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中道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吴龙田生传
袁中道
吴君讳文明,字诚之,龙田其别号也。少即食贫,无所倚籍。父远羁,而弟幼,止母在耳。公去儒而贾,年十三。囊中仅数金,乃间关江湖间,冒霜露,犯虎狼者屡屡,竟一一如所策。公为人淳朴,人往往负之。受廛①广陵,其侣尽噬其有,公竟委之去。又屡为豪猾所倾,亦不与争。竟以诚一故,生计大振。近三十始室,定居广陵。异日,中贵人渔猎民间,附之者得官进贤,取黄金如瓦砾。人以邀公,竟闭门谢之。其后隆隆者皆败,人以此服公卓识。
公贾也,而行实儒。父奔走四方,数奇,归而坐拥上腴,与母氏于于在堂,公蒸蒸②色养。已相继去世,哀毁甚。体亲志,抚育幼弟,屡予以赀,而屡负之;公无几微侘傺,待之如故。族弟夫己氏者,公资之,亦屡负公;公怡然不为意。妹婿赤贫,频有所贷,不责偿;婿亡,养寡妹终身,白首无间。公四十,连举丈夫子,长择明师训诲之,皆精举子业,相继入庠校。公虽定居广陵,而不忘梓里,竟归新安,恢复先业。伯子叔子,皆为博士弟子,恂恂详雅,出入光耀里閈。人不异公才,而推公之德,为淳诚之报也。
予校新安,视其邑篆,见富厚者多胜气,一受侮,则不难倾家赀以求伸,率以此败。视公之有犯不校,诚通国之人瑞也。公外朴拙,而胸中了了。中郎③游广陵,公乐与亲近,尝云:“吾虽游于贾,而见海内文士,惟以不得执鞭为恨。”中郎亦爱其贞淳,有先民风,与之往还。每得中郎一纸,即什袭藏之。予过广陵,待之如中郎。以二子纳贽从游。是时公为人所负几千金,夜饮与予言之。予曰:“昔予家世殷富,后予弟兄以经术起家,遂渐减。夫富于文藻,与富于赀财,常不并立。”公怡然。予见公以拙诚昌其家,始悟太史公巧拙之语,言人而不言天,启世间浮嚣之窦。每欲以言纪之。近过广陵,公亦索数语不朽,曰:“吾失之中郎矣,可更失之小修耶?”予曰:“诺。”遂次其事为生传云。
(选自《珂雪斋文集》,有则节)
【注】①受廛:受地为民,这里指定居。②蒸蒸:谓孝顺。③中郎:袁宏道,作者的兄长。
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少即食,无所倚籍籍:凭借
B.妹婿赤贫,频有所贷贷:借入
C.长择明师训诲之训:训斥
D.惟以不得执鞭为恨恨:遗憾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龙田从小家境贫寒,父亲客居远方,弟弟年幼,不得已只能放下学业改做生意。
B.吴龙田在做生意时常常受到别人的欺负,但他从不计较,凭着诚实专一,生意兴隆。
C.吴龙田对弟弟以及同姓族弟都尽心资助他们,虽然他们常常辜负他,他也毫不介意。
D.作者经过广陵,吴龙田与他一起喝酒,告诉他因为欠人家几千金,家道渐渐衰落了。
7.把文中面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体亲志,抚育幼弟,屡予以赀,而屡负之;公无几微侘傺,待之如故。
(2)昔予家世殷富,后予弟兄以经术起家,遂渐减。夫富于文藻,与富于赀财,常不并立。
8.请简要概括吴龙田“生计大振”的原因。
答案:
5.(3分)C(训:教导。)
6.(3分)D(是别人欠他的钱;“家道衰落”是作者说自己家的情况。)
7.(1)(5分)(他)体恤父母的心思,抚育幼弟,多次给予(弟弟)财资,而弟弟多次辜负他;吴公没一点儿失意的样子,待弟弟和从前一样。
(2)(5分)从前我家世代殷富,后来我们弟兄因为开始研究学问,于是渐渐衰落了,所以说文才好和资财多,常常不可同时得到。
8.(4分)为人淳朴(宽厚),不计较;做事诚实、专一;不攀附权贵,仗财斗气;表面愚拙,内心明了。
【参考译文】
吴君名文明,字诚之,别号龙田。他从小吃不饱,无所依靠。父亲客居远方,弟弟年幼,只有母亲在身边。(不得已),吴公只能放下学业改做生意,那一年他十三岁。(当时他)口袋里仅有几块钱,竟只身辗转江湖间,风餐露宿,常常碰到虎狼之险,竟然被他一一(化解)如有神助。吴公为人淳朴,别人常常伤害他。他住在广陵时,伙伴们把他的东西都吃完了,他竟然随他们去吃。他又常常被不法豪强欺负,也不和他们争辩。他竟然凭着自己的诚实专一,生意兴隆。近三十岁了他才娶妻,定区广陵。后来,一些宦官在民间巧取豪夺,依附他们的人加官进爵,取黄金像取瓦砾那么容易。当时也有人请他依附,他闭门谢绝。后来那些当时呼风唤雨的人都一败涂地,人们因此很佩服吴公的远见卓识。吴公是个生意人,但是依据的是儒家的标准。他父亲奔走四方,命运乖舛,回家后坐拥沃土,和妻子在堂上悠然自得。他孝顺父母,在父母面前保持敬爱和悦的神色。不久他父母相继去世,他非常哀伤。(他)体恤父母的心思,抚育幼弟,多次给予(弟弟)财资,而弟弟多次辜负他;吴公没一点儿失意的样子,待弟弟和从前一样。他的同姓族弟,他也都资助他们,也常常辜负他的希望;他都哈哈一笑不以为意。他的妹婿很穷,常常向他借钱,而又不还;妹婿死后,他终身抚养这个妹妹,到老也不间断。吴公四十岁后,一连生了几个儿子,选择了好老师教诲他们,几个儿子个个精于学业,相继进入朝廷的学校。吴公虽然定居广陵,但是不忘故乡,最终回到新安,恢复祖先的基业。伯伯叔叔的孩子,都是博士的学生,恭顺文雅,出门都能光耀乡里。人们并不觉得吴公有什么特别的才能,而是称许他的品德,认为他的财富是他淳朴诚信的回报。我在新安任府学教授,看城中的名册,看那些富贵的人都争强好胜;一旦受欺负,就都倾家荡产的来求伸张,他们大都因此败家。我看吴公犯而不校,确实是国中有德行的人。吴公外表朴实笨拙,可是胸中很清楚。中郎游历广陵时,吴公乐于与他亲近,曾说:“我虽是个商人,但是看到海内文士,唯恐不能给他执鞭驾车。”中郎也喜欢他的守节淳朴,有先民之风,和他交往。他每次得到中郎一纸,就装裱珍藏。我经过广陵,他待我就像中郎。让他两个儿子带着礼物来见我并跟我学习。当时人家欠他几千金,晚上喝酒时他向我说起。我说:“从前我家世代殷富,后来我们弟兄因为开始研究学问,于是渐渐衰落了,所以说文才好和资财多,常常不可同时得到。”吴公听了大笑。我看到吴公因为愚拙诚信而家世昌盛,才悟到太史公关于巧拙的那些话,说财富关人而不关天,是开启了世间浮躁的风气。所以常常想写一些话(来记录吴公的事迹)。近日经过广陵,吴公也向我讨几句话来传始后人,说:“我错过了中郎,怎么可以再错过小修呢?”我说:“好吧。”于是就写了他的事迹为他立了生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