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三国杂事序》《陈寿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朱彝尊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上自司马迁《史记》,下至《五代史》,其间数千百年正统偏霸与夫僭窃乱贼史家未有不书其国号者而《三国志》独不然。刘备父子相继四十余年,始终号汉,未尝一称蜀;其称蜀,俗流之语耳。陈寿黜其正号,从其俗称,循魏晋之私意,废史家之公法。用意如此,则其所书善恶褒贬,尚可信乎!魏晋之世称备为蜀,犹五代称李璟为吴,称刘崇为晋矣。今《五代史》作南唐、东汉世家,未尝以吴、晋称之,独陈寿如此,初无义例,直徇好恶耳。往时欧阳文忠公作《五代史》,王荆公曰:“五代之事无足采者,此何足烦公?三国可喜事甚多,悉为陈寿所坏。可更为之。”公然其言,竟不暇作也,惜哉!
(宋·唐庚《三国杂事序》)
材料二:
陈寿,良史也。世误信《晋书》之文,谓寿轻诸葛亮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以此讪寿。至宋尹起莘,从而甚之。其言曰:“自陈寿志三国,全以天子之志予魏,而以列国待汉。”魏收天下三分之二,司马氏继之,于时作史者,王沉则有《魏书》,鱼豢则有《魏略》,孔衍则有《魏尚书》。之数子者,第知有魏而已。寿独齐魏于吴、蜀,正其名曰“三国”,以明魏不得为正统,其识迥拔乎流俗之表。且夫魏之受禅也,辛毗、华歆辈颂功德,李伏、许芝上符瑞,先后动百余人,其文见裴松之注,至今遗碑在许,大书深刻。而寿尽削之,不以登载。至先主即帝位武担,蜀之群臣请封之辞、劝进之表,大书特书,明著昭烈之绍汉统,予蜀以天子之制,足以见良史用心之苦矣。街亭之败,寿直书马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为张邰所破。未尝以父参谡军被罪,借私隙咎亮。至谓亮应变将略非其所长,则张俨、袁准之论皆然,非寿一人之私言也。造此谤者,亦未明寿作史之大凡矣。噫!纲目纪年,以章武接建安[注],而后得统之正,然百世之下可尔;其在当时,蜀入于魏,魏禅于晋,寿既仕晋,安能显尊蜀以干大戮乎?《书》曰:责人斯无难。尹氏之责寿,予窃以为未得其平也。
(清·朱彝尊《陈寿论》)
[注]章武,三国时期蜀汉皇帝刘备的年号;建安,东汉末年汉献帝的年号。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其间A数千百年B正统偏霸C与夫僭窃乱贼D史家E未有不书F其国号者G而《三国志》H独不然。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废,废弃,与《陈情表》“臣侍汤药,未曾废离”的“废”词义不同。
B.烦,烦劳,与《种树郭橐驼传》“见长人者好烦其令”的“烦”词义相同。
C.列国,原本是指必须接受天子统辖的诸侯国,文中用来指蜀汉的地位较低。
D.“为张邰所破”与《报任安书》“难为俗人言也”的“为”用法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备建立的政权国号为“汉”,陈寿却称其政权为“蜀”,唐庚认为他凭个人好恶写史,有偏私之心;朱彝尊则认为陈寿这一做法是公正的。
B.王安石(王荆公)严厉批评陈寿写的《三国志》,建议欧阳修(欧阳文忠公)再写一部三国史;在他心目中,欧阳修作为史家比陈寿更优秀。
C.陈寿批评诸葛亮在用兵方面有不足,缺少应对敌人的才干,因此被世人诟病;但朱彝尊认为他对诸葛亮的批评并非一家之言,有其合理之处。
D.唐庚强调写史应当严格遵循史家之公法;朱彝尊则认为此类要求如果忽略时代的限制,就未免强人所难。但两人都以刘备建立的政权为正统。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公然其言,竟不暇作也,惜哉!
(2)寿既仕晋,安能显尊蜀以干大戮乎?
14.请结合朱彝尊对陈寿的评述,分析其心目中“良史”的标准有哪些。(5分)
 
 
答案:
10.BDG(每对1处得1分,超过3处给0分。原句为:其间数千百年,正统偏霸与夫僭窃乱贼,史家未有不书其国号者,而《三国志》独不然。)
11.B(A.废弃/停止。B.烦劳/通“繁”,使……繁多。D.表示被动/向。)
12.A(朱彝尊体察陈寿为形势所迫而不得已为之,并不认为陈寿称“汉”为“蜀”的做法就是公正的。)
13.参考答案:
(1)欧阳修同意了他的话,但最终没有时间来写,真是可惜啊。
(然,竟,暇,“惜哉”大意,各1分,共4分。)
(2)陈寿既然在晋国做官,怎么能公开尊崇蜀国以招致大祸(招来杀身之祸)呢?
