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
(五)阅读下文,完成21—24题(12分)
【甲文】寄闻人邦英、邦正(一)
(明)王守仁
昆季①家贫亲老,岂可不求禄仕?但能立志坚定,随事尽道,不以得失动念,□虽勉习举业②,亦自无妨圣贤之学。若是原无求为圣贤之志,虽不举业,日谈道德,亦只成就得务外好高之病而已。此昔人所以有“科举之事不患妨功,惟患夺志”之说也。夫谓之夺志,则已有志可夺;倘若未有可夺之志,却又不可以不深思疑省而早图之。
【乙文】寄闻人邦英、邦正(二)
(明)王守仁
①得书,见昆季用志之不凡,此固区区所深望者,何幸何幸!
②世俗之见,岂足与论?君子惟求其是而已。然谓举业与圣人之学相戾③者,非也。程子云:“心苟不忘,则虽应接俗事,莫非实学,无非道也。”而况于举业乎?谓举业与圣人之学不相戾者,亦非也。程子云:“心苟忘之,则虽终身由之,只是俗事。”而况于举业乎?忘与不忘之间,不能以发,要在深思默识所指谓不忘者果何事耶,知此则知学矣。贤弟精之熟之,不使有毫厘之差、千里之谬,可也。
【丙文】论圣学无妨于举业④
(明)王守仁
岂特无妨,乃大益耳!学圣贤者,譬之治家,其第宅、器物皆所自置,欲请客,出其所有以享之;客去,其物具在,还以自享,终身用之无穷也。今之为举业者,譬之治家不务居积,专以假贷为功,欲请客,自厅事以至供具,百物莫不遍借。客幸而来,则诸贷之物一时丰裕可观;客去,则尽以还人,一物非所有也。
[注]①昆季:即兄弟。王守仁和表弟闻人邦英、邦正家书往来,甲乙两文是其接连两封回信的节选。②举业:为应科举考试而准备的学业。③戾:违背。④论圣学无妨于举业:弟子钱德洪的父亲担心学圣贤影响举业,丙文记录了王守仁对其的答复。
21.可填入甲文方框处的一项是( )。(1分)
A.则 B.盖 C.且 D.而
22.根据甲乙两文文意,对闻人邦英、邦正来信内容不能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3分)
A.流露对是否习举业的犹豫
B.表达期望表兄引荐的愿望
C.提及世俗对习举业的偏见
D.明确树立效仿圣贤的志向
23.综观以上三份材料,聚焦“习举业者如何成就圣贤之学”这一问题,梳理王守仁的相关见解,用自己的话概述。(3分)
路径 |
甲文 |
达成基本要求:(1) |
乙文 |
更进一步要求:(2) |
结果 |
丙文 |
理想的学业表现:(3) |
24.同样是论述学圣贤和习举业的关系,丙文直接立论,乙文则通过对两种不同说法的否定引出自己的观点,请结合具体交际情境评析两者的说理策略。(5分)
答案:
21.A
22.B
23.(1)树立学圣贤的志向,并且不因得失而动摇(表达出“立志坚定”的意思即可)
(2)不忘学习的目的是得圣贤之道,避免行为产生偏差。(表达出“不忘学习圣贤的目标”的意思即可)
(3)能够将圣贤之道内化积累,转变成自身的修养。(表达出“积累自己的学识、修养”的意思即可)
24.两文都是根据不同交流对象、不同交际目标而选择适宜的说理策略。丙文的交流对象是弟子的父亲,目的在于消除其顾虑,因而开门见山、掷地有声地表明学圣贤对举业不仅没有妨碍,而且大有帮助,对其认知产生强烈的冲击,鲜明的主张、斩钉截铁的语气增强了劝说的说服力。乙文的交流对象是作者的表弟,关系亲近,且已树立学圣贤的远大志向,不需要再强调圣贤之学的重要性;作者不避其烦,循循善诱,通过对两种不同说法的否定引出观点,是为了提醒、教导表弟们要在日常生活中时时深思默识,对圣学和举业的关系保持更清醒、更全面的认识,不可有毫厘之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