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20分)
①赵瞻,字大观,其先亳州永城人。父刚,太子宾客,徙凤翔之盩厔①。瞻举进士第,调孟州司户参军,移万泉令。捐圭田②修学宫,士自远而至。又以秘书丞知永昌县,筑六堰灌田,岁省科敛数十万,水讼咸息,民以比召、杜③。
②英宗治平初,自都官员外郎除侍御史。诏遣内侍王昭明等四人为陕西诸路钤辖,招抚诸部。瞻以唐用宦者为宣慰使后世以为至戒宜追还内侍责成守臣,章三上,言甚激切。会文彦博、孙沔经略西夏,别遣冯京安抚诸路,瞻又请罢京使,专委宿将。夏人入侵王官,庆帅孙长卿不能御,加长卿集贤院学士,瞻言长卿当黜不宜赏,赏罚倒置。京东盗贼数起,瞻请易置曹、濮守臣之不才者,未报。乃求退,力言追还昭明等,英宗改容,纳其言。
③初,元丰中,河决小吴,北注界河,东入于海。神宗诏,东流故道淤高,理不可回,其勿复塞。乃开大吴以护北都。至是,都水④王令图请还河故道,下执政议。瞻曰:“自河决已八年,未有定论。今遽兴大役,役夫三十万,用木二千万,臣窃忧焉。朝廷方遣使相视,若以东流未便,宜亟从之;若以为可回,宜为数岁之计,以缓民力。”议者又谓河入界河而北,则失中国之险,昔澶渊之役,非河为限,则北兵不止。瞻曰:“王者恃德不恃险,不闻以河障外国。澶渊之役,盖庙社之灵,章圣之德,将相之智勇,故敌帅授首,岂独河之力哉?”后使者以东流非便,水官复请塞北流,瞻固争之,卒诏罢役,如瞻所议。
④洮、河诸族以青唐首领浸弱可制,欲倚中国兵威以废之,边臣亟请兴师。瞻曰:“不可。御外国以大信为本,且既爵命之,彼虽失众心,无犯王略之罪,何辞而伐之?若其不克,则兵端自此复起矣。”乃止。
⑤五年,卒,年七十二。太皇太后语辅臣曰:“惜哉,忠厚君子也。”赠银青光禄大夫,谥曰懿简。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有删节)
[注]①盩厔(zhōuzhì):县名,在今陕西省,现在写作“周至”。②圭田:古代卿﹑大夫﹑士供祭祀用的田地。③召、杜:召康公,文王庶子;杜伯,杜国君主。二人均为西周上大夫。召杜二公,布宣教化,断狱除讼,深得民心,辅佐周王室,屡施善政。④都水:《汉书·百官公卿表》王先谦补注: “都,总也,谓总治水之工,故曰都水。”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又以秘书丞知永昌县( ) (2)不闻以河障外国( )
16.为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2分)
(1)洮、河诸族以青唐首领浸弱可制( )
A.渗透 B.浸染 C.假如 D.渐渐
(2)若其不克,则兵端自此复起矣( )
A.能够 B.克制 C.战胜 D.期限
17.第②段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3分)
瞻以唐用宦者为宣慰使后世以为至戒宜追还内侍责成守臣
18.把第④段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御外国以大信为本,且既爵命之,彼虽失众心,无犯王略之罪,何辞而伐之?
19.第③段中都水王令图请求恢复黄河故道,赵瞻对此予以否定。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赵瞻是如何说理的。(4分)
20.第⑤段提到太皇太后评价赵瞻是“忠厚君子”。请结合第①②段赵瞻的相关事迹,分析太皇太后心中“忠厚君子”的具体表现。(4分)
答案:
(四)20分
15.(2分)(1)主管,担任……知县 (2)阻隔,抵挡
16.(2分)(1)D (2)C
17.(3分)瞻以唐用宦者为宣慰使 /后世以为至戒 /宜追还内侍/责成守臣
评分说明:错一处扣1分,扣完3分为止。
18.(5分)抵御外国要把诚信作为根本,况且(朝廷)已经用官爵任命了他,他虽然失去了民心,(却)没有违犯(或冒犯)大王谋略的罪过,(我们)有什么理由(来)讨伐(或攻打)他呢?
