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初,吐蕃自恃其强》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
原文
    初,吐蕃自恃其强,致书用敌国礼,辞指悖慢,上意常怒之。返自东封,张说言于上曰:“吐蕃无礼,诚宜诛夷,但连兵十馀年,甘、凉、河、鄯、不胜其弊,虽师屡捷,所得不偿所亡。闻其悔过求和,愿听其款服,以纾边人。”上曰俟吾与王君奂议之说退谓源乾曜曰君奂勇而无谋常思侥幸若二国和亲何以为功!吾言必不用矣。”及君奂入朝,果请深入讨之。 
    吐蕃兵数败而惧,乃求和亲。忠王友皇甫惟明因奏事从容言和亲之利。上曰:“赞普尝遗吾书悖慢,此何可舍!”对曰:“赞普当开元之初,年尚幼稚,安能为此书!殆边将诈为之,欲以激怒陛下耳。夫边境有事,则将吏得以因缘盗匿官物,妄述功状以取勋爵。此皆奸臣之利,非国家之福也。兵连不解,日费千金,河西、陇右由兹困敝。陛下诚命一使往视公主,因与赞普面相约结。使之稽颡称臣,永息边患,岂非御夷狄之长策乎!”上悦,命惟明与内侍张元方使于吐蕃。赞普大喜,悉出贞观以来所得敕书以示惟明。 
    冬,十月,遣其大臣论名悉猎随惟明入贡,表称:“甥世尚公主,义同一家。中间张玄表等先兴兵寇钞,遂使二境交恶。甥深识尊卑,安敢失礼!正为边将交构,致获罪于舅;屡遣使者入朝,皆为边将所遏。今蒙远降使臣,来视公主,甥不胜喜荷。倘使复修旧好,死无所恨!”自是吐蕃复款附。 
    辛未,遣鸿胪卿崔琳使于吐蕃。琳,神庆之子也。吐蕃使者称公主求《毛诗》《春秋》《礼记》。正字于休烈上疏,以为:“东平王汉之懿亲,求《史记》《诸子》,汉犹不与。况吐蕃,国之寇仇,今资之以书,使知用兵权略,愈生变诈,非中国之利也。”事下中书门下议之。裴光庭等奏:“吐蕃聋昧顽嚣,久叛新服,因其有请,赐以《诗》《书》,庶使之渐陶声教,化流无外。休烈徒知书有权略变诈之语,不知忠、信、礼、义,皆从书出也。”上曰:“善!”遂与之。 
(节选自《资治通鉴》) 


译文
    当初,吐蕃自恃强大,向唐朝致书采用两国对等的礼节,言词违逆傲慢,唐玄宗常常为此而愤怒。唐玄宗从泰山封禅返回后,张说对皇上说:“吐蕃对我国无礼,确实应该讨伐平定它,但十余年接连打仗,甘、凉、河、都等地再也承受不住战争的祸害了,虽然出师屡屡获胜,但是得到的偿还不了损失的。听说吐蓄想悔过求和,希望您能接受他们的诚心归服,以解除边境人民的困苦。”唐玄宗说:“等我和王君奂商量后再说。”张说退朝后,对源干曜说:“王君奂有勇无谋,常想着侥幸取胜。如果两国和亲,他拿什么作为自己的功劳呢!我的话一定不会被皇上采纳。”等到王君奂进朝,果然请求唐玄宗让他率领军队深入吐蕃国境内讨伐。
    吐蕃国几次战败有点害怕,于是请求和亲。忠王友皇甫惟明借奏事的机会从容不迫地向唐玄宗讲述和亲的有利之处。唐玄宗说:“吐蕃赞普曾经在给我的书信中词语违逆傲慢,这怎么可以放弃对他的打击呢!”皇甫惟明回答说:“赞普在开元初年,年龄还小,哪里能写这样的书信!恐怕是边地将领伪造的,想用它来激怒陛下罢了。一般说边境有战事,那么武将就可以借这个机会偷盗隐藏官家的东西,还可以胡乱地上报立功情形来获取功勋和爵位。打仗成了奸臣的利益所在,但它不是国家的福气。战事连年不停,每天要花费千金,河西、陇右两地因此贫困凋敝。假如陛下派一位使臣去看望金城公主,借这机会与赞普当面互相约定结交,使他俯首称臣,从此永远平息边境战祸,这难道不是驾驭夷狄的上策吗!”唐玄宗听了十分高兴,就命令皇甫惟明和内侍张元方出使吐蕃。赞普非常高兴,把贞观年以来接到的诏书给皇甫惟明。
    冬季,十月,赞普派大臣论名悉猎随皇甫惟明一起入朝进献贡品,并向唐玄宗上表说:“外甥两代都娶天朝的公主为妻,我们两国的情义如同一家人。这中间由于张玄表等人首先带兵侵犯掠夺,才使双方关系恶化。外甥深深懂得什么是尊贵卑贱,怎么敢做出失礼的事呢!由于边将挑拨离间,才使我得罪了舅父;我屡次派使者入朝想说明真情,都被边将阻挡住了。如今承蒙您派使臣来探望公主,外甥我不胜喜悦,假如能够重新修复我们以往的亲密关系,我死而无憾!”从此,吐蕃国又诚恳地归附唐朝。
    辛未(二十二日),唐玄宗派鸿胪寺卿崔琳出使吐藩。崔琳是崔神庆的儿子。吐蕃使者说金城公主想要《毛诗》《春秋》《礼记》。正字于休烈上书,认为:“东平王刘宇是汉成帝的亲弟弟,他请求得到《史记》《诸子》,汉成帝尚且不给。何况吐蕃,是我国的仇敌,如果现在把这些书送给他们,使他们知道了用兵的韬略,就会更加机变狡诈,这不符合我国的利益。”唐玄宗把此事交给中书门下商议。裴光庭等人奏道:“吐蕃愚昧顽固而放肆,长期反叛,新近才降服,应该借这次他们求书的机会,把《毛诗》《尚书》送给他们,或许会使他们逐渐受到大唐教化的陶冶,使教化流布,无远不至。于休烈只知道书籍中有权术谋略、机变狡诈的话语,却不知道忠、信、礼、义也都可以从书籍里表达出来。”唐玄宗说:“你们说得好。”就命人把《毛诗》等书送给吐蕃的使节。


相关练习:
《初,吐蕃自恃其强》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文言文
《资治通鉴·齐州都督齐王佑》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齐纪三》原文及翻译
