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谦益《震川先生小传》原文及翻译
钱谦益
原文:
震川先生归有光,字熙甫,昆山人。九岁,能属文。弱冠尽通六经、三史、八大家之书,蔚为大儒。嘉靖庚子,举南京第二人,为茶陵张文隐公所知。其后八上春官,不第。读书谈道,居嘉定之安亭江上,四方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海内称震川先生,不以名氏。
乙丑,举进士。除长兴知县。用古教化法治其民。每听讼引儿童妇女案前事解立纵去不具狱直行其意大吏多恶之有蜚语闻,量移通判顺德。隆庆庚午,入贺。新郑、内江雅知熙甫,引为南京太仆寺丞,皆掌制枚,修世庙实录。熙甫宿学大儒,久困郡邑,得为文学官,给事馆阁。以其间观中秘未见书,益肆力于著作。而遽以病卒,年六十有六。
熙甫为文,原本六经,而好太史公书,能得其风神脉理。其于八大家,自谓可肩随欧、曾,临川则不难抗行。其于诗,似无意求工,滔滔自运,要非流俗可及也。当是时,王弇州主盟文坛,声华烜赫。介州晚岁赞熙甫画像曰:“千载有公,继韩、欧阳。”识者谓先生之文,至是始论定。
熙甫殁,其子子宁辑其遗文,妄加改窜。贾人翁氏梦熙甫趣之曰:“亟成之,少稽缓,涂乙尽矣。”刻既成,贾人为文祭熙甫,具言所梦,今载集后。
嘉靖末,山阴诸状元大绶官翰学,置酒招乡人徐谓文长。入夜,良久乃至。学士问曰:“何迟也?”文长曰:“顷避雨士人家,见壁间悬归有光文,今之欧阳子也。回翔雒诵,不能舍去,是以迟耳!”命隶卷其轴以来,张灯快读,相对叹赏,至于达旦。岂未有以文长此事闻于熙甫者乎?为补书之于此。
(节选自钱谦益《震川先生小传》)
【注】①新郑、内江:指大学士高拱、赵贞吉。
译文:
震川先生归有光,字熙甫,昆山人。九岁就能写文章。不到二十岁,已通晓“五经”、“三史”、八大家等书,逐渐成为一代大儒。嘉靖十九年,南京考取举人第二名,受到茶陵人张文隐赏识。这以后考了八次进士都没有中。读书讲学,迁居嘉定安亭江边,各地来求学的人常达几百人,都称他震川先生,不称呼他的名氏。
嘉靖四十四年,归有光考取进士,授官长兴(今浙江湖州)知县。他用古代的一套政教理论和做法来治理百姓。每次审理案件,把妇女儿童领到案前,断完案,把罪犯遣归,不写判决书。(有的诉讼案件的判决在处理时),就直接按照自己的意思办,大官们大多不喜欢他。就有流言蜚语让上级听闻了,迁职为顺德通判。隆庆四年,祝贺皇上,大学士高拱、赵贞吉向来了解归有光,引荐他作南京太仆丞,掌管内阁制敕房,编撰《世庙实录》。归有光是学识渊博的人,长久的困在郡邑府县之中,做了内廷文学侍从,在馆阁任职,利用他空闲时观看宫中珍藏未见过的书籍,更加全身心投入于自己的著作。突然因为生病死去,享年六十六岁。
归有光作古文,原以六经为本,喜欢太史公的《史记》,参透了其中的风韵神理。他的文章相比于唐宋八大家,他自认为可以比肩追随欧、曾,与王临川不相上下。他对诗看似无意求工,却有自己特色,旨要不是一般的流俗文章可以相比的。当时,王世贞为文坛盟主,声名显赫。王弇州晚年赞颂归有光说:“一千年来才出了你这样的人才,来继承韩愈、欧阳修的古文传统。”有见识的人们说归有光的文章至此才有了定论。
归有光死后,他的儿子子宁整理编辑他的遗文,随意地加以窜改。书商翁氏夜梦归有光说:“快刻书,如稍微拖延就全被涂改了。”刻成以后,书商写文章祭祀归有光,详言所梦之事,如今还记载在集子后面。
嘉靖末年,山阴县状元诸大绶任职翰林学士,置办酒席招待乡人徐渭。到了晚上,很久才来。学士问他说:“为何迟到?”徐渭说:“刚才在一个士人家避雨,看见墙上悬挂归有光文章,堪称今天的欧阳修。反复诵读,不能放弃离开,因此迟到!”学士命仆人把文章卷起取来,点灯赶忙阅读,面对面赞叹欣赏,一直到天亮。恐怕没有把徐渭这件事让归有光知道吧?在此为他补写上这一段。
相关练习:
相关文言文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