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兴五福销六极》原文及翻译
白居易
【原文】
问:
昔周著《九畴》之书,汉述《五行》之志,
皆所以精究天人之际,穷探政化之源。
【译文】
《洪范九畴》出自《尚书・洪范》,相传是箕子向周武王陈述的治国方略。它涵盖了九个范畴,包括五行(水、火、木、金、土)、五事(貌、言、视、听、思)、八政(食、货、祀、司空、司徒、司寇、宾、师)、五纪(岁、月、日、星辰、历数)、皇极、三德(正直、刚克、柔克)、稽疑(通过龟卜和蓍筮来决疑)、庶征(各种征兆)、五福六极。这些内容从自然规律、君主行为规范、国家政务、天文历法到社会福祸等多个方面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治国理政和认识世界的体系。
汉代儒学与阴阳五行学说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思想体系。这些著述详细论述了五行(木、火、土、金、水)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五行与自然现象(如四季变化、气象灾害等)、社会现象(如政治兴衰、人事祸福等)之间的关联。
这些古代著作的目的是深入探究天与人的关系,挖掘政治教化的根源
【原文】
然则五福之祥,何从而作;
六极之沴,何故而生?
将欲辨行,可明本末。又今人财耗费,既贫且忧,时沴流行,或疾而夭。思欲销六极,致五福,殴一代于富寿,纳万人于康宁。
何所施为,可致于此?
【译文】
既然有五福(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这样的祥瑞,它们是怎么产生的;六极(凶短折、疾、忧、贫、恶、弱)这样的灾异,又是为什么出现的。并且联系到当下人们耗费钱财,贫穷又忧愁,灾异流行,有人患病夭折的实际情况,思考如何消除六极,达到五福,让整个朝代的人富足长寿,使万民健康安宁。
怎样做才能达到这样呢。
【原文】
臣闻圣人兴五福销六极者,在乎立大中致大和也。
至哉中和之为德,不动而感,不劳而化,以之守则仁,以之用则神,卷之可以理一身,舒之可以济万物。
【译文】
我认为圣人兴起五福(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消除六极(凶短折、疾、忧、贫、恶、弱)的关键在于确立 “大中” 而达致 “大和”。这里的 “大中” 可以理解为一种中正、恰当、不偏不倚的原则或境界;“大和” 则是一种高度和谐的状态,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各个方面的和谐。
“中和” 这种品德的至高无上。“中和” 意味着平衡、适度、和谐统一。它具有神奇的力量,无需刻意行动就能感化他人,无需费力操劳就能实现教化。用 “中和” 来守护自身,就能体现出仁爱的品德;运用 “中和” 做事,就能达到神奇的效果。将其收敛起来可以调理自身,展开来则可以普济万物。
【原文】
然则和者生于中也,中者生于不偏也,不邪也,不过也,不及也。
若人君内非中勿思,外非中勿动,动静进退,皆得其中,故君得其中,则人得其所,人得其所,则和乐生焉。
【译文】
“和” 是由 “中” 所产生的。而 “中” 的具体表现为不偏不倚、不邪曲、不过度、不欠缺。
君主应以“中” 作为内在思考和外在行动的准则。君主无论是在内心的思考还是外在的行为表现上,只要不符合 “中” 就不应去想、不应去做。君主在行动、静止、进取、退守等各个方面都要把握好分寸,做到适度、恰当。如果能够做到符合 “中” 的要求,那么民众就能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和生活方式。当民众各得其所,他们就会感受到生活的安定和幸福,从而产生和谐与快乐的氛围。
【原文】
是以君人之心和,则天地之气和,天地之气和,则万物之生和。
于是乎三和之气,䜣合絪缊,积为寿,蓄为富,舒为康宁,敷为攸好德,益为考终命。
当君主内心和谐时,进而使天地之气也变得和谐。天地之气的和谐又会促进万物的生长和谐。
当君主之心、天地之气和万物之生都达到和谐状态时,便会产生“三和之气”。这种三和之气相互交融、弥漫,带来了一系列积极的影响。和谐之气的积累会带来长寿;和谐之气的蓄积会带来财富;和谐之气的舒展会带来健康安宁;和谐之气的扩散会使人崇尚美好的品德;和谐之气的增益会让人得以善终。
【原文】
其羡者则融为甘露,凝为庆云,垂为德星,散为景风,流为醴泉。
六气叶乎时,七曜顺乎轨,迨于巢穴羽毛之物,皆煦妪而自蕃,草木鳞介之祥,皆丛萃而继出。
夫然者,中和之气所致也。
【译文】
和谐之气能带来滋润和甜美、吉祥和喜庆,高尚的品德和福祉,和煦的风,甘甜的泉水。
