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明史·秦良玉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明史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秦良玉,忠州人,嫁石砫宣抚使马千乘。万历二十七年,千乘以三千人从征播州,良玉别统精卒五百裹粮自随。其后,千乘为部民所讼,瘐死云阳狱,良玉代领其职
良玉为人饶胆智,善骑射,兼通词翰,仪度娴雅。而驭下严峻,每行军发令,戎伍肃然。
泰昌时,征其兵援辽。良玉自统精卒三千赴之,所过秋毫无犯。诏加二品服,即予封诰。部议再征兵二千,良玉与弟民屏驰还,而奢崇明党樊龙反重庆,赍金帛结援。良玉斩其使,即发兵溯流西上,度渝城,奄至重庆南坪关,扼贼归路。
已而奢崇明围成都急,巡抚朱燮元良玉讨。时诸土司皆贪贼赂,逗遛不进。独良玉鼓行而西,收新都,长驱抵成都,贼遂解围去。良玉乃还军攻二郎关,克佛图关,复重庆。
三年六月,良玉上言:“臣率翼明、拱明提兵裹粮,累奏红崖墩诸捷。乃行间诸将未睹贼面攘臂夸张及乎对垒闻风先遁败于贼者唯恐人之胜怯于贼者唯恐人之强”帝优诏报之。
崇祯七年二月,贼陷夔州,围太平,良玉至乃走。十三年扼罗汝才于巫山。汝才犯夔州,良玉师至乃去。其年十月,张献忠连破官军于观音岩、三黄岭。良玉偕张令急扼之竹菌坪,挫其锋。会令为贼所殪,良玉趋救不克,转斗复败,所部三万人略尽。时摇、黄十三家贼横蜀中。有秦缵勋者,良玉族人也,为贼耳目,被擒,杀狱卒遁去。良玉捕执以献,无脱者。
    张献忠尽陷楚地,将复入蜀。良玉图全蜀形势上之巡抚陈士奇,请益兵守十三隘。十七年春,献忠遂长驱犯夔州。良玉驰援,众寡不敌,溃。及全蜀尽陷,良玉慷慨语其众曰:“吾兄弟二人皆死王事,今不幸至此,其敢以余年事逆贼哉!”悉召所部约曰:“有从贼者,族无赦!”乃分兵守四境。贼遍招土司,独无敢至石砫者。后献忠死,良玉竟以寿终。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乃行间/诸将未睹贼/面攘臂夸张/及乎对垒闻风/先遁/败于贼者/唯恐人之胜/怯于贼者/唯恐人之强
B.乃行间诸将/未睹贼/面攘臂夸张/及乎对垒/闻风先遁/败于贼者/唯恐人之胜/怯于贼者/唯恐人之强
C.乃行间/诸将未睹贼面/攘臂夸张/及乎对垒闻风/先遁/败于贼者/唯恐人之胜/怯于贼者/唯恐人之强
D.乃行间诸将/未睹贼面/攘臂夸张/及乎对垒/闻风先遁/败于贼者/唯恐人之胜/怯于贼者/唯恐人之强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翰指诗文辞章、书札或诗文与书法。翰的本义是指长而坚硬的羽毛,代指毛笔和文字、书信等,如翰苑、翰墨。
B.封诰是我国古代社会帝王对有功之官员及其先代和妻室授予封典的诰命。封其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及妻时,生者称“诰封”,死者称“诰赠”。
C.檄是古代写在木简上的官方文书,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等,本文中的“檄”特指声讨的文告。
D.土司,又称土官、土酋,是中国古代一类官职的统称,通常是西北、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部族头领任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秦良玉是巾帼英雄,有胆有识。她擅长骑射,富有胆识智谋,通诗文,气度娴雅。丈夫率军出征播州时,她自己率领精卒携粮追随。
B.秦良玉不受敌方诱惑,忠君爱国。贼寇奢崇明作乱,他的同党用金银丝帛拉拢秦良玉,秦良玉立斩来使;各土司贪图贿赂,逗留不进时,只有秦良玉领兵进击。
C.秦良玉公正无私,不徇私情。她的族人投靠贼兵,被擒后杀死狱吏逃跑,秦良玉将其抓回,交给官府。
D.秦良玉所部骁勇善战,所向披靡。她先后率部援助辽东,攻打蜀中作乱的贼寇及势头正盛的张献忠,未尝败绩。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千乘为部民所讼,瘐死云阳狱,良玉代领其职。(5分)
(2)吾兄弟二人皆死王事,今不幸至此,其敢以余年事逆贼哉!(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10. (3分)D
解题思路】划线句的意思是:“可是那些离间我们君臣的大将们,他们没见过贼兵的面,却在那里整天挥着胳膊吹嘘,等到和贼兵对垒时,就闻风而逃。那些自己被贼兵打败了的人就担心别人战胜贼兵;自己被贼兵吓住了的人就怕别人胆子比贼兵大。”“行间诸将”是指“离间君臣的各位将领”,不能断开。“未睹贼面攘臂夸张及乎对垒闻风先遁”用四字句表达对“诸将”的批评指责,语气斩截有力。
11. (3分)C
解题思路】文中的“檄”不是用于声讨,而是官府之间往来的文书。
12. (3分)D
解题思路】秦良玉骁勇善战,但在与张献忠交锋时,由于敌我实力悬殊,连连失败。
13. (10分)
答案示例
(1)(5分)千乘被所管辖的百姓起诉入狱,病死在云阳监狱中,良玉代理了他的职务。
(2)(5分)我的兄弟两个人都为国事而死,现在不幸到了这个地步,怎么敢拿所剩不多的年月来投靠贼寇呢?
