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仲尼之齐,见景公而不见晏子》《孔丛子·诘墨》阅读练习及答案
晏子春秋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仲尼之齐,见景公而不见晏子。子贡曰:“见君不见其从政者,可乎?”仲尼曰:“吾闻晏子事三君而顺焉,吾疑其为人。”晏子闻之,曰:“婴则齐之世民也不维其行不识其过不能自立也。婴闻之,有幸见爱,无幸见恶,诽誉为类,声相应,见行而从之者也。婴闻之,以一心事三君者,所以顺焉;以三心事一君者,不顺焉。今未见婴之行,而非其顺也。婴闻之,君子独立不惭于影,独寝不惭于魂。”仲尼闻之,曰:“今丘失言于夫子,讥之,是吾师也。”
(《晏子春秋·卷七·外篇》)
材料二:
墨子曰:“孔子见景公,公曰:‘先生素不见晏子乎?’对曰:‘晏子事三君而得顺焉,是为三心,所以不见也。’公告晏子。晏子曰:‘三君皆欲其国安,是以婴得顺也。闻君子独立不惭于影,今孔子伐树削迹,不自以为辱;身陈蔡,不自以为约。始吾望儒贵之,今则疑之。’”(子鲋)诘之曰:“若是乎?孔子、晏子交相毁也。小人有之,君子则否。孔子曰:‘灵公污而晏子事之以整,庄公怯而晏子事之以勇,景公侈而晏子事之以俭。晏子,君子也。’梁丘据问晏子曰:‘事三君而不同心,而俱顺焉,仁人固多心乎?’晏子曰:‘一心可以事百君,百心不可以事一君。故三君之心非一也,而婴之心非三也。’孔子闻之曰:‘小子记之,晏子以一心事三君,君子也。’如此,则孔子誉晏子,非所谓毁而不见也。景公问晏子曰:‘若人之众,则有孔子贤乎?’对曰:‘孔子者,君子行有节者也。’晏子又曰:‘盈成匡,父之孝子,兄之悌弟也。其父尚为孔子门人,门人且以为贵,则其师亦不贱矣。’是则晏子亦誉孔子可知也。夫德之不修,己之罪也。不幸而屈于人,己之命也。伐树削迹,绝粮七日,何约乎哉?若晏子以此而疑儒,则晏子亦不足贤矣。”
(节选自《孔丛子·诘墨》)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婴A则齐之世B民也C不维D其行E不识F其过G不能H自立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响,是回声的意思,与《过秦论》中“天下云集响应”的“响”词义相同。
B.所以,表因果,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的“所以”用法相同。
C.穷,指处于困境,与“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中的“穷”意思不同。
D.不幸,不幸运的意思,与现在人们所说的“不幸而言中”的意思并不一样。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到齐国但没有去拜访国相晏子,因而受到子贡的质疑,孔子坦陈这样做是因为晏子顺利地连续侍奉了三位国君,所以对他的为人产生了怀疑。
B.晏子对孔子在没有见到自己行为的情况所说的话,并没有直接反驳,而是认为君子行为端直,不怕影子会倾斜;君子不做坏事,独寝自省,无愧于心。
C.孔子与晏子在没有见面的情况下所产生的误解,主要是墨子所说的话所引起的,以至于晏子以前认为儒者为贵,但在听到墨子言论后则产生了怀疑。
D.子鲋从多个方面说明了孔子与晏子的为人,但同时也指出,如果晏子仅仅凭“伐树削迹”“绝粮七日”的事情来怀疑孔子,那么晏子也算不上贤人。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事三君而不同心,而俱顺焉,仁人固多心乎?(4分)
(2)如此,则孔子誉晏子,非所谓毁而不见也。(4分)
14.子鲋对墨子认为孔子与晏子之间互相诋毁有怎样的看法?又是怎样证明自己的看法的?(3分)
 
 
答案:
10.CEG  【解析】从前文看,整个句子的主语都是“婴”,第一个标志词是“也”,判断意味,后面该断开;第二个标志三个“不”,对称句式,可以断开。正确的断句为:婴则齐之世民也,不维其行,不识其过,不能自立也。
【命题意图】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11.B  【解析】“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的“所以”意思是“用来……的(手段、方法、东西等)”,与文中用法不同。A项,两者都是“回声”的意思,词义相同,但要注意两者用法不同,“天下云集响应”的“响”在此处名词用做状语;C项,“而心目耳力俱穷”中的“穷”是“尽,用尽”的意思;D项,“不幸而言中”的“不幸”是“表示不希望发生而竟然发生”的意思。
【命题意图】考查识记理解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和文言实词的能力。
12.C  【解析】“但在听到墨子言论后则产生了怀疑”错,晏子没有直接听到墨子的言论,而是景公将与孔子对话的内容转告给晏子后,晏子才说了这番话。
【命题意图】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13.(8分)(1)侍奉三个君主却做法都不同,然而都能够和顺,有仁德的人一定都有多种心思吗?
