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陈书·陆琼传》原文及翻译

陈书
原文
    陆琼,字伯玉,吴郡吴人也。祖完,梁琅邪、彭城二郡丞。父云公,梁给事黄门侍郎,掌臂作。琼幼聪惠有思理,六岁为五言诗,颇有词采。大同末,云公受梁武帝诏授定《棋席》,到溉、朱异以下并集。琼时年八岁,于客前覆局,由是京师号曰神童。异言之武帝,有敕召见,琼风神警亮,进退详审,帝甚异之。十一年,丁父忧,毁瘠有至性,从祖襄叹曰:“此儿必荷门基,所谓一下为少。”及侯景作逆,携母避地于县 之西乡,勤苦推书,昼夜无怠,遂博学,善属文。永定中,州举秀才。天嘉元年,为宁远始兴王府法曹行参军。寻以本官兼尚书外兵郎,以文学转兼殿中郎,满岁为真。琼素有今名,深为世祖所赏。及讨周迪、陈宝 应等,都官符及诸大手笔,并中敕付琼。迁新安王文学,掌东官管记。及高宗为司徒,妙简僚佐,吏部尚书徐陵荐琼于高宗曰:“逝安王文学陆琼,见识优敏,其火尾用,进居郎署,岁月过淹,左西掾缺,允膺兹 选,阶次小逾,其屈滞已积。”乃除司徒左西掾。寻兼通直散骑常侍,聘齐。太建元年,重以本官掌东宫管记。除太子庶子,兼通事舍人。长沙王为江州刺史,不循法度,高宗以王年少,授琼长史,行江州府国事,带寻阳太守。琼以母老,不欲远出,太子亦固请留之,遂不行。累迁给事黄门侍郎,领羽林监。转太子中庶 子,领步兵校尉。又领大著作,撰国史。至德元年,除度支尚书,参掌诏诰,并判廷尉、建康二狱事。初,琼父云公奉梁武帝敕撰《嘉瑞记》,琼述其旨而续焉。自永定讫于至德勒成一家之言迁吏部尚书著作如故。 先是,吏部尚书宗元饶卒,右仆射袁宪举琼,高宗未之用也,至是居之,号为称职,后主甚委任焉。琼性谦俭,不自封植,虽位望日隆,而执志愈下。国池室宇,无所改作,车马衣服,不尚鲜华,四时禄俸,皆散之 宗族,家无馀财。暮年深怀止足,思避权要。恒谢病不视事。俄丁母忧,去职。初,琼之侍东宫也,母随在官舍,后主赏赐优厚。及丧枢还乡,诏加赙赠,后主又自制志铭,朝野荣之,琼哀慕过毁,以至德四年卒, 
时年五十,诏赠领军将军,官给丧事。有集二十卷行于世。 
(《陈书·卷三十》) 


