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宗元诗集》序原文及翻译
黄庭坚
原文:
①士有抱青云之器,而陆沉①林皋之下,与麋鹿同群,与草木共尽。独托于无用之空言,以为千岁不朽之计。谓其怨邪?则其言仁义之泽也;谓其不怨邪?则又伤己不见其人。然则,其言不怨之怨也。
②夫寒暑相推,草木与荣衰□,庆荣而吊衰,其鸣皆若有谓,候虫是也;不得其平,则声若雷霆,涧水是也;寂寞无声,以宫商考之,则动而中律,金石丝竹是也。维金石丝竹之声,《国风》、《雅》、《颂》之言似之;涧水之声,楚人之言似之;至于候虫之声,则末世诗人之言似之。
③今夫诗人之玩于词,以文物为工,终日不休;若舞②世之不知者,以待世之知者然。然其喜也,无所于逢;其怨也,无所于伐。能春能秋,能雨能旸,发于心之工伎而好其音,造物者不能加焉。故余无以命之,而寄于候虫焉。
④清江胡宗元,自结发迄于白首,未尝废书,其胸次所藏,未肯下一世之士也。前莫挽,后莫推,是以穷于丘壑。然以其耆老于翰墨,故后生晚出,无不读书而好文。其卒也,子弟门人,次其诗为若干卷。宗元之子遵道,尝与予为僚,故持其诗来求序于篇。自观宗元之诗,好贤而乐善,安土而俟时,寡怨之言也。可以追次其平生,见其少长不倦,忠信之士也。至于遇变而出奇,因难而见巧,则又似予所论诗人之态也。其兴托高远,则附于《国风》;其忿世疾邪,则附于《楚辞》。后之观宗元诗者,亦以是求之。故书而归之胡氏。
【注释】①陆沉:无水而沉,喻隐居。②舞:玩弄,戏侮。
译文:
士人拥有卓越杰出的才能,却在山林之间隐居,与麋鹿草木一起生活,把自己短暂的一生寄托于那些没有用的话之上,作为千岁不变的计策。他的心里怎么能没有怨恨呢?说他心里有怨恨,但是他的话语之间充满仁义;说他心里没有怨恨,但是又悲伤看不见他的踪影。总之,他的言语不怨不艾。
春夏秋冬季节更迭的时候,花草树木也随之兴荣衰败,为荣华感到高兴,为衰败而感到悲伤,它的鸣叫声里都好像有什么暗示一样,这是候虫独有的声音;如果心里不能平静,其声音就像雷霆一样,这是涧水;寂寞无声用宫商之音敲之,虽是有感而发,但是又符合音律的节奏,这是音乐。音乐的声音,《国风》《雅》《颂》里的诗句像它;涧水之声,楚人的诗歌像它;那么,对于那些候虫的声音,则末世诗人的言语和它十分相像。
现在写诗的人在写词句的时候,总是喜欢修饰外物,并乐此不疲,就好像玩弄世上不理解他的人,以这样的方式来等待世上理解他的人。但是,当他高兴的时候,不会刻意迎合谁;当他心里有怨恨时,也不刻意攻击谁。能春能秋,能雨能晒,并从内心深处热爱音乐,这样的人,即使造物者也不能对他有所改变。这种人,我不知怎么形容,所以干脆用昆虫来和他相比。
清江人胡宗元,从少年到老年,从来不曾停止读书,他拥有的学问不会比任何饱学之士少。不过,前人不能牵拉他向前,后人也不能推他向前,因此只能局限在山野之中。但是,他希望自己终老于翰墨,所以他的后生晚辈,无人不读书而喜爱写文章。他离开时,子弟门人将他的诗歌整理出来若干卷。胡宗元的儿子对父亲十分孝顺,遵循正道,曾与我一起共事,因此,他拿着他(父亲)的诗集让我为整理出的诗歌写序。我细品胡宗元的那些诗歌,发现他喜好贤人,十分喜欢做善事,性格随意从容,从不轻易埋怨什么。可以看得出来,他从少年到老年,一刻也没有对学问有所厌倦,堪称忠信之士。至于遇到什么变化突发奇想,则又和我前文所论的诗人之态十分类似。他旷然豁达,心志高远,直达《国风》;他愤世疾俗,又和《楚辞》中的描写十分类似。后人观看胡宗元的诗,也可以这样来推究他的心志。因此,我写了这篇序来送给胡氏子弟。
相关练习:
相关文言文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