纵绝幸于明主,虚老于深宫,臣妾知命之如是也。不期国家以戎虏未庭,干戈尚炽,胡马南牧,圣君北忧, 虑烦师征,用竭民力;征前帝之事,兴和亲之策,出臣妾于掖垣②,妻匈奴于沙漠,斯乃国家深思远谋,简劳省费之大计也。臣妾安敢不行矣。况臣妾一妇人,不能违陛下之命也。
③(甲)今所以谢陛下者,以安国家,定社稷,息兵戈,静边戍,是大臣之事也。(乙)今用臣妾以和于戎,朝廷息轸顾之忧,疆场无侵渔之患③,尽系于臣妾也。是大臣之事,一旦之功,移于臣妾之身矣。(丙)臣妾始以幽闭为心,宠幸是望,今反有安国家,定社稷,息兵戎,静边戍之名,垂于万代,是臣妾何有于怨愤也。(丁)愿陛下宫闱中复有如妾者,臣妾身死之后,用妻于单于,则国安危之事,复何足虑于陛下之心乎!
④陛下以此安危系于臣妾一妇人,臣妾敢无辞以谢陛下也!
【注】①汉元帝时王昭君远嫁匈奴单于和亲。②掖垣:指皇宫。③轸顾:深切怀念;侵渔:即侵夺。
23.“疏”是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我们在本学期学过与本文文体相同的课文是《_________》。
24.下面的句子插入文中甲、乙、丙、丁中的_________处最恰当。
食陛下之重禄,居陛下之崇位者,曰相,宜为陛下谋之;曰将,宜为陛下伐之。
25.对第②段画线句的写作用意理解最恰当一项( )
A.交代国家正处危难之际,是王昭君出塞和亲的背景。
B.突出当时汉朝战事正酣,君王迫不得已派昭君出塞。
C.陈述长年战争耗尽民力,显示出塞和亲的重大意义。
D.描写匈奴南侵势不可挡,表明昭君出塞是为君分忧。
26.全文代拟王昭君口吻上疏汉帝,其写作用意是____________
27.试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本文讽刺手法的表达效果。
答案:
23.《谏太宗十思疏》
24.乙
25.A
26.借古(王昭君和亲)讽今(北宋统治者一味妥协求和),或借题发挥。
27.①汉统治者将本该由大臣承担的责任加于一个弱女子身上,讽刺了汉元帝做法的荒唐。
②通篇正话反说,表面上反复强调自己心存感谢,实则内心怨愤悲苦,讽刺效果更强。
译文
臣妾接受皇上的命令出使嫁给单于,大家都说我怀有怨恨愤怒的心思,这是不了解我的心意啊。我现在就要出发了,请允许我用文字来与陛下告辞,以表明我内心没有怨愤。
我年少时接受皇家的选拔,得以列入嫔御(侍妾与宫女的总称);虽然岁月更替,美好的时节容易流逝,不曾敢抱怨命运怪罪别人;即使得不到圣明的君主的宠幸,在深宫中等闲的老去,我知道(这是)我的命数如此。想不到国家因为少数民族(作乱)不曾停止,战火依然热烈,胡人的马匹到南方来放牧(入侵南方的意思),圣明的君主担忧北方(的侵略),忧虑、烦恼、出师、征战,耗尽了民众的人力财力。追思先帝的事,发起和亲的政策,从皇宫中派出我,到沙漠中去嫁给匈奴,这是国家深刻的思考和长远的谋略,减少劳力和耗费的大计啊。我怎么敢不出行呢?何况我是一个妇人,是不能违背陛下的命令的。
现在用来与陛下作别的,用来安定国家,稳定社稷,结束战乱,平定边关的,这是大臣的任务。现在用我来和少数民族和亲,朝廷没有深切的忧虑,疆场没有侵略的忧虑,全拴在我身上了。这大臣的任务,有朝一日的功绩,全都转移到我的身上了啊。我最初以安静的呆在宫中为想法,收到宠爱为期望,现在反而有安定国家,稳定社稷,结束战乱,平定边关的名声,流传万代,这样我还能有什么怨愤啊?希望陛下的后宫中还有像我这样的,这样我死之后,可以用来嫁给单于,那么国家安危的事情,又哪里值得陛下心中考虑呢!
陛下把这样的安危托在我这样一个妇人身上,我哪里敢一声不想就和陛下告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