译文
    陆琼,字伯玉,吴郡吴人。祖父陆完,梁朝琅邪、彭城二郡丞。父亲陆云公,梁朝给事黄门侍郎, 掌管著作。陆琼幼年聪敏伶俐,思维有条理,六岁能写五言诗,且颇有文采。大同末年,父陆云公受 梁武帝诏令校定《棋品》,到溉、朱异以下人员齐集,陆琼这时八岁,能在客人面前覆盘,由此京城内 传称他为神童。朱异对梁武帝说了这个情况,梁武帝下令召见,陆琼神态机警聪明,举止安详慎重,梁武帝特别看重他。大同十一年,父丧,他因悲哀过度而极其瘦弱,有孝亲之情,叔祖父陆襄感叹 道:“此儿必能担负家族基业,所谓一个也不算少。”到侯景作乱,陆琼携带母亲到县里的西乡避难, 刻苦读书,日夜不松懈,于是学识渊博,擅长写文章。永定年间,被州举选为秀才。天嘉元年,为宁 远始兴王府法曹行参军。接着以本官兼尚书外兵郎,以文学转兼殿中郎,任职期满由代理转为正 职。陆琼一向有好名声,深为世祖赏识。到讨伐周迪、陈宝应等人时,诏令及各种重要文书,都敕令 交付陆琼完成。改任新安王文学,掌东宫管记。等到高宗担任司徒时,他精选属官,吏部尚书徐陵 向高宗推荐陆琼说:“新安王文学陆琼,见识多而聪敏,文史兼通,足够应用,进居郎署,已有年月, 左西掾缺位,可以选他担任此职,只是阶位小逾,而屈滞时间已积久。”于是封为司徒左西掾。不久 兼通直散骑常侍,出使齐。太建元年,又以本官掌东宫管记。封太子庶子,兼通事舍人。长沙王担 任江州刺史,不遵循法度,高宗以长沙王年少,授陆琼长史,代理江州府国事,兼任寻阳太守。陆琼 以母亲年事已高为由,不想远出,太子也执意请求留他,便不出行。屡经升迁任给事黄门侍郎,领羽 林监。转太子中庶子,领步兵校尉。又领大著作,撰写国史。至德元年,授度支尚书,参掌诏诰,并 判廷尉、建康二狱事。当初,陆琼父亲陆云公奉梁武帝之命撰写《嘉瑞记》,陆琼承述其旨而续写, 自永定年间到至德年间,终成一家之言。改任吏部尚书,著作依旧。先前,吏部尚书宗元饶死,右仆 射袁宪推举陆琼,高宗没有用他,到此时行使其职,被号称为称职,后主十分信任他。陆琼生性谦虚 俭朴,从不为自己聚敛财货,虽然职位声望日渐隆盛,却坚持素志更加谦逊。所居园池屋室,不作改 变,车马衣服,不崇尚华丽,一年的俸禄,都散发给宗族人员,自己家中没有剩余财产。晚年深有知 足之怀,只想避开权要人物,常称病而不就职办事。不久母丧,离职。当初,陆琼奉侍东宫时,母亲 随从在官舍,后主赏赐十分优厚。到丧棺还乡,下诏加赠助丧财物,后主又自制志铭,朝野都以此为 荣。陆琼悲哀过度,在至德四年去世,时年五十岁。诏赠领军将军,官府出资办理丧事。有二十卷 文集行于当世。

相关练习:
《陈书·陆琼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文言文
《陈书·孔奂传》原文及翻译(二)
《陈书·沈洙传》原文及翻译
《陈书·吴明彻传》原文及翻译
《陈书·徐俭传》原文及翻译
《陈书·孙瑒传》原文及翻译
《陈书·许亨传》原文及翻译
《陈书·沈恪传》原文及翻译
《陈书·虞荔传》原文及翻译
《陈书·裴忌传》原文及翻译
《陈书·褚玠传》原文及翻译
《陈书·殷不害传》原文及翻译
《陈书·沈文阿传》原文及翻译
《陈书·黄法氍传》原文及翻译
《陈书·到仲举传》原文及翻译
《陈书·姚察传》原文及翻译
《陈书·王劢传》原文及翻译
《陈书·徐陵列传》原文及翻译
《陈书·萧引传》原文及翻译
《陈书·樊猛传》原文及翻译
《陈书·周迪传》原文及翻译
《陈书·袁宪传》原文及翻译
《陈书·樊毅传》原文及翻译
《陈书·王元规传》原文及翻译
《陈书·蔡徵传》原文及翻译
《陈书·张种传》原文及翻译
《陈书·谢贞传》原文及翻译
《陈书·任忠传》原文及翻译
《陈书·孔奂传》原文及翻译
《陈书·何之元传》原文及翻译
《陈书·孙玚传》原文及翻译
《陈书·韩子高传》原文及翻译
《陈书·淳于量传》原文及翻译
《陈书·周文育传》原文及翻译
《陈书·沈君理传》原文及翻译
《陈书·周弘正传》原文及翻译
《陈书·周文育》原文及翻译
《陈书·吴明彻》原文及翻译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