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北史·王褒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北史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9题。 

王褒,字子深,琅邪临沂人。褒识量淹通,志怀沈静,美威仪,善谈笑,博览史传,七岁能属文。外祖梁司空袁昂爱之,谓宾客曰:“此儿当成吾宅相。”弱冠举秀才,除秘书郎、太子舍人。梁国子祭酒萧子云,褒之姑夫也,特善草隶。褒少以姻戚,去来其家,遂相模范,而名亚子云,并见重于时。梁元帝嗣位,褒有旧,召拜吏部尚书、右仆射,仍迁左丞,兼参掌。褒既名家,文学优赡,当时咸共推挹,故位望隆重,宠遇日甚。而愈自谦损,不以位矜物,时论称之。 
初,元帝平侯景及禽武陵王纪后,以建邺凋残,时江陵殷盛,便欲安之。尝召群臣议之。镇军将军胡僧祐、御史中丞刘珏等曰:“建邺王气已尽,又荆南地有天子气,迁徙非宜。”元帝深以为然。褒性谨慎,知元帝多猜忌,弗敢公言其非。后因清闲,密谏,言辞甚切。元帝意好荆楚,已从僧祐等策,竟不用。及魏征江陵,元帝授褒都督城西诸军事。俄而元帝出降,褒遂与众俱出,见柱国于谨,甚礼之。褒曾作《燕歌》,妙尽塞北寒苦之状,元帝及诸文士并和之,而竞为凄切之辞。褒与刘珏、殷不害等数十人俱至长安,周文帝喜曰:“昔平吴之利,二陆而已。今定楚之功,群贤毕至,可谓过之矣。”又谓褒及王克曰:“吾即王氏甥也,卿等并吾之舅氏,当以亲戚为情,勿以去乡介意。”于是授褒及殷不害等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常从容上席,资饩甚厚。褒等亦并荷恩眄,忘羁旅焉。  
明帝即位,笃好文学,时褒与庾信才名最高,特加亲待。帝每游宴,命褒赋诗谈论,恒在左右。武帝作《象经》,令褒注之,引据该洽,甚见称赏。褒有器局,雅识政体,既累世在江东为宰辅,帝亦以此重之。建德以后,颇参朝议,凡大诏册,皆令褒具草。乘舆行幸,褒常侍从。寻出为宜州刺史,卒于位。 (节选自《北史·王褒传》有删节)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七岁能属文。 属:写 
B.去来其家,遂相模范。 相:互相 
C.群贤毕至,可谓过之矣。 过:超过 
D.明帝即位,笃好文学。 笃:非常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后因清闲,密谏,。      蒙故业,因遗策。 
B.而竞为凄切之辞。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 当以亲戚为情,勿以去乡介意.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D. 褒等亦并荷恩眄,忘羁旅焉。   犹且从师而问焉。 
10.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 而愈自谦损,不以位矜物,时论称之。(4分) 
(2)武帝作《象经》,令褒注之,引据该洽,甚见称赏。(4分) 
11.第Ⅰ卷文言文中,传主王褒有哪些受人称赞的品质和才能,请根据全文概括。(5分) 
答案:
8、B (相:他,代指萧子云)。
9、C(C.介词,因为。A.介词,趁着/动词,沿袭。B.结构助词,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D.兼词,于之,在那里/代词,代指老师。)
10、(1)但自己越来越谦逊,不因为地位高而在别人面前骄傲,当时的舆论都称赞他。(给分点:以,因为;称,称赞;矜物,“矜于物”。每个点1分,句意1分,共4分。)
(2)周武帝作《象经》,命令王褒为之作注,王褒作注引证详备广博,很受(武帝)赞赏。(给分点:注:为之作注;“甚见称赏”被动句。每个点1分,句意2分,共4分。)
11、(1)器量通达 (2)为人谦逊 (3)生性谨慎 (4)文学造诣高,有才华
(5)精通政事(每点1分,共5分。)
译文: 
    王褒,字子深, 琅邪临沂人。王褒见识广博,器量通达。心怀沉静之志, 俊美威仪,善于谈笑,博览史籍,七岁就能作文章。外祖父梁朝司空袁昂喜爱他,对客人说:“这个孩子会成为很有出息的人。”刚成年就举荐为秀才,任秘书郎、太子舍人之职。梁朝国子祭酒萧子云,是王褒的姑父,特别擅长草书和隶书。王褒小的时候因为亲戚的关系,来往于萧子云家,就向他学习书法,而名声在萧子云之下,一同受到当时的重视。梁元帝继位,王褒和梁元帝有旧交,召至京师,任吏部尚书、右仆射,后又改任左丞,兼任参掌。王褒既是名家,文学成就尤为优异丰赡,当时的都很推崇他。所以,王褒职位名望并重,宠遇日甚一日。但他自己却越来越谦虚,不因地位高而在别人面前骄傲,当时的舆论都称赞他。
当初,元帝平定侯景之乱和擒获武陵王萧纪之后,因建邺凋零残破,而当时江陵殷实强盛,就想迁都江陵。元帝曾经召集群臣商议迁都之事。镇军将军胡僧祐、御史中丞刘珏等人说“:建邺帝王气数已尽,而荆南之地;有天子气象,迁都建邺不合适。”元帝认为他们说的很对。王褒生性谨慎,知道元帝猜疑忌讳很多,不敢公开说元帝的不是。后来趁着清静闲暇之机,秘密劝谏,言词非常恳切。元帝心中喜好荆楚之地,已听从胡僧祐等人的谋略,最终没能采用王褒的建议。到了北魏征讨江陵时,元帝授命王褒都督城西诸军事。很快,元帝出城投降,王褒就与众人一同出城。见到柱国于谨,于谨待他很有礼貌。王褒曾经写有《燕歌》,精妙地描绘尽了塞北寒冷贫苦的情况,元帝和诸位文士一同唱和,竞相选用为凄凉悲切的言词。王褒与刘珏、殷不害等几十人一起来到长安,周文帝高兴地说:“当年平定吴地的好处,只是得到了陆机、陆云兄弟而已,如今平定楚地的功绩,是众多的贤才都来到了,可以说超过平吴之利了。”又对王褒和王克说“:我就是姓王的外甥,你们都是我的舅家人,应当看重亲戚的情意,不要因为离开故乡而放心不下。”于是授予王褒和殷不害等人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常常从容地居于上席,赏赐非常丰厚。王褒等人也都受到恩遇,忘记了是在周朝寄居做客。
    周明帝即位,特别喜爱文学,当时王褒与庾信才华声名最高,特意加以亲宠优待。周明帝每有欢宴,就命王褒写诗为文,常在身边。周武帝作《象经》,命令王褒为之作注,王褒作注引证详备广博,很受(武帝的)赞赏。王褒有器量,精通政事,已多年在江东做辅政大臣,周武帝也因此而看重他。建德年间以后,王褒多参与朝政,所有大的诏令文册,都让王褒执笔撰写。周武帝乘车出行巡幸,王褒常常跟从侍奉。不久,出任宜州刺史,死于任上。

相关文言文练习
《北史·慕容白曜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北史·孙惠蔚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北史·薛慎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北史·胡长粲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北史·李大师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北史·韦珍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北史·元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北史·张普惠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北史·李彪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北史·崔悛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北史·眭夸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北史·李孝伯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北史·王昕传》阅读及答案
《北史·祖莹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北史·刑邵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北史·元澄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北史·令狐整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北史·元顺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北史·刁雍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北史·王罴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北史·陆馛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北史·苏绰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北史·柳謇之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北史·崔伯谦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北史·长孙冀归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北史·来护儿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北史·裴仁基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北史·魏子建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北史·李铉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北史·乐运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北史·元孚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北史·王谊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北史·元孚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北史·皮豹子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北史﹒郎基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北史·费穆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北史·蔡祐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北史·李绘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北史·张肜武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北史·奚康生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北史·源子邕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北史·元胄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北史·杨津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北史·李訢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北史·乐运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北史·薛聪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北史·庾信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北史·高隆之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北史·达奚长儒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北史·贺拔岳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