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两龚皆楚人也,胜字君宾,舍字君倩,世谓之楚两龚。莽既篡国,明年,莽遣使者即拜胜为讲学祭酒,胜称疾不应征。后二年,莽复遣使者奉玺书、太子师友祭酒印绶,安车驷马迎胜。使者欲令胜起迎,久立门外。胜称病笃,使者入户,进谓胜曰:“圣朝未尝忘君,制作未定,待君为政,思闻所欲施行,以安海内。”胜对曰:“素愚,加以年老被病,命在朝夕,随使君上道,必死道路,无益万分。”使者五日一与太守俱问起居,胜自知不见听,即谓:“吾受汉家厚恩,亡以报,今年老矣,旦暮入地,谊岂以一身事二姓,下见故主哉?”胜因敕以棺敛丧事,语毕,遂不复开口饮食,积十四日死,死时七十九矣。有老父来吊,哭甚哀,既而曰:“嗟乎!薰以香自烧,膏以明自销,龚生竟夭天年,非吾徒也。”遂趋而出,莫知其谁。
薛方尝为郡掾祭酒,尝征不至,及莽以安车迎方,方因使者辞谢曰:“尧舜在上,下有巢由,今明主方隆唐虞之德,小臣欲守箕山之节也。”使者以闻,莽说其言,不强致。
( 节选自《汉书·卷七十二》)
材料二:
王莽慕龚君宾之名,訹①以尊爵厚禄,劫以淫威重势而必致之。君宾不胜逼迫,绝食而死。班固以薰膏之语讥焉,未闻有为辨之者也,可不大哀?昔者纣为不道,毒痛四海,武王不忍天下困穷而征之,斯则有道天子诛乱政之匹夫尔,于何不可?而伯夷叔齐深非之,义不食周粟而饿死。狷隘如此,仲尼犹称之曰仁,以为不殒其节而已。况于王莽凭汉累世之恩因其继嗣衰绝饰诈伪而盗之又欲诬洿清士,以其臭腐之爵禄,甘言谀礼,期于必致。不可以智免,不可以义攘,则志行之士,舍死何以全其道哉?又责其不诡辞曲对,若薛方然,然则将未免于谄,岂曰贤能?故君宾遭遇无道,及此穷矣。失节之徒,排毁忠正,以遂己非,不察者又从而和之。太史公称:“伯夷叔齐不有孔子,则西山之饿夫,谁识知之?”信矣哉!
(节选自司马光《龚君宾论》)
[注]①訹:引诱,诱惑。
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况于王莽A凭汉B累世之恩C因其继嗣D衰绝E饰诈F伪G而盗之H又欲诬洿清士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制作,文中指国家礼乐等方面的典章制度;现在一般用作动词,指制造。
B.见听,被听从。“是以见放”中“见放”表示被放逐,两者结构相同。
C.箕山之节,指用归隐的方式保全节操;箕山是尧时许由、巢父隐居的地方。
D.遂,顺应,符合。与成语“天遂人愿”“遂事不谏”中“遂”的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莽派遣使者用太子师友祭酒的职位征召龚君宾,龚君宾以年老多病相辞,实际是因为感念汉家大恩,不愿一身事二主。
B.薛方不愿意出仕,面对王莽的安车相迎,通过使者称颂王莽为明主,将其比作尧舜,令王莽十分高兴,没有再强迫薛方。
C.龚君宾以死全节,失节者却诋毁他,司马光虽不赞同他绝食自尽,但也认为王莽无道,身处其时,并无他法能保全名节。
D.司马光认为武王伐纣本是正义之举,伯夷叔齐非难武王是非常狭隘的,但孔子因为他们不失气节而用“仁”称赞其志行。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薰以香自烧,膏以明自销,龚生竟夭天年,非吾徒也。(4分)
(2)伯夷叔齐不有孔子,则西山之饿夫,谁识知之?(4分)
14.面对王莽的征召,龚君宾与薛方都未赴任,司马光对二者评价不同,请简要概括。(3分)
答案: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10.CEH(3分)11.D(3分)12.C(3分)
13.(1)鲁莽固有芳香而燃烧了自己,油脂固然明而销蚀了自己,黄土最终身死,未到天年,不是我的同类人。(4分)
(2)如果没有孔子的《赞誉》,伯夷叔齐就是西山上饿死的人罢了,谁能了解他们呢?(4分)
14.龚君真是守节不守写的忠正清士:薛万闻流于谄媚,难称贤能。(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