【评分标准】每句5分,每个关键词1分,句意1分。第一句关键词为:“部”“瘐”“领”及“为……所……”;第二句关键词为“死王事”“其敢”“以”“事”。
【参考译文】
秦良玉,忠州人,早年嫁石砫宣抚使马千乘为妻。万历二十七年,千乘率领三千人从征播州,良玉率五百名精兵运粮相随。后来,千乘被所管辖的百姓起诉入狱,病死在云阳监狱中,良玉代理了他的职务。
良玉富有胆略,擅长骑马射箭,兼通诗文,仪态娴雅,但是对部下要求很严格,每次行军传令,将士都严肃执行。
泰昌年间,朝廷征调她的兵力援助辽东。良玉亲率三千精兵前来,对沿途经过的地方没有丝毫侵扰。朝廷下诏加她二品官服,并且给了她封诰印信。
兵部让良玉再征集二千名士兵。良玉与民屏骑兵返回石砫,奢崇明的党羽樊龙在重庆造反,让人带着金银、丝绸过来拉良玉入伙。良玉杀了他派来的使者,立即出战,逆流而上,渡过渝城,乘敌不备,到达重庆的南坪关,扼住贼兵的归路。
不多久,奢崇明围攻成都,情况紧急,巡抚朱燮元发布檄文调良玉前往讨贼。当时各地的土司都贪图贼寇的贿赂,按兵不动,只有良玉击鼓西征,收复新都后,长驱直入抵达成都,贼兵于是解围离去。良玉接着回师攻打二郎关,又打下了佛图关,收复了重庆。
三年六月,良玉上书说:“我带着翼明、拱明裹粮出战,先后取得了像红崖墩三战那样的胜利。可是那些离间我们君臣的大将们,他们没见过贼兵的面,却在那里整天挥着胳膊吹嘘,等到和贼兵对垒时,就闻风而逃。那些自己被贼兵打败了的人就担心别人战胜贼兵;自己被贼兵吓住了的人就怕别人胆子比贼兵大。”熹宗皇帝又下达诏书好言抚慰她。
崇祯七年二月,贼兵打下夔州,围攻太平,良玉到来才撤退。十三年在巫山阻击罗汝才。汝才进犯夔州,良玉的军队赶到,他才离开。那年十月,张献忠在观音岩、三黄岭连连打败官军,良玉偕同张令急忙在竹菌坪扼制他们,挫败了他们的前锋。当张令被贼兵杀死时,良玉前去援救没有成功,辗转作战又失败了,部下的三万人几乎全部死光。当时摇天动、黄龙等十三家贼兵在四川横行。有一个叫秦缵勋的人,是良玉的族人,给贼兵当了耳目,被捉拿后杀死狱卒逃跑了。良玉抓获了他,把他交给了官府,他的手下也没有一个逃脱。
  张献忠完全占领湖北,打算再一次进入四川。良玉画出全四川的形势上呈给巡抚陈士奇,请增派兵力守住三个关隘。十七年春天,张献忠就长驱直入进犯夔州。良玉骑马前往援助,由于寡不敌众,败退回来。等到全四川都失陷以后,良玉对她的部下慷慨激昂地说:“我的兄弟两个人都为国事而死,现在不幸到了这个地步,怎么敢拿所剩不多的年月来投靠贼寇呢?”她召集部下的将士给他们订立规约说:“有跟随贼兵走的,坚决杀而不赦!”接着分兵把守四处边界。贼兵在四川到处招纳土司,却没有人敢到石砫来。后来张献忠死了,良玉终享天年才去世。
 


相关文言文练习
《明史·崔亮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明史·叶伯巨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西番诸卫》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刘体乾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明史·吕大器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明史·费宏传》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明史·李文忠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刘球传》《明史纪事本末·麓川之役》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徐光启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嵩盟九日次井泉百户韵》《程本立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黄孔昭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王彰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杨继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明史·张居正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明史·本纪九》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开济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俞大猷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戚继光传》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明史·马孟桢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明史·马孟桢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一)
《明史·金铉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马永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明史·万元吉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李秉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胡松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周忱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明史·徐九思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王世贞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明史·杨守陈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林俊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明史·熊概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明史·太祖本纪》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邹维琏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纪事本末·宪宗成化二十三年九月壬寅》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纪事本末·仁宜致治》《明史·本纪九》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周敬心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诈疾平叛》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戚继光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明史·刘熙祚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金兴旺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朱能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李敏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任礼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俞谏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魏骥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明史·齐之鸾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于谦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明史·赵南星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明史·翁大立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程绍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