自然的六种气候因素(阴、阳、风、雨、晦、明)与时节相协调。七大天体(日、月、金、木、水、火、土)按照各自的轨道运行顺畅。这种自然秩序的和谐影响到了所有的生物,飞禽走兽,都在温暖的环境中自然繁衍;植物和水生生物,也都纷纷呈现出吉祥的景象,不断涌现。
这些美好的景象,都是中和之气带来的。
【原文】
若人君内非中是思,外非中是动,动静进退,不得其中,故君不得其中,则人不得其所,人不得其所,则怨叹兴焉。
是以君人之心不和,则天地之气不和,天地之气不和,则万物之生不和。
【译文】
如果君主内心思考和外在行动偏离了“中”,在动静进退各个方面都不能做到适中,那么君主就无法处于恰当的状态。而君主不得 “中”,就会导致民众也无法找到合适的位置和生活方式。当民众 “不得其所” 时,就会产生怨叹。
如果君主内心不和谐,会使天地之气也变得不和谐。天地之气的不和谐又会进一步影响万物的生长,导致万物生长不和谐。这种不和谐的状态会破坏自然的平衡和人类社会的稳定,带来各种不良后果。
【原文】
于是乎三不和之气,交错堙郁,伐为凶短折,攻为疾,聚为忧,损为贫,结为恶,耗为弱。其羡者潜为伏阴,淫为愆阳,守为彗星,发为暴风,降为苦雨。四序失其节,三辰乱其行,迨乎襁褓卵胎之生,皆夭阏而不遂,木石华虫之怪,皆糅杂而毕呈。
【译文】
三种不和谐之气相互交织、堵塞郁结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即带来凶险和短命;使人患病;让人心中充满忧愁;造成贫困;滋生邪恶;使人虚弱。
不和谐之气还会引发各种异常现象。潜伏着阴沉之气;过度出现反常的阳气;彗星出现;刮起狂风;降下苦涩的雨水。同时,四季失去了正常的节奏,日月星辰的运行也紊乱了。甚至连婴儿和还在孕育中的生命都遭遇夭折而不能顺利成长,各种怪异的现象如树木、石头、花草、虫类的反常情况都纷纷出现。
【原文】
夫然者,不中不和之气所致也。则天人交感之际,五福六极之来,岂不昭昭然哉。臣伏见比者兵赋未减,人鲜无忧,时沴所加,众或有疾。
德宗皇帝病人之病,忧人之忧,于是救之以广利之方,悦之以中和之乐,将使易忧为乐,变病为和,惠化之恩,莫斯甚也。
【译文】
种种不良现象都是由不中和的气息所导致的。在天人交感的时候,五福(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和六极(凶短折、疾、忧、贫、恶、弱)的到来就变得非常明显。
我看到近来兵赋没有减少,人们很少没有忧虑的。同时,不时有灾害降临,众人中有的患病。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稳定和民众的困苦。
德宗皇帝能够体会百姓的病痛和忧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用广利之方来救助百姓,用中和之乐来使百姓愉悦。这样的目的是让百姓从忧虑变为快乐,从疾病变为和谐。德宗皇帝的这种惠化之恩,没有比这更深厚的了。这里体现了德宗皇帝的仁爱之心和积极作为,通过实际行动来改善百姓的生活状况。
【原文】
然臣窃闻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
伏惟陛下欲纾人之忧,先念忧之所自;欲救人之病,先思病之所由。
知所自以绝之,则人忧自弭也;
知所由以去之,则人病自瘳也。
【译文】
我听说善于消除祸害的人会考察祸害的根本原因,善于治疗疾病的人会断绝疾病的源头。
若陛下想要缓解人们的忧虑,就先要思考忧虑产生的根源;若想要救治人们的疾病,就先要思索疾病产生的缘由。
如果知道了忧虑产生的根源并加以断绝,那么人们的忧虑自然就会消除;
如果知道了疾病产生的缘由并加以去除,那么人们的疾病自然就会痊愈。
【原文】
然后申之以救疗之术,则人易康宁;鼓之以安乐之音,则人易和悦。
斯必应疾而化速,利倍而功兼。六极待此而销,五福待此而作。
如是,可以陶三才缪滥之气,发为休祥;殴一代鄙夭之人,臻乎仁寿。中和之化,夫何远哉!
【译文】
在明确了忧虑和疾病的根源并加以解决之后,作者提出进一步的措施。通过推行救疗之术,可以让人们更容易获得康宁;用安乐之音来鼓舞人们,可以让人们更容易变得和悦。
这些措施必然会使疾病迅速得到化解,带来加倍的利益和功效。六极(凶短折、疾、忧、贫、恶、弱)将因此而消除,五福(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将因此而兴起。
如果能够这样做,就可以陶冶天、地、人三才中混乱的气息,使其转化为吉祥的征兆。可以让整个时代轻视短命的人,都能达到长寿和仁爱的境界。中和之化在这种情况下又怎么会遥远呢?
相关文言文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