(仕晋,安,显尊,干大戮,各1分,共4分。)
14.参考答案:
①要有非凡人识见。与当时的史家不同,陈寿在书中将魏与其他两国并列。
②要善于表达(要有良苦的用心)。无法直陈其意,陈寿以有意增删来表达立场。
③要公正无私。虽然父亲曾受诸葛亮责罚,但陈寿并未将个人恩怨带入书中。
(第一点1分,后两点每点2分,共5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材料一:
往上从司马迁的《史记》开始,往下一直到《五代史》,其间有数千年的历史,无论是正统的王朝、偏安的政权,还是篡位的乱臣贼子,史学家们都会记录他们的国号。然而,只有《三国志》不是这样。刘备父子相继统治了四十多年,始终自称为汉,从未自称过蜀;而“蜀”这个称呼,只是民间的俗称而已。陈寿放弃了其正式国号,而采用了民间的俗称,这是遵循了魏晋时期的私见,废弃了史学家的公正法则。其用意是这样的,那么他所记载的善恶褒贬,还能让人相信吗?在魏晋时期,人们称刘备为蜀,就像五代时期称李璟为吴,称刘崇为晋一样。现在《五代史》将南唐、东汉作为世家来记载,从未用吴、晋来称呼他们;只有陈寿这样做,这并没有遵循任何的原则,只是按照个人的喜好罢了。过去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撰写《五代史》时,王安石(王荆公)说:“五代的事情没有什么值得收集的,这何必麻烦您呢?可喜的是三国时期有很多值得记载的事,可惜都被陈寿给糟蹋了。您可以重新写一部。”欧阳修同意了他的话,但最终没有时间来写,真是可惜啊!
材料二:
陈寿是一位优秀的史学家。世人误信《晋书》的说法,认为陈寿轻视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并批评诸葛亮不擅长应对敌人,因此批评陈寿。到了宋代,尹起莘跟从这种意见,又进一步加剧对陈寿的批评。他的观点是:自从陈寿撰写《三国志》以来,完全以天子的视角看待魏国,而将蜀汉视为诸侯国。魏国占据天下三分之二的土地,司马氏家族继承了魏国,当时撰写历史的人,王沉著有《魏书》,鱼豢著有《魏略》,孔衍著有《魏尚书》。这些人都只知道有魏国而已。只有陈寿能将魏与吴、蜀并列,正确地称之为“三国”,以表明魏国不能被视为正统,他的认识远远超越了当时流行的观念。而且,当魏国接受禅让时,辛毗、华歆等人颂扬功德,李伏、许芝等人上表符瑞,先后有一百多人参与,这些文献可以在裴松之的注释中看到,至今在许地还有遗留的碑石,上面深刻的大字仍然清晰。而陈寿全部删除这些内容,没有记载下来。然而对于刘备在武担称帝,蜀国的群臣请求封禅的言辞,劝登帝位的表文,陈寿都详细记录下来,明确表明刘备继承了汉朝的正统,给予蜀国以天子的建制。这些足以看出优秀史学家的用心良苦。在街亭之战中,陈寿如实记录马谡违背诸葛亮的指挥,行动失当,被张郃击败。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父亲参与马谡的军队而被判罪,就借私怨责怪诸葛亮。至于他批评诸葛亮不擅长应变和用兵,这也是张俨、袁准等人的观点,而不是陈寿个人的意见。那些诋毁陈寿的人,并没有理解他撰写历史的重要意旨。噫!以纪年来作为史书的纲目,将章武年号接在建安之后,这样才算明显地将蜀国摆在正统地位,但这得等到百年之后才能去做;而在当时,蜀国被魏国吞并,魏国又禅让给晋国,陈寿既然在晋国做官,怎么能公开尊崇蜀国以招致大祸呢?《尚书》说:责备他人并不困难(困难的是严格要求自己)。尹氏责备陈寿,我私下认为是不公平的。
 


相关文言文练习
《三国杂事序》《陈寿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万时华《与徐念儒》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上农》《商君书·农战》阅读练习及答案
《南史·何尚之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王安石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五)
《唐才子传·许浑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惊弓之鸟》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子兵法》《邓州新仓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渥居丧,昼夜酣饮作乐》阅读练习及答案
《世之学者说人主》《立身事主,君子当竭尽智谋》阅读练习及答案
张岱《夏日赏荷》阅读练习及答案
《春之泉》阅读练习及答案
《善者,行之总,不可斯须离也》《灵公与夫人夜坐》阅读练习及答案
《蛙与牛斗》阅读练习及答案
《小年岳飞》阅读练习及答案
辛文房《李白嘲县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孟浩然游京师》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云锦《吴承恩放浪诗酒》阅读练习及答案
《秦数败赵兵,廉颇坚壁不出》《为君难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荀卿论》《李斯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凤诰《个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谢渭公好善乐施》阅读练习及答案
《柳宗元让柳州》阅读练习及答案
《宾客诣陈太丘宿》阅读练习及答案
《亡妻冯孺人行述》阅读练习及答案
朱彝尊《亡妻冯孺人行述》阅读练习及答案
朱彝尊《王冕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