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秦论》《知言》阅读练习及答案
张耒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18)
(一)
贾生论秦曰:“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世以为确论,予独谓之不然。夫攻守殊而事相关,异施设而同利害,其守之安危,观其攻之善恶,其报应如表影声响不差也。譬如人殖产也,耕我之田,尽力以事之,岁收千石,封之仓廪而食之;贾百金之货于邻国,而赢千金焉,邻里不我怨,有司不我罪。如是乃安坐享其福,而贻之子孙,则安乐而无后患。今有人侵人之田,夺人之产,又杀人于道而夺之金,如是乃欲封之仓廪,藏之厩库,而守之以君子长者之事,怨仇百作,而披攘之矣。故如是取之,必如是而失之,安有以盗贼所以取之,而能以君子之道守之欤?秦明法力征以经营天下,且数世矣。至于始皇之时,六国大抵皆消沮。始灭韩,后灭齐,大率十年间耳,皆灭人之国,虏人之君,其毒至惨也。夫此六国诸侯者,其上世皆有功民,又皆据国数百年,其本根深结于人心者固,一旦芟荑荡覆之,其势必不帖然而遂已。如塞大水、伐大木,其渐渍之末流,播散之余种,将且复涨而暴兴,不得其寂寥气尽则不止。秦虽欲反其所以取之道守之,而其机已成,其势必复矣,故秦之事不可为也。呜呼!秦灭六国,不十余年而六国并立,秦以不祀,其故岂不然欤?故贾生之论,戏论也。(取材于张耒《秦论》)
(二)
周室衰,诸侯更霸数百年,及秦累世穷兵极势而后定天下,天下已定,其十三岁而亡,何也?曰:秦之亡久矣。秦自用孝公、商鞅之法,势日张德日衰,兵日振而俗日弊,地日广而民心日益散,秦之亡也久矣。然则贾生谓攻守之势异,非欤?曰:攻守一道。是故汤、武由仁义以攻,由仁义以守,汉、唐以仁义而攻,以仁义而守,子孙享之各数百年,盖得其道也。曰:秦失其道,其能定天下,何也?曰:时也。六国之君,其愚又甚秦,故秦能欺之,以侥幸一时之胜而亡立至矣。(取材于胡宏《知言》)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世以为确论
确论:符合事实的言论
B.而披攘之矣
披攘:顺从
C.其势必不帖然而遂已
帖然:安定的样子
D.秦以不祀
不祀:指亡国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其报应如表影声响不差也
譬如人殖产也
B.故如是取之
势日张德日衰
C.其上世皆有功
其愚又甚
D.秦之亡久矣
攻守一道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贾百金之货于邻国
到邻国售卖货物时将价格提高百金
B.安有以盗贼所以取之
哪有用盗贼的方式获取
C.一旦芟荑荡覆之
若有一天国家倾亡覆灭了
D.及秦累世穷兵极势而后定天下
等到秦经过几代的极尽武力征伐平定了天下
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耒指出,秦始皇灭六国之时没有遇到任何抵抗。
B.张耒认为,六国诸侯统治时间过长,人心早已涣散。
C.胡宏以汤武汉唐为例,分析评价了贾谊的观点。
D.两篇文章都详细分析了六国的情况及灭亡原因。
10.贾谊认为秦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张耒、胡宏均不赞同这一观点。请概括二人观点的相同之处,并分别阐述二人对秦亡原因的认识。(6分)
11.阅读下面五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间题。(共10分)
①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论语·雍也》)
②力不足者,欲进而不能;画者,能进而不欲。谓之画者,如画地以自限也。(朱熹《论语集注》)
③冉求非不好学,观其才艺可知,盖偏重于艺,缺于求道之心,是以孔子勉其上进。(李炳南《论语讲要》)
④孔子之道高且远,颜渊亦有“末由也已”之叹,然叹于“既竭吾才”之后。孔子犹曰:“吾见其进,未见其止。”又曰:“求也退,故进之。”是冉、颜之相异,正在一进一退之间。(钱穆《论语新解》)
⑤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梁惠王上》
(1)②③④是后人对①的解读。根据②的解读,用自己的话解说①中画线句子的大意。(2分)
(2)根据③④的解读,简要分析孔子对冉求说“今女画”的原因和用意。(4分)
(3)对于①中孔子的话,有人认为“此即孟子不为、不能之辨”。结合⑤谈谈你对这一解读的理解。(4分)
 
 
答案: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8分)
6.(3分)B
7.(3分)A
8.(3分)A
9.(3分)C
10.(6分)答案示例:
二人认为无论攻天下还是守天下都应施行仁义,秦攻守时都不能施行仁义。张耒认为秦取得天下的方式是凶残狠毒不仁义的,即使想用仁义之道守住天下也无法做到,仍旧会走向灭亡。胡宏认为秦灭亡的隐患早已存在,秦在日益强大的过程中渐失仁义,在此情况下能灭六国不过是一时侥幸,衰亡是早已注定的。
【评分参考】相同之处2分,阐释4分。意思对即可。
11.(10分)参考答案:
(1)(2分)想要前进但能力不够的人,到半路才停下来,现在你是给自己划了界限不肯前进。
【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
(2)(4分)冉求好学上进,但偏重于才艺,缺乏求仁的决心,遇事容易退缩,对孔子提倡的仁道,他表示能力不足难以达到。因此,孔子指出他并未努力尝试就说自己能力不足以求仁,是自我设限。这是孔子通过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教育方式警醒和勉励冉求。
【评分参考】原因和用意各2分,意思对即可。
(3)(4分)孔子认为,对于仁道要坚持不懈地追求,不应还未开始就以“力不足”为借口不去追求,这实际上就是孟子所说的,事情有“做不到”和“能做到而不去做”之分,以“做不到”为借口不去努力做事是错误的。
