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潮阳县志·重建灵山留衣亭记》《知道贵明,守道贵笃》阅读练习及答案
彭象升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距县西五十里,有灵山寺,创于唐僧大颠。当昌黎韩公①刺潮州时,祀神海上,留宿其地,因与大颠往来。后改刺袁州,留衣为别,山故有留衣亭。屡经兵燹鞠为茂草父老仅传其址而已余窃惟今天子德洽四海,民殷物阜。凡浮屠、老子之宫,与夫一丘一壑,才人逸士所当留连而与托者。而斯亭者,重以韩公之流风余韵,顾听为荆榛之墟,是亦守土者之羞也!爰捐俸金五十,庀材鸠工,经始于辛巳八月,阅四月始成。
置酒于亭,客起而问曰:“韩公生平排斥佛老不遗余力,时又以谏迎佛骨被谪,则公于僧宜深恶而痛绝之,何忽于大颠情好殷勤?”予曰:“公不云乎,‘人固有墨名而儒行者,可以与之游乎’②!若大颠,固所谓问其名则非、较其行则是者也。唐宪宗崇尚释氏,舁佛骨入大内,朝野倾动若狂,士庶解衣散钱,惟恐不及。韩公以大儒自命,不惮死祸,抗表争论。而大颠于佛法大盛之日,穷处海滨,友木石而侣蛇虎。不为利疚,不为威服,公与大颠同之。然则,方以内惟公一人,方以外惟大颠一人,两相契合,莫逆于心,固未易为一二流俗人道者。而必拘拘较论于儒释之迹,不亦浅之乎视韩公也哉!”
夫修举废坠,并论著古人遗事,以阐幽而解惑,有司之事也。山川景物之胜概,草木烟云之杳霭,登斯亭者,宜自得之,故不备载焉。
(节选自《潮阳县志·重建灵山留衣亭记》,有删改。作者是彭象升,其时任潮阳知县)
材料二:
知道贵明,守道贵笃。知而不明,则莫所适从,是谓畔道;守而不笃,则出入是非,是谓惑道。观夫佛骨一表③,其辞严义正,至今读之,犹有生气。独惜乎知之有足与,而其守未笃也。盖当夫谪潮幽居,而大颠密迩,则夫平生以辟佛老自许者,其刚方正直之气,盖奄奄殆尽矣。而韩愈留衣古寺之为,是延乎盗而入之门矣,恶在其为辟佛老哉。
(节选自林大钦《东圃先生文集》,有删改)
注:①韩愈因谏迎佛骨而被贬潮州。在潮期间,与大颠和尚结交。改任前,留衣作别。这一行为引发后人争议。②引自韩愈《送浮屠文畅师序》,大意是“有墨者之名而行儒家之行的人,可以与之交往”。③指韩愈《论佛骨表》。
10.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屡经A兵燹B鞠为茂草C父老仅传其址D而已E余窃F惟今天子G德洽H四海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友木石而侣蛇虎”与《赤壁赋》“侣鱼虾而友麋鹿”两句中的“侣”“友”用法相同。
B. 胜概,指优美的景象,“胜”与《岳阳楼记》“巴陵胜状”的“胜”意义和词性均相同。
C. 而,文中用以表示前后之间句意有转折,与《师说》“则耻师焉”的“则”意义不同。
D. 佛老,佛家和道家的并称。佛教,又称为“释教”。材料一以“释氏”来指称佛教。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彭象升深感自己身为管辖一方疆土的地方官员,负有重建留衣亭的分内职责。他还付诸实际行动,捐出俸禄,召集工匠,最终促成此事。
B. 彭象升认为,韩愈、大颠虽分属儒释两派,但一人不随朝野追捧佛骨,一人在佛教大盛之际隐处潮地,两人均不从流俗,交情也无需俗人置喙。
C. 彭象升为留衣亭作记,却基本不描述亭子周遭的自然景观,而是从亭子的历史由来以及重建亭子的缘由着笔,进而评析韩愈与大颠的交情。
D. 通晓儒道,要做到明晰清楚;遵守儒道,要做到坚定不移。林大钦开篇提出关于“知道”和“守道”的观点,是为后文评价韩愈的行为张本。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斯亭者,重以韩公之流风余韵,顾听为荆榛之墟,是亦守土者之羞也!
(2)韩愈留衣古寺之为,是延乎盗而入之门矣,恶在其为辟佛老哉。
14. 对于韩愈与大颠结交一事,两则材料的看法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
10. BCE
11. C “意义不同”错误。均为“表示转折”;句意:但是并没有坚定不移地坚守儒道。/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辱。
12. B “交情也无需俗人置喙”错误。
13. (1)而这个亭子,因为韩愈流传下来的风度、情操而被看重,只是人任凭它成为草木丛生的废墟,这也是地方官员的羞耻。
(2)而韩愈将衣服留在古寺的行为,这是邀请盗贼进入门里,这又怎么算是驳斥佛老呢?  