评分说明:“以……为”,“爵”,“虽”,“犯”,“伐”,每个单句一个扣分点。
19.(4分)参考示例:赵瞻先以事实为依据,指出黄河回流的好处难有定论(1分);接着假设现在突然大兴土木,会带来劳民伤财的不良后果来警示对方(1分);然后以退为进、采用缓兵之计,提出可派遣使臣进行考察后,再依据具体情况而从长计议(1分)。另外,又针对那些议者的“回流古道”有利国防的观点,从道理和事实两方面进行了反驳,还运用反问句来加强语气。(1分)
评分说明:1点1分,说理有层次,指出说理的方法和内容。
20.(4分)赵瞻一心为民(或心系百姓),如捐圭田修学宫,兴办教育;筑堰灌田,减少百姓赋税,平息水讼。(2分)赵瞻直谏为国,如劝谏皇上要知人善用,才能避免诟病;直谏皇上应赏罚分明。(2分)
评分说明:“厚”主要针对百姓,为百姓着想,“忠”主要针对君王,为君王(国家)着想。能够揭示“忠厚”的内涵,有事迹的概括,各2分。
附参考译文:
《赵瞻传》
赵瞻,字大观,他的祖先是亳州永城县人。父亲赵刚,做太子宾客,迁居风翔府周至县。赵瞻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孟州司户参军,(后来)改任万泉县县令。他捐献出自己用于祭祀的田来修建学宫,(不少)学士从远处(闻名)而来。(他)又凭借秘书丞的身份(上调)去做永昌县的知县,(组织百姓)修筑了六条河堰灌溉农田,每年(给百姓)节省数十万赋税,因灌溉水源产生的官司或纠纷都平息了,(当地)百姓把他与召、杜两个贤臣相提并论。
英宗治平初年,(赵瞻)由都官员外郎担任侍御史。(英宗)下诏派宦官内侍王昭明等四人担任陕西各路钤辖,招纳安抚各部。赵瞻认为唐代用宦官做宣慰使者(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后世(应当)把(这)作为最值得警戒的做法,(皇上)应该追回宦官,任用守臣。(赵瞻)多次向皇上奏疏,言辞非常激切。适逢文彦博、孙沔做西夏经略使,另派冯京安抚各路官员百姓,赵瞻又请求罢免冯京的使者职务,专门委托有威望的老将(代理)。西夏入侵王官,庆帅孙长卿不能抵抗,(皇上反而)加封长卿做集贤院学士,赵瞻(对皇上)说应当贬退长卿而不应当奖赏,(皇上这样做是)颠倒了赏与罚(的标准)。京东发生多起盗贼起事,赵瞻请求更换曹、濮两地没有才能的守臣,(皇上)没有回应他的请求。于是,(赵瞻)要求告老还乡,力谏应追回内侍王昭明等(四人),英宗改变了神色,采纳了他的意见。
当初,元丰年间,黄河在小吴决口,向北流入界河,向东流到大海。神宗下诏书,东流入海的旧道淤泥很高,不能回流,还是不能再让它堵塞。于是,开大吴来保护北都。这时,都水王令图请求恢复黄河故道,下达执政官讨论。赵瞻说:“从黄河决口到现在已经有八年,没有形成定论。现在突然进行大工程,(需要)三十万劳工,用二千万木料,我私下担忧这件事。朝廷可派使臣察看情况,如果认为河水向东流不便,应该立即听从他们的话;如果认为可以回流,应该制定几年的计划,来减轻民力。”讨论的人又认为黄河汇入界河向北流,就会失去中原的险要屏障,过去的澶渊之战,(如果)不是黄河为界限,战争就不会停止。赵瞻说:“称王天下的人依靠德操而不依靠险要屏障,没有听说依靠黄河来阻隔外国。澶渊之战,是祖庙社稷显灵,章圣皇帝的恩德,将士们的机智勇敢(所致),所以敌人的将帅投降,难道只是黄河产生的作用吗?”后来,使臣认为黄河水东流不方便,水官又请求朝廷堵塞黄河北流,赵瞻坚决力争,最终(皇上)下诏停工,听从了赵瞻的意见。
洮、河各少数民族认为青唐首领软弱可欺,想依靠中原军队的威力来废除他,边关的臣子极力(?多次)请求发动军队。赵瞻说:“不可以,抵御外国要把诚信作为根本,况且(朝廷)已经用官爵任命了他,他虽然失去了民心,(却)没有违犯大王谋略的罪过,(我们)有什么理由(来)攻打他呢?如果他不能战胜,那么战争由此重新爆发了。”(朝廷)终止了这件事。
元祐五年,(赵瞻)去世,享年七十二岁。太皇太后对辅佐大臣说:“可惜呀!(他)是个忠厚的君子。”赠银青光禄大夫,谥号懿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