【评分参考】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一)
贾谊在评论秦(亡)时说:“(秦)不施行仁政而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后世都认为(这是)符合事实的言论,我却认为这个说法不对。攻守不同但事情相关,措施不同但利害相同,能否守住天下,(就要)看它取天下的(方式)是善是恶,善恶的因果就像身形和影子、声音和回响一样没差别。比如有人(想要)增加财产,(会)耕种自己的田地,尽最大努力耕种好,一年收入了千石(粮食),把粮食储存在仓库(供)自己享用;价值百金的货物拿到邻国去售卖,从而获利千金,邻里不会心怀不满,官吏不会降罪于我。像这样就能安稳地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还能够留给子孙,(这样)就能安宁和快乐,没有后患。现在有人侵占他人的田地,抢夺他人的财产,又在路上杀人、抢财物,像这样竞然还想要(把抢夺来的东西)藏在仓库之中,用仁义之道守住(抢夺来的财物),(于是)仇怨四起,最终失败。所以,以这样的方式获取的,也一定会以这样的方式失去它。哪有用盗贼的方式获取,却能用君子之道守住的呢?秦凭借严明法令、武力征伐来治理天下,而且延续数代。到始皇之时,六国大都国力衰弱。从灭韩开始,到最后灭齐,大概十年的时间,消灭所有诸侯国,俘获国君,非常凶残狠毒。这些诸侯国国君的先代都对百姓有恩德,而且六国都存续了数百年,在百姓心中根基深厚,若有一天国家倾亡覆灭了,形势一定不会安定顺遂。就像堵塞了大河,砍伐了大树,河水的支流也会再次上涨,播散时残留的种子也会急剧生长,不到耗尽之时不会停止。秦即使想要一改取天下的方式去守天下,但(六国反秦的)时机已经形成,这个形势一定会恢复,所以秦的做法不可取。哎!秦灭六国,仅十余年六国就群起反秦,秦倾覆灭亡,原因难道不就是这样的吗?所以贾生的说法,是错误的。
(二)
周王朝衰微,诸侯交替称霸数百年,等到秦经过几代的极尽武力征伐平定了天下,天下已经平定,秦(仅存续)十三年就灭亡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回答道:秦亡(之兆)早已存在。秦从孝公推行商鞅变法之策,国力日益强大但德行却日渐衰微,军队日益整肃但社会风气却日渐败坏,土地日益广阔但民心却日渐涣散,(因此说)秦亡(之兆)早已存在。那么贾生所说的攻守之势改变,是不对的吗?回答道:攻和守是一致的。所以商汤、周武王遵循仁义之道攻天下,也遵循仁义之道守天下,汉、唐凭借仁义之道攻天下,也凭借仁义之道守天下,子孙享国数百年,大概就是因为遵守了仁义之道。有人问:秦失去仁义之道,还能平定天下,(这是)什么原因呢?回答道:是(因为)时势。六国的国君,他们比秦君还要愚笨,所以秦能灭掉六国凭一时侥幸而已,而灭亡也随即而至。
 


相关文言文练习
《秦论》《知言》阅读练习及答案
芝麻《通鉴》阅读练习及答案
毕仲游《陈子思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百战奇略·后战》《李卫公问对》阅读练习及答案
《汉书·食货志》《论商鞅》《读通鉴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吴王濞列传》《何博士备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评陈白阳画》《苏东坡悬壁观帖》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翼·林积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记承天寺夜游》《长安雪下望月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廖燕《山中集饮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荀子·王霸》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符《潜夫论·交际》阅读练习及答案
《晋书·陈寿传》 《史通·内篇·曲笔》阅读练习及答案
张岱《越山五佚记·蛾眉山》阅读练习及答案
《营博物苑诗》《上南皮相国请京师建设帝国博物馆议》阅读练习及答案
《兴贤》《禹以夏王,桀以夏亡》阅读练习及答案
《说苑·君道》《吕氏春秋·情欲》阅读练习及答案
《郭伋不失信于童》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阳城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争臣论》《新唐书·阳城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曾巩《广德军重修鼓角楼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袁宏道《雨后游六桥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窦固使假司马班超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阅读练习及答案
张耒《答李推官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张耒《进学斋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张耒《上曾子固龙图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张耒《庞安常墓志铭》阅读练习及答案
张耒《投知己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张耒《送秦少章赴临安簿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欧阳伯和墓志铭》阅读练习及答案
《送秦少章赴临安薄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