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
禹锡精于古文,善五言诗,今体文章复多才丽。贞元末,王叔文于东宫用事,后辈务进,多附丽之。禹锡尤为叔文知奖,以宰相器待之。顺宗即位,久疾不任政事,禁中文诰,皆出于叔文。引禹锡及柳宗元入禁中,与之图议,言无不从。
叔文败,坐贬连州刺史。在道,贬朗州司马。地居西南夷,士风僻陋,举目殊俗,无可与言者。禹锡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情性。
元和十年,自武陵召还,宰相复欲置之郎署。时禹锡作《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语涉讥刺,执政不悦,复出为播州刺史。诏下,御史中丞裴度奏曰:“刘禹锡有母,年八十余。今播州西南极远,猿狱所居,人迹罕至。其老母必去不得,则与此子为死别,臣恐伤陛下孝理之风。伏请屈法,稍移近处。”宪宗曰:“夫为人子每事尤须谨慎常恐贻亲之忧今禹锡所坐更合重于他人卿岂可以此论之?”度无以对。良久,帝改容而言曰:“朕所言,是责人子之事,然终不欲伤其所亲之心。”乃改授连州刺史。
(选自《旧唐书》,有删改)
16. 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不以物喜 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情性
B. 属予作文以记之 时禹锡作《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
C. 或异二者之为 为人子
D.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其老母必去不得
1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夫为人子每事/尤须谨慎常恐贻/亲之忧今/禹锡所坐更合/重于他人/卿岂可以此论之
B. 夫为人子/每事尤须谨慎常/恐贻亲之/忧今禹锡所坐/更合重于他人/卿岂可以此论之
C. 夫为人子/每事尤须谨慎/常恐贻亲之忧今/禹锡所坐更合/重于他人/卿岂可以此论之
D. 夫为人子/每事尤须谨慎/常恐贻亲之忧/今禹锡所坐/更合重于他人/卿岂可以此论之
18.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朕所言,是责人子之事,然终不欲伤其所亲之心。
19. 范仲淹是北宋一代名臣,苏轼说范公的功德“不待文而显”。刘禹锡也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被后人誉为“政事之能臣”。请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分别说说他们为什么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
【链接材料】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刘禹锡《浪淘沙》(其八)
【答案】
16. B
17. D
18. (1)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或喜或悲。
(2)我所说的,是责备做儿子的事,但到底不想伤他母亲的心。
19. 从选文(甲)可知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表现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从选文(乙)和链接材料可知刘禹锡才干卓越;为官刚正不阿,虽屡遭贬谪不改其本性,保持奋发进取的豪情。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介词,因为/ 介词,把,用;
B.动词,写;
C.名词,行为/表现 动词,做;
D.代词,他 / 代词,他的;
故选B。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断句。
句意:那些做人家儿子的人,做每件事时特别需要谨慎,不让父母亲担忧,现在刘禹锡所做的事比别人更不谨慎,你怎么可以用这种理论的?“夫为人子”中,“夫”是发语词,用在句首,“为人子”是一个动宾短语的句子,后面需要断开;“每事尤须谨慎”是一个主谓短语的独立句子,后面断开;“今禹锡所坐”中“今”表示时间,常用在句首,所以“今”之前要停顿;“更合重于他人”中“更”表递进,用在句首;“卿岂可以此论之”中“卿”是主语,用在句首。故正确的停顿是:夫为人子/每事尤须谨慎/常恐贻亲之忧/今禹锡所坐/更合重于他人/卿岂可以此论之;
故选D。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
(1)重点词语:以,因;物,外物。这里有一个互文手法,翻译时要注意。
(2)重点词语:言,说;责,责备;终,终究;其所亲,此处指他的母亲。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分析和理解。
“不待文而显”的意思是:范文正公的功德,不需要靠文章显扬。根据甲文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知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表现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所以,即便是他的文章写的不好,他也能名垂后世。
“政事之能臣”的意思是,处理国家政事,非常有才能。根据选文(乙)“禹锡尤为叔文知奖,以宰相器待之。顺宗即位,久疾不任政事,禁中文诰,皆出于叔文。引禹锡及柳宗元入禁中,与之图议,言无不从”可知,刘禹锡受到王叔文的喜爱,被当做宰相一样器重,他提出的建议,没有不被采纳的。据此可知,刘禹锡才敢卓越;根据链接材料“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可知:刘禹锡为官刚正不阿,虽屡遭贬谪不改其本性,保持奋发进取的豪情。
参考译文:
甲文: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唉!我曾经探求过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这是为什么呢 他们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作官的人为百姓担忧;不在朝廷作官的人为君王担忧。这样在朝为官也担忧,在野为民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再快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文:刘禹锡对古文十分精通,善于作五言诗,他的今体文章不仅写得漂亮,而且颇多才华。贞元末年,王叔文在东宫任职,后面的人努力前进,大多依附他。刘禹锡尤其受王叔文了解称奖,被认为有宰相才能而受到优待。顺宗即位,病久不理政事。朝廷文诰,都是出于王叔文,王叔文请刘禹锡以及柳宗元在宫中和他们商议国事,所提出的观点,都被王叔文采纳。
王叔文失败后,刘禹锡被牵连贬为连州刺史,还没到连州,又被贬为朗州司马。朗州地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当地的风气落后,满眼都是不同于文明地区的风俗,没有可以交谈的人。刘禹锡在朗州十年,只能用写文章和吟咏诗文来陶冶性情。
元和十年,刘禹锡从武陵被召还京城,宰相(裴度)又想安排他在中枢机构工作。这时刘禹锡写了一首《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语句涉及到讽刺朝政的内容,执政的人看了很不高兴,又想把他从京城赶出来,贬为播州刺史。贬刘禹锡的诏书下达,御史中丞裴度启奏道:“现在那播州处在西南极其偏远的地方,刘禹锡有老母亲,年纪已经八十多了不能去,那么他的母亲与儿子就是永别了,我担心这样会伤及陛下以孝道治理天下的良好风气。我冒昧地请求陛下你变通一下法令,把他流放到离京城近一点的地方。”宪宗皇帝说:“那些做人家儿子的人,做每件事时特别需要谨慎,不让父母亲担忧,现在刘禹锡所做的事比别人更不谨慎,你怎么可以用这种理论的?”裴度无言以对。过了很久,宪宗皇帝变了脸色,说:“我刚才所说的,是责怪那些做人家儿子的人的事情,然而我最终还是不想伤了他母亲的心。”就改派刘禹锡为连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