(2)这样说来,那么孔子赞誉晏子,并非有些人说的诋毁他而不和他相见。
[评分参考:(1)“顺”(和顺),“仁人”(有仁德的人),“固”(一定。译为“本来”亦可)各1分;大意准确、语句通顺1分。(2)“如此”(这样),“誉”(赞誉),“所谓”(有些人说的),各1分;大意准确、语句通顺1分]
【命题意图】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14.(3分)(1)子鲋的看法是:互相诋毁是品德低下的小人所为,而孔子和晏子是君子,是不会互相诋毁的。
(2)列举两个例子来论证:一是孔子对晏子解答梁丘据疑问的赞誉,二是晏子回答景公问题时对孔子的称赞,还用盈成匡父亲的例子佐证。(答出第一问给1分,第二问给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绘分)
【命题意图】考查理解概括文章内容,分析观点与事例的照应关系的能力。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孔子到齐国去,拜见齐景公,却不去拜见晏子。他的学生子贡问道:“拜见国君而不去见为他管理政事的人,行吗?”孔子说:“我听说晏子侍奉三位国君都很顺利,我怀疑他的为人(不端)。”晏子听说了孔子的话以后,说:“我晏婴世世代代都是齐国的百姓,如果不能保持好的品行,不能认识自己的过错,就不能在齐国自立。我听说,(如果)幸运就会被人喜欢,不幸运就遭人厌恶,批评和赞美这类东西,就像声音与回声此响彼应一样,是要见到人的行为而随之产生的。我听说,用一条心侍奉三位国君,是(为政)顺利的原因,用三条心侍奉一位国君,就不会顺利了。如今(孔子)并没有见到我的行为,却指责我的顺利。我听说,君子独自一人站立时,不会对自己的身影感到羞愧,独自一人睡觉,也不会对自己的魂灵感到羞愧。”孔子听说了晏子的话以后,说:“如今我对晏子说错了话,晏子讥讽我,这是我的老师啊。”
材料二:
墨子说:“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说:‘先生平素不见晏婴吗?’孔子回答说:‘晏婴侍奉三位国君都是顺命而为,可见有三心,所以不见他。’景公把孔子的话转告给晏婴。晏婴说:‘三位国君都想使国家安定,这才是我得以顺命的原因。我听说君子独自站立,哪怕是孤身一人也不感到惭愧,而孔子周游列国伐树削迹却不感到羞辱;在陈蔡绝粮而不觉得陷入困境。从前我以儒者为贵,现在则产生了怀疑。’”孔鲋诘责说:“果是如此吗?这是说孔子、晏婴互相诋毁,小人会这样做,君子则不然。孔子说:‘灵公污秽,晏子就以整洁来侍奉他;庄公怯懦,晏子就以勇敢来鼓励他;景公奢侈,晏子就以节俭奉劝他。晏婴,真是个君子。’梁丘据问晏婴说:‘侍奉三个君主却做法都不同,然而都能够和顺,有仁德的人一定都有,多种心思吗?’晏婴说:‘一心可以侍奉百位君主,多心则不能侍奉一个君主。所以侍奉三位君主的心意不是同一的,而我也并非有三种心意。’孔子听到后,说:‘弟子们!记住啊,要婴用一心来侍奉三君,是个君子啊。’这样说来,那么孔子赞誉晏子,并非有些人说的诋毁他而不和他相见。景公问晏子说:‘如果有很多人,有比孔子更贤能的吗?’晏子回答说:‘孔子是具有君子品行与节操的人。’又说:‘盈成匡是父亲的孝子,哥哥的顺弟。他的父亲曾是孔子弟子,弟子都以此为责,那么他的老师也不会是低贱的人。’这样看来,晏子也赞誉孔子是可以知道的。德行不修是自己的过错,不幸运而屈于人下,是自己命中注定的结果。伐树削迹不为世人所接受,在陈蔡绝粮七日,何困之有呢?如果晏婴以此来怀疑孔子,那么晏婴也称不上贤人。”
 


相关文言文练习
《晏子春秋·内篇谏上》《孟子·梁惠王章句》阅读练习及答案
《景公信用谗佞》《齐有北郭骚者》阅读练习及答案
《晏子春秋·内篇·第十九》《吕氏春秋·知分》阅读练习及答案
《晏子春秋·景公爱嬖妾随其所欲晏子谏》阅读练习及答案
《牛首马肉》阅读练习及答案
《晏子谏杀烛邹》阅读练习及答案
《景公之时,霖雨十有七日》阅读练习及答案
《仲尼相鲁》阅读练习及答案
《晏子春秋·景公有疾梁丘据裔款请诛祝史》阅读练习及答案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阅读练习及答案
《景公有所爱槐,令吏谨守之》阅读练习及答案
《晏子使于鲁,比其返也》阅读练习及答案
《晏子之御》阅读练习及答案
晏子春秋之《雨雪不寒》阅读练习及答案
《景公置酒于泰山之阳》阅读练习及答案
《晏子春秋·外篇不合经术者第八》阅读练习及答案
《景公饮酒酣》阅读练习及答案
《景公出游于公阜》《齐侯至自田》阅读练习及答案
《南桔北枳》阅读练习及答案
《景公饮酒数日而乐》阅读练习及答案
《晏子辞谢更宅》阅读练习
《景公问晏子曰》阅读练习及答案
《妇人夫饰》阅读练习及答案
《景公出游》阅读练习及答案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