《唐太宗论举贤》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乙亥,庞勋引兵北渡濉水》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后周纪五》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隋纪·义宁元年六月,己卯》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房玄龄明达吏事》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侍御史洛阳贾言忠奉使自辽东还》原文及翻译
《冬,十月,癸丑,始皇出游》原文及翻译
《哀帝建平四年秋八月,匈奴单于上书,愿朝五年》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将兵多少》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周世宗征伐淮南》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唐纪·突厥既亡,其降唐者尚十万口》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隋纪·西域诸胡多至张掖交市》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霍去病为骠骑将军》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唐纪·长孙皇后》原文及翻译(二)
《十一月,癸卯,随何至九江,九江太宰主之,三日不得见》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后周世宗·帝欲诛樊爱能等以肃军政》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齐纪六·魏高祖游华林园》原文及翻译
《匦》(太后欲周知人间事,鱼保家上书)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唐纪·上将幸东都》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齐州都督齐王祐》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初,刘备在荆州》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邓骘欲弃凉州》原文及翻译
《唐初,士大夫以乱离之后,不乐仕进,官员不充》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二月,戊寅,以房玄龄为左仆射》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延熹元年十二月,南匈奴诸部并叛》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秦之始伐赵也》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虞寄与宝应书》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七》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匈奴单于上书愿朝五年》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周纪·吴起才识》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汉纪·建武二年二月》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魏纪五·魏明帝》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魏纪一·正月,武王至洛阳》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魏斯传》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唐纪十五》原文及翻译
《韩休为相》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刘黑闼传》原文及翻译
《秦王欲伐齐》原文及翻译
《李敬玄之西征也》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唐纪五十四》原文及翻译
《杜预向江陵,王浑出横江》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张轨传》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汉纪·邓鸳欲弃凉州》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汉纪·陆生拜尉佗为南越王》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上病笃》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上神采英毅》原文及翻译
《冬,十月,壬子,上幸辟雍,初行养老礼》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唐纪五十二》原文及翻译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