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陈六事疏》原文及翻译

张居正
原文
    臣闻帝王之治,欲攘外者必先安内,《书》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唯百姓安乐,家给人足,则虽有外患而邦本深固,自可无虞;唯是百姓愁苦思乱,民不聊生,然后夷狄盗贼乘之而起。盖安民可以行义,而危民易与为非,其势然也。独昨岁以元年,蠲赋一半,国用不足,又边费重大,内帑空乏,不得已差四御史分道督赋,三督御史清理屯监,皆一时权宜以佐国用之急。而人遂有苦其搜刮者,臣近日访之外论,皆称不便,缘各御史差出,目见百姓穷苦亦无别法,清查止将官库所储,尽行催解。以致各省库藏空虚水旱灾伤视民之死而不能赈两广用兵供饷百出而不能支是国用未充而元气已耗矣。昔汉昭帝承武帝多事之后,海内虚耗,霍光佐之节俭省用,与民休息,行之数年,百姓阜安,国用遂足。然则与其设法征求,索之于有限之数以病民,孰若加意省俭,取之于自足之中以厚下乎。仰惟皇上即位以来,凡诸斋醮土木淫侈之费悉行停革,虽大禹之克勤克俭不是过矣,然臣窃以为,矫枉必须过正,当民穷财尽之时,若不痛加省节,恐不能救也。伏望皇上轸念民穷,加惠邦本,于凡不急工程,无益征办,一切停免,敦尚俭素以为天下先。
(节选自张居正《陈六事疏》,有删节)


译文
    我听说帝王的治理,想要抵御外敌一定要先安定内部。《尚书》上说人民是一国之本,根基牢固了国家才会安定。只有百姓安居乐业,家家户户(的钱粮)供给足够,那么即使有外敌进犯但国家根基深厚,自然也不用担心。但若百姓忧愁困苦想要生变,民不聊生,此后夷狄盗贼就会趁虚而入。大概安居乐业的百姓能行仁义,生活不好的老百姓容易为非作歹,形势是这样的。去年因为是元年,国家减少一半的赋税,结果国用不足,边防开支又大,国库空虚,不得已派四个御史分道监督收税,三位督御史清查整理仓库,这虽然是补缺国用的权宜之计,但有的百姓受不了这种搜刮,我近日听取了地方官的议论,都说这事情很难办,因为各位御史作为钦差出去了,亲眼目睹百姓的穷苦,又没有另外的办法(收到这么多赋税),只好把地方的官库储存调到京城以备国用。这导致了各省省库空虚,遇到水灾旱灾,眼睁睁地看着百姓冻饿至死却无法赈济,两广的军队提供的粮饷支出很多(国家)却无法支持,这是因为国用没有充实但元气已经被消耗很多了。往昔汉昭帝即位之时,承接汉武帝年间的多事之后,国家损耗严重。霍光辅佐他用节俭省用的方法,让民众休养生息,施行几年之后,百姓安居乐业,国用于是就足够了。然而与其想方设法征求赋税,向存粮有限的百姓征税来使百姓劳苦挨饿,怎能比得上留意省俭,在自己的生活合理开支可以维持的情况下让百姓更富足一些呢。皇上即位以来,凡是那些斋蘸仪式,大兴土木之类的奢侈而不必要的开支都停止中断了。即便是大禹那样的克勤克俭都不过如此。可是我私下认为矫正错误一定要超过一定的限度(指这件事情的紧迫性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矫枉过正),否则在人民穷困,国家财富消耗殆尽的时候,如果不立即坚定地节省,恐怕就无药可救了。跪请皇上轸怀人民的困难,加固国之根本,凡是不急的工程,没有益处的大肆征办,一切都应停止,您自己则应该崇尚节俭,做天下人的表率。


相关练习:
《景公问晏子曰》《陈六事疏》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文言文
《陈六事疏》原文及翻译
《越中杂识·沈嘉徵传》原文及翻译
《东坡志林·记六一语》原文及翻译
《旧唐书·李载义传》原文及翻译
《旧唐书·裴均传》原文及翻译
《潘岳妙有姿容》原文及翻译
《论语·泰伯篇》原文及翻译
《记孙觌事》原文及翻译
《宋朝事实·兵刑》原文及翻译
方苞《左未生墓志铭》原文及翻译
《左传·宣公二年·宋人以兵车百乘》原文及翻译
《凡战,所谓势者,乘势也》原文及翻译
《管子·势》原文及翻译
《后唐庄宗过河》原文及翻译
《晋文公伐原》原文及翻译
《御街行》原文及翻译
《燕饥,赵将伐之》原文及翻译
《石碏大义灭亲》原文及翻译
《韩非子·爱臣》原文及翻译
《宋史·卫肤敏传》原文及翻译
《杯弓蛇影》原文及翻译
《贞观政要·论仁义》原文及翻译
《韩非子·说疑》原文及翻译
《群而不党义》原文及翻译
张居正《游衡岳记》原文及翻译
张居正《论时政疏》原文及翻译
张居正《通鉴直解》原文及翻译
张居正《答湖广巡按朱谨吾辞建亭》原文及翻译
《示季子懋修书》原文及翻译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