14.①彭象升认为韩愈能够不随朝野追捧佛骨,敢于上表直谏,而大颠和尚在佛法盛行的时候,能够际隐处潮地,不做因为利益而使自己感到内疚的事,不因为威势而屈服,两人均不从流俗,所以没必要拘泥那儒释的表面迹象。
②林大钦认为韩愈虽然足够地通晓儒道,但是并没有坚定不移地坚守儒道。
参考译文:
材料一:
距离潮阳县城西边五十里,有座灵山寺,由唐代僧人大颠创建。当时韩愈作潮州刺史,在海上祭神,在这个地方留宿,于是和大颠和尚有了来往。后来韩愈改任袁州刺史,和大颠留衣作别,山上所以有了留衣亭。多次经过战乱的破坏,杂草塞道,老百姓仅仅流传它的遗址而已,我私下认为现在德被天下,民众富足,物产丰饶。凡是寺庙、道观,以及那些山水都是才人和隐逸之士应当留恋或用来寄托情感的。而这个亭子,因为韩愈流传下来的风度、情操而被看重,只是人任凭它成为草木丛生的废墟,这也是地方官员的羞耻。于是我捐出自己的俸禄五十金,招聚工匠,筹集材料,于辛巳八月开始,历经四个月完工。
在亭子中置办酒宴,客人起身而问说:“韩愈一生都不遗余力地排斥佛教、道教,当时又因为劝谏皇帝迎佛骨入宫而被贬,那么韩愈对于僧人应该非常厌恶、痛恨,为什么忽然和大颠情意深厚?”我说:“韩愈不是说过‘人本来有墨家之名却行的是儒家之事,可以和这样的人交往’”!就像大颠,本就是所说的问他的名,他就是错误的,但看他的行为,却是正确的。唐宪宗崇尚佛教,抬佛骨键入宫中,朝中内外像发了狂一样震动,士人和普通百姓都施舍衣服钱财,还担心来不及。韩愈用大儒来称自己,即使被处死的灾祸也不害怕,向皇帝上奏章进行争论。而大颠在佛法非常盛行的时候,在贫瘠闭塞之地隐居,以树木山石为朋友,以蛇、虎为伴侣。不做因为利益而使自己感到内疚的事,不因为威势而屈服,韩愈和大颠在这点是相同的。既然这样,那么,世俗之内只有韩愈一人,世俗之外只有大颠一人,二人互相契合,心意相投,本来就不轻易被那些流俗之人称道。然而一定被那些儒道的表象拘泥,那么看待韩愈不是很浅显吗?
修建恢复衰败废弃的留衣亭,并评论著述古人的事迹,来阐明深奥精微的道理解除人们的疑惑,这是有关部门的事情。山川景物的优美景物,草木烟云的云雾缥缈,登上这座亭子,应该就能看到了,所以没有完备地记载。
材料二:
通晓儒道,要做到明晰清楚;遵守儒道,要做到坚定不移。通晓却不明晰清楚,就会不知如何来做,这就是所说的背叛儒道;遵守却不坚定不移,就会出现错误,这就是所说的被儒道迷惑。查看《论佛骨表》一文,它的言辞严厉,义理正大,到了今天独这篇文章,仍然感觉很有生机。只可惜他足够地通晓儒道,但是并没有坚定不移地坚守儒道。大概当韩愈谪居潮州之时,和大颠交往地非常密切,而韩愈一生都以斥佛教,驳佛理来自许,他的刚方正直的气概大概也已走到了尽头。而韩愈将衣服留在古寺的行为,这是邀请盗贼进入门里,这又怎么算是驳斥佛老呢?
 


相关文言文练习
《潮阳县志·重建灵山留衣亭记》《知道贵明,守道贵笃》阅读练习及答案
欧阳修《苏氏文集序》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战国策》书录《战国策目录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后汉书·李邰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范与兰》阅读练习及答案
《晋书·羊祜传》《孙皓闻羊陆和交以诘于抗》阅读练习及答案
《盐铁论》《史记货殖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愈《答侯继书》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汉士择所从》《原臣》阅读练习及答案
《管子·轻重》阅读练习及答案
《孟子·公孙丑上》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明史·陈子壮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张栻《拙斋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王岩叟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宋史·王岩叟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清史稿·伊秉绶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李防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江万里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国志·曹瞒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杨文仲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陶庵记》《与潘子实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说苑·政理》《川渊深而鱼鳖归之》阅读练习及答案
戴表元《清华堂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浦阳人物记·吴直方》阅读练习及答案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