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
六、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刘敬者,齐人也。汉五年,戍陇西,过洛阳,高帝在焉。刘敬脱挽辂,衣其羊裘,见齐人虞将军曰:“臣愿见上言便事。”虞将军欲与之鲜衣,刘敬曰:“臣衣帛,衣帛见;衣褐,衣褐见:终不敢易衣。”于是虞将军入言上。上召入见,赐食。
②已而问刘敬,刘敬说曰:“陛下都洛阳,岂欲与周室比隆哉?”上曰:“然。”刘敬曰:“陛下取天下与周室异。周之先自后稷,积德累善十有余世。凡居此者,务以德致人,不欲依阻险,令后世骄奢以虐民也。及周之衰也,分而为两,天下莫朝,周不能制也。非其德薄也,而形势弱也。今陛下起丰沛,卷蜀汉,定三秦,与项羽战荥阳,大战七十,小战四十,使天下之民肝脑涂地,父子暴骨中野,不可胜数,而欲比隆于成康之时,臣窃以为不侔也。且夫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具也。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陛下入关而都之,山东虽乱,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
③高帝罢平城归,当是时,冒顿为单于,兵强,控弦三十万,数苦北边。上患之。刘敬曰:“天下初定,士卒罢于兵,未可以武服也。冒顿杀父代立,以力为成,未可以仁义说也。独可以计久远子孙为臣耳。陛下诚能以遵长公主妻之,冒顿在,固为子婿;死,则外孙为单于。岂尝闻外孙敢与大父抗礼者哉?兵可无战以渐臣也。”高帝曰:“善。”取家人子名为长公主,妻单于。
(选自《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1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务以德致人 务:追求
B.秦地被山带河 带:环绕
C.资甚美膏腴之地 资:资助
D.士卒罢于兵 罢:停止
17.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虞将军欲与之鲜衣/士大夫之族
B.而欲比隆于成康之时/吾尝终日而思矣
C.未可以仁义说也/而苟以求名者之所能也
D.死,则外孙为单于/则恍然如见其人也
1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愿见上言便事:我希望见到皇帝谈谈有关国家的大事。
B.臣窃以为不侔也:我私下认为这样做是不正确的。
C.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秦国原有的地方是可以保全并占有的。
D.兵可无战以渐臣也:军队便可以不出战而使匈奴臣服。
19.根据第②段内容概述刘敬认为汉朝不能定都洛阳的原因。
20.根据第③段内容,刘敬的品性特征是□□□□。。
答案:
16.C
17.D
18.D
19.①洛阳没有险阻可以守卫,周朝定都于此主要靠德行治理。而如今的形势与周朝不同,高祖的天下是靠武力打下来的,所以不能定都洛阳。
②关中地势险要,有黄河和山脉所包围,帝都关中是更好的选择。20.胸怀大局
参考译文:
刘敬是齐国人,汉高帝五年(前202),他到陇西戍守边塞,路过洛阳,当时高帝正住在那里。刘敬进城后就摘下拉车子用的那块横木,穿着羊皮袄,去见齐人虞将军说:“我希望见到皇帝谈谈有关国家的大事。”虞将军要给他一件鲜洁的好衣服换上,刘敬说:“我穿着丝绸衣服来,就穿着丝绸衣服去拜见;穿着粗布短衣来,就穿着粗布短衣去拜见:我是决不会换衣服的。”于是虞将军进宫把刘敬的请求报告给皇帝。皇帝召刘敬进宫来见,并赐给他饭吃。
过了一会儿,皇帝就问刘敬(要谈什么事)刘敬便劝说皇帝道:“陛下定都洛阳,难道是要跟周朝比兴隆吗?”皇帝说:“是的。”刘敬说:“陛下取得天下的情况与周朝是不同的。周朝的先祖从后稷开始,积累德政善事有十几代。凡是建都于此的,都想要像周朝一样务必用德政来感召人民,而不想依赖险要的地形,使后世子孙骄纵奢侈而残害百姓。待到它衰弱时,周朝一分为二,天下无人前来朝见,周朝也无法驾驭。(这)不仅是由于它德行微薄,也因为它形势衰弱啊。如今陛下从丰、沛起事,席卷蜀、汉地区,平定三秦,与项羽在荥阳交战,大战七十次,小战四十次,使天下百姓血流遍地,父子枯骨暴露于荒野之中,数不胜数,您却想和周朝成王、康王的时代比兴盛,我私下认为比不上。再说秦地被群山和黄河环绕,四面边塞都可以作为坚固的防线,突然有了危急情况,百万人的军队很快就能召集起来。凭借着秦国原来经营的底子(原有的一切),依托非常肥沃的土地,这就是所说的物产丰饶之地啊。陛下进入函谷关在那里建都,崤山以东地区即使有祸乱,秦国原有的地方是可以保全并占有的。
高祖从平城罢兵回来,这时,冒顿是匈奴的君主,军队强大,勇士有三十万,屡次侵扰北部边境。皇帝对这种情况很忧虑,就问刘敬对策。刘敬说:“汉朝天下刚刚平定,士兵们被战争搞得疲惫不堪,对匈奴是不能用武力制服的。冒顿杀了他的父亲自己做了君主,他凭武力树立威势,是不能用仁义道德说服的。只能够从长计议让他的子孙后代臣服汉朝了。陛下如果能把皇后生的大公主嫁给冒顿作妻子,冒顿不死,他是汉家女婿;如果他死了,那么汉家的外孙做单于。哪里听说有外孙敢与外公对等礼节的事呢?士兵可以不用打仗而慢慢使他们臣服。”高帝说:“好。”便找了个宫女以大公主的名义,嫁给冒顿君主作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