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袁绍传》原文及翻译
后汉书
原文:
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阳人,司徒汤之孙。父成,五官中郎将,壮健好交结,大将军梁冀以下莫不善之。绍少为郎,除濮阳长,遭母忧.去官。三年礼竟,追感幼孤,又行父服。绍有姿貌威容,爱士养名。既累世台司,宾客所归,加倾心折节,莫不争赴其庭,士无贵贱,与之抗礼,辎軿柴毂,填接街陌。灵帝崩绍劝何进征董卓等众军胁太后诛诸宦官转绍司隶校尉及卓将兵至骑都尉鲍信说绍曰董卓拥制强兵将有异志今不早图必为所制顷之,卓议欲废立,谓绍曰:“天下之主,宜得贤明,每念灵帝,令人愤毒。董侯①似可,今当立之。”绍曰:“今上富于春秋,未有不善宣于天下。若公违礼任情,废嫡立庶,恐众议未安。”卓案剑叱绍曰:“竖子敢然!天下之事,岂不在我?我欲为之,谁敢不从!”
绍诡对曰:“此国之大事,请出与太傅议之。”卓复言:“刘氏种不足复遗。”绍勃然曰:“天下健者,岂惟董公!”横刀长揖径出。悬节于上东门,而奔冀州。初平元年,绍遂以勃海起兵,众各数万,以讨卓为名。董卓闻绍起山东,乃诛绍叔父隗,及宗族在京师者,尽灭之。是时豪杰既多附绍,且感其家祸,人思为报,州郡蜂起,莫不以袁氏为名。绍外宽雅有局度,忧喜不形于色,而性矜愎自高,短于从善,故至于败。及军还,或谓田丰曰:“君必见重。”丰曰:“公貌宽而内忌,不亮吾忠,而吾数以至言迕之。若胜而喜,必能赦我,战败而怨,内忌将发。若军出有利,当蒙全耳,今既败矣,吾不望生。”绍还,曰:“吾不用田丰言,果为所笑。”遂杀之。冀州城邑多畔,绍复击定之。自军败后发病,七年夏,薨。
(节选自《后汉书•袁绍传》)
译文:
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阳人,司徒袁汤的孙子。父亲袁成,任过五官中郎将,身体强健且喜欢结交,大将军梁冀以下没有不和他要好的。袁绍年轻时担任郎官,被任命为濮阳长,遭逢母亲去世而辞去官职。服完三年丧礼,袁绍回想往事,感怀自己从小失去父亲,又为父亲服丧礼。袁绍有美好的容貌和庄重威严的仪容,对士人仁爱,注重名声。袁绍家已是数代担任三公,宾客自然归附,加上袁绍对人诚心,降低身份,屈己下人,人们没有不争着到他家去的,来的士人不论身份地位的高低,他都能以平等礼节相待,来拜访的宾客所乘的华车贱驾各种车辆,挤满了大街小巷。灵帝去世后,袁绍劝说何进征召董卓等各路部队,胁迫太后杀掉众宦官,何进调袁绍担任司隶校尉。等到董卓率领军队到京,骑都尉鲍信劝说袁绍时说:“董卓控制强大的军队,将有叛变的意图,现在不早点儿设法对付,必定被董卓控制。”不久,董卓商议想废掉皇帝重新立帝,对袁绍说:“统治天下的君主,应当由有才德而明义理的人担任,每次想到灵帝(的所作所为),都让人愤恨。董侯好像还可以,现在应当立他为皇帝。”袁绍说:“当今皇帝年少,没有传布于天下的不好的名声。假使您违背礼制随心所欲,废掉嫡嗣而立庶子(为皇帝),恐怕大家的议论难以平息。”董卓手按佩剑怒斥袁绍说:“小子胆敢这么说话!天下的事情,难道不由我说了算?我想这么做,谁敢不服从!”
袁绍用假话对答说:“这是国家大事,请求到外边同太傅商议此事。”董卓又说:“刘氏的后嗣不能再留着。”袁绍勃然大怒说:“天下有雄才大略的人,难道只有你董公?”(说完,)横握佩刀,行长揖之礼,径自离开。他将符节悬挂在上东门,就向冀州奔去。初平元年,袁绍就从勃海起兵,部众各有几万人,打着讨伐董卓的名号。董卓听说袁绍在山东起兵,就把袁绍的叔父袁隗,以及在京城的袁氏宗族,全部诛杀了。当时才智出众的人大多归附袁绍,并且感叹他的家族遭受祸难,人们想为他报仇,州郡蜂拥而起的部队,没有不打袁氏名号的。袁绍外表宽厚文雅且有度量,忧愁喜悦不在脸上表现出来,但他本性骄傲执拗、自视甚高,不能听取正确的意见,所以造成失败。等到袁绍军队返回,有人对田丰说:“您一定会被重用。”田丰说:“袁公表面宽厚但内心猜忌,不明白我的忠心,而且我多次因直言冒犯了他。如果打了胜仗他一高兴,一定能赦免我,如果打了败仗就心生怨恨,内心的猜忌就会发作。要是出师得胜,我可以保全性命,现在已经打败了,我不指望活命了。”袁绍回来后,说:“我没有采纳田丰的意见,果然被他耻笑了。”于是杀了田丰。冀州的城邑大多反叛袁绍,袁绍又攻打平定这些城邑。袁绍从战败以后就生病了,建安七年夏天,去世。
相关练习:
相关文言文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