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权书·子贡》原文及翻译
苏洵
原文:
君子之道,智信难。信者,所以正其智也,而智常至于不正。智者,所以通其信也,而信常至于不通。是故,君子慎之也。世之儒者曰:“徒智可以成也。”人见乎徒智之可以成也,则举而弃乎信。吾则曰:“徒智可以成也,而不可以继也。”
子贡之以乱齐、灭吴、存鲁也,吾悲之。彼子贡者游说之士苟以邀一时之功而不以可继为事故不见其祸使夫王公大人而计出于此则吾未见其不旋踵而败也吾闻之:“王者之兵,计万世而动;霸者之兵,计子孙而举;强国之兵,计终身而发。求可继也。”子贡之兵,是再不可用也。
故子贡之出也,吾以为鲁可存也,而齐可无乱,吴可无灭。何也?田常①之将篡也,惮高、国、鲍、晏,故使移兵伐鲁。为赐计者,莫若抵高、国、鲍、晏吊之,彼必愕而问焉·,则对曰:“田常遣子之兵伐鲁,吾窃哀子之将亡也。”彼必诘其故,则对曰:“齐之有田氏,犹人之养虎也。子之于齐,犹肘股之于身也。田氏之欲肉齐久矣,然未敢逞志者,惧肘股之捍也。今子出伐鲁,肘股去矣,田氏孰惧哉?吾见身将磔裂,而肘股随之,所以吊也。”彼必惧而咨计于我,因教之曰:“子悉甲趋鲁,压境而止。吾请为子潜约鲁侯,以待田氏之变, 帅其兵从子入讨之。”彼惧田氏之祸,其势不得不听。归以约鲁侯,鲁侯惧齐伐,其势亦不得不听。因使练兵搜乘以俟齐衅,诛乱臣而定新主,齐必德鲁,数世之利也。
吾观仲尼以为齐人不与田常者半,故请哀公讨之。今诚以鲁之众,从高、国、鲍、晏之师,加齐之半,可以轘田常于都市。其势甚便,其成功甚大。惜乎!赐之不出于此也。 齐哀王②举兵诛吕氏,吕氏以灌婴为将拒之。至荥阳,婴使谕齐及诸侯连和以待吕氏变,共诛之。今田氏之势,何以异此?有鲁以为齐,有高、国、鲍、晏以为灌婴。惜乎!赐之不出于此也!
选自苏洵《权书》
【注】①即田成子,又名田恒,本姓陈,其祖先为陈国公子完,入齐后改姓田。公元前 481年,田常杀齐简公,立齐平公,自任齐相,齐政尽归田氏。②汉初人,高祖刘邦之孙,名襄,齐悼惠王刘肥长子,继刘 肥为齐王,死后谥哀。
译文:
君子立身处世,机智和诚信很难(同时做到)。诚信是用来端正机智的,而机智常常至于不端正。机智是用来通达诚信的,而诚信常常至于不通达。因此,君子对此应当谨慎。世上的儒士们说:“只用机智就可以成事。”人们看到只用机智就可以成事,就全都抛弃诚信。我却说:“只用机智可以成事,但(不讲诚信,机智用了一次之后)不可以继续使用了。”
子贡用机智使齐国生乱、吴国灭亡、鲁国保全,我认为他可悲。子贡那样的人,是游说之士,苟且求取一时的成功,不以能够继续使用为目的,所以他预见不到这种做法所将带来的灾祸。假使王公大人的计策都出于机智,那么我还未曾发现他们不很快失败的。我听说:“称王天下的人,他的军队考虑到万代的利害时才会动用;称霸天下的人,他的军队考虑到子孙的利害时才会动用;强者的军队,考虑到自己终身的利害时才会动用。寻求成功的措施可以长久使用。”像子贡这样用兵,是第二次就不能够再使用了。
所以子贡的那次出使,我认为既可使鲁国保存,又可使齐国不发生内乱,也可使吴国不至于灭亡。为什么?当时田常准备篡夺,害怕高氏、国氏、鲍氏、晏氏,所以派他们带领各自的军队讨伐鲁国。替子贡出个计策,子贡不如到高氏、国氏、鲍氏、晏氏那里表示哀悼。他们一定会感到惊讶并问为什么。那就回答说:“田常派你们的军队来攻打鲁国,我私下哀悼你们将要灭亡。”他们一定追问原因,那就回答说:“齐国有田氏,就像有人养只恶虎一般。你们对于齐国,就好像人的四肢对于身体一样重要。田氏想要吞掉齐国很长时间了,然而不敢实现他的野心原因,就是惧怕你们强有力的捍卫。现在你们出来攻打鲁国,齐国的身体丢失了四肢,田氏还有什么可惧怕的呢?我看齐国的身体将要被割裂,四肢也要随着死亡,所以表示哀悼。”他们一定惊惧并向我们咨询对策。这时子贡乘机教导他们说:“你们可以把军队全部开向鲁国,迫近边境就停下来。请允许我替你们秘密地去商约鲁侯,来等待田氏叛乱,让鲁君率领他的军队跟着你们一起到齐国去讨伐田氏。”他们惧怕田氏加害他们,势必不能不听。子贡返回就商约鲁侯,鲁君害怕齐军讨伐,势必也不能不听从子贡的计划。因而让鲁国训练士兵、检阅车马来等齐国发生内乱,诛杀乱臣并安定新齐王。齐国一定会感激鲁国,这对鲁国以后几代人都是有利的事。
我看仲尼认为齐国人中有一半是不赞成田常的,所以他请求鲁哀公讨伐他。如果真的用鲁国军队,跟随高氏、国氏、鲍氏、晏氏的军队,再加上齐国反对田常篡权的那一半人(来共同讨伐),就可以在街市上把田常车裂处死。那情势很容易办到,可以成就很大的功绩。可惜啊!子贡没有采用这种策略。
齐哀王发兵讨伐吕氏,吕氏命令灌婴率军前去抵抗。到了荥阳灌婴派使者去说服齐哀王和其他诸侯联合起来,等待吕氏发动叛变,然后共同讨灭他们。田常所处的形势,和吕氏没有什么不同,当时的鲁国好比汉朝时的齐国,当时的高氏、国氏、鲍氏、晏氏则好比灌婴等人。可惜的是,子贡并没有采取这样的手段!
相关练习:
相关文言文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