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后周纪三》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
原文:
初,帝①与北汉主相拒于高平,命前泽州刺史李彦崇将兵守江猪岭,遏北汉主归路。彦崇闻樊爱能等南遁,引兵退,北汉主果自其路遁去。八月,己百,贬彦崇率府副率。初,太祖②以建雄节度使王晏有拒北汉之功,其乡里有藤县,徙晏为武宁节度使。晏少时尝为群盗,至镇,悉召故党,赠之金帛、鞍马,谓曰:“吾乡素名多盗,昔吾与诸君皆尝为之,想后来者无能居诸君之右。诸君幸为我语之,使勿复为,为者吾必族之。”于是一境清肃。九月,徐州人请为之立衣锦碎。许之。
冬,十月,甲辰,左羽林大将军孟汉卿坐纳藁税,场官扰民,多取耗馀②,赐死。有司奏汉卿罪不至死。上曰:“朕知之,欲以惩众耳!”初,宿卫之士,累朝相承,务求姑息,不欲简阅,恐伤人情,由是赢者居多。但骄蹇不用命,实不可用。每遇大敌,不走即降。其所以失国,亦多由此。帝因高平之战,始知其弊。癸亥,谓侍臣曰:“凡兵务精不务多,今以农夫百未能养甲士一,奈何浚民之青泽养此无用之物乎且健懦不分众何所劝”乃命大简诸军,精锐者升之上军,赢者斥去之。又以骁勇之士多为诸藩镇所蓄,诏募天下壮士,咸遣诣阙,命太祖皇帝④选其尤者为殿前诸班。其骑步诸军,各命将帅选之。由是士卒精强,近代无比,征伐四方,所向皆捷,选练之力也。
戊辰,帝谓侍臣曰:“诸道盗贼颇多,讨捕终不能绝,盖由累朝分命使臣巡检,致藩侯、守令皆不致力。宜悉召还,专委节镇、州县,责其清肃。”
河自杨刘至于博州百二十里,连年东溃,分为二派,汇为大泽,弥漫数百里。又东北坏古堤而出,灌齐、棣、淄诸州,至于海涯,漂没民回庐不可胜计。流民采苹稗、捕鱼以给食,朝廷屡遣使者不能塞。十一月,戊戌,帝遣李毅诣澶、耶、齐按视堤塞,役徒六万,三十日而毕。
(《资治通鉴·卷二九二·后周纪三》)
【注释】①帝:指周世宗柴荣,五代时期后周皇帝(公元954年~959年)。②太祖:此处指五代时期后周太祖郭威(公元904年~公元954年)。③耗馀:犹耗羡。旧时官府征收钱粮时以弥补损耗为名,在正额之外加征的部分。④太祖: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时任殿前都点检。
译文:
当初,后周世宗与北汉主在高平对峙,命令前泽州刺史李彦崇领兵扼守江猪岭,阻断北汉君主的归路。李彦崇听说樊爱能等人向南逃跑,便领兵撤退,后来北汉君主果然从这条路逃跑离开。八月,己酉(初八),皇帝贬李彦崇为率府副率。当初,后周太祖因建雄节度使王晏有抵抗北汉军队的功劳,他的故乡在滕县,便调任王晏为武宁节度使。王晏年轻时曾经做过强盗,一到镇所,就召集所有旧党,赠送他们金钱绢帛、鞍马,对他们说:“我们家乡素来以强盗多出名,从前我和诸位都曾经做过强盗,料想后来的强盗没有能胜过诸位的。诸位替我告诉其他强盗,让他们不要再干了,再干的话我必定灭他的家族。”于是全境强盗绝迹。九月,徐州人请求为王晏树立衣锦碑。周世宗准许。
冬季,十月,甲辰(初三),左羽林大将军孟汉卿因交纳藁税时,场院官吏侵扰百姓,过多索取所谓“耗余“而定罪,皇帝赐死。有关官员奏称孟汉卿的罪不至死,世宗说:“朕知道这些,只不过想借此惩戒众人罢了!“当初,宫禁警卫士兵,历朝相承,只求息事宁人,不想再简拔挑选,恐怕伤害人情,因此瘦弱年老的居多。但又骄横傲慢,不听命令,实际无法使用。每次遇到大敌,不是逃跑就是投降,历朝之所以丧失国家,也大多由于这个原因。周世宗通过高平之战,才开始认识到它的弊端,癸亥(二十二日),对侍从大臣说:“大凡军队只求精而不求多,如今用一百个农夫也不能供养得起一名士兵,怎么能榨取百姓的血汗,去养活这些无用的人呢!况且勇健懦弱不加区分,用什么去激励士众!“于是命令大力精简兵员,精锐的提升到上军,瘦弱地逐出军队。又因强健勇猛的战士大多被各藩镇所收养,下诏征募天下壮士,全部遣送到京城,命令宋太祖皇帝赵匡胤挑选其中最好的组成殿前诸班。其他的骑兵、步兵各军,分别命令他们的将帅挑选士兵。因此士兵精干强壮,近代以来没有比得过的,征伐四方,所到之处频传捷报,这就是挑选兵员的功效啊!
戊辰(二十七日),周世宗对侍从大臣说:“各地盗贼很多,讨伐搜捕终究不能绝迹,大概是由于历朝另外命令使臣巡视检查,致使藩镇主帅、州守县令都不再努力。应该全部召回使臣,专门委托藩镇节度使、州守县令,责成他们肃清盗贼。”
黄河从杨刘至博州一百二十里,连年在东面冲溃堤防,分成两个支流,汇合为巨大湖泽,河水弥漫达数百里。黄河又向东北冲毁古堤而流出,淹没齐、棣、淄各州,直至海边,淹没百姓田产房屋不可胜计。流民只好采集茭白稗子、捕捞鱼虾来充食,朝廷屡次派遣使者都没有堵住。十一月,戊戌(二十八日),周世宗派遣李穀到澶州、郓州、齐州检查监督堤防决口的堵塞,征发役徒六万,三十天完工。
相关练习:
相关文言文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