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20分)
陆贽列传
①陆贽入翰林,年尚少,以材幸。在奉天①,朝夕进见,帝亲倚之,同类莫敢望。尝为帝言:“今盗遍天下,宜痛自咎悔,以感人心。陛下诚不吝改过,以言谢天下,使臣持笔亡所忌,庶叛者革心。”帝从之。故奉天所下制书,虽武人悍卒无不感动流涕。及辅政不敢自顾重事有可否必言之。
②道有献瓜果者,帝嘉其意,欲授以试官。贽曰:“爵位,天下公器,不可轻也。”帝曰:“试官虚名,且已与宰相议矣,卿其无嫌。”贽奏:“非功而获爵则轻,非罪而肆刑则亵。今所病者爵轻也,设法贵之犹恐不重,若又自弃,将何劝焉?”或规其太过者,对曰:“吾上不负天子,下不负所学,皇它恤乎?”
③帝自用裴延龄。贽言:“延龄僻戾躁妄,不可用。”不听。俄而延龄奸佞得君,天下仇恶,无敢言。贽上书苦谏,帝不怿,竟以太子宾客罢。延龄揣帝意薄,谗短百绪,帝遂发怒,欲诛贽,赖阳城等交章论辨,乃贬忠州别驾。韦皋数上表请贽代领剑南,帝犹衔之,不肯与。
(《新唐书·列传第八十二》)
[注]①建中四年,泾原兵变,朱泚谋逆,唐德宗避乱于奉天。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以言谢天下( ) (2)庶叛者革心( )
(3)皇它恤乎( ) (4)谗短百绪( )
15.用“/ ”为第①段画线部分断句。(3分)
及 辅 政 不 敢 自 顾 重 事有 可 否 必 言 之。
16.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
今所病者爵轻也,设法贵之犹恐不重,若又自弃,将何劝焉?
17.阅读选文中陆贽与唐德宗的对话,判断陆贽的进谏方式与下列文本最为接近的一项是( )。(3分)
A.李斯《谏逐客书》 B.贾谊《过秦论》
C.李密《陈情表》 D.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18.《旧唐书》分析陆贽的仕途经历:“贽为朋党所挤,同职害其能,加以言事激切,动失上之欢心”。本文节选自《新唐书》,请结合节选内容及下面的《新唐书•陆贽列传》“赞曰”的内容,概括新、旧唐书对陆贽不得志原因分析的异同。(5分)
赞曰:“(德宗)在危难时听贽谋,及已平,追仇尽言,怫然以谗幸逐,犹弃梗。至延龄辈,则宠任磐桓,不移如山,昏佞之相济也。夫君子小人不两进,邪谄得君则正士危,何可訾耶?”
答案:
(四)(20分)
14.(4分)(1)向……认错 (2)希冀 (3)顾虑 (4)说坏话
15.(3分)答案示例:及辅政/不敢自顾重/事有可否/必言之
16.(5分)答案示例:现今担忧的是爵位轻贱,想办法使它贵重仍然担心不够贵重,如果又自己随意弃置,那拿什么来勉励人们呢?
评分说明:“今所病者”“爵轻也”“设法贵之”“犹恐不重”“若又自弃”“将何劝焉”6个点,错一个扣1分,扣完为止。其中“若又自弃”“将何劝焉”可按照宾语前置翻译。
17.(3分)D
18.(5分)答案示例:新、旧唐书都认为陆贽被逐与朋党同事如裴延龄有关。旧唐书注重了陆贽的行为方式即“激切”的因素;唐书则注意到了国家形势的影响:危难时无可替代,受到重用;太平时则被遗弃,遭到报复;新唐书还认为君子、小人本就无法同时进用,这是从普遍的规律来解释陆贽被逐的原因。
参考译文:
陆贽任翰林学士时,年纪还很轻,凭借自己的才能得到皇帝的宠幸。跟随皇帝在奉天避乱的时候,白天晚上进朝面见,皇帝亲信倚重,官位相当的人都不敢奢求这样的待遇。陆贽曾经对皇帝说:“如今叛贼遍布天下,陛下您应该深切地责备自己,反省悔过,来感化人心。陛下果真不惜改正过失,用辞章向天下认错,让我无所顾忌地执笔直抒,也许可以让叛变者改变心意。”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所以,在奉天所下的制书,即使是武人悍卒读了也没有不感动流泪的。等到陆贽匡辅政事时,不敢顾及自身,碰到需要决策的事情一定会表达自己的看法。
路上有向皇帝进献瓜果的人,皇帝赞许他的心意,想要授予他试官(未经正式任命的官职)的职位。陆贽说:“爵位是天下共有的器物,不可以轻易地授予。”皇帝说:“试官只是一个虚名,而且这件事我已经了宰相商量过了,你就不必疑虑了。”陆贽上奏说:“没有功劳却能获取爵位,那么爵位就被人看轻,没有犯罪却滥用刑罚那么法律就为人所轻慢。现今所担忧的是爵位轻贱,想办法使它贵重仍然担心不够贵重,如果又自己随意弃置,那拿什么来勉励人们呢?”有人规劝他(这样做)有点过头了,他回答说:“我上不负天子,下不负所学,哪里还会顾虑其他呢?”
皇帝自己任用了裴延龄。陆贽说:“裴延龄邪僻乖张暴躁行为不正,不可任用。”皇帝没有听取他的意见。不久裴延龄因为奸滑谄媚得到了皇帝的宠幸,天下人都憎恨他,但没有人敢说。陆贽上书苦苦进谏,皇帝不高兴,终于罢免了陆贽的宰相之位让他担任太子宾客。裴延龄揣摩皇帝对陆贽的恩情已由浓转薄,用各种方法诋毁诽谤,指摘陆贽的过失,于是皇帝发怒,想要诛杀陆贽,依靠阳城等人交互向皇帝上书奏事论说辩护,才被贬作忠州别驾。韦皋多次上表请求让陆贽替代他担任岭南节度使,皇帝依然忌恨陆贽,不肯给他这个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