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初,刘仁轨为给事中》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
原文:
初,刘仁轨为给事中,按毕正义①事,李义府怨之,出为青州刺史。会讨百济仁轨当浮海运粮时未可行义府督之遭风失船丁夫溺死甚众命监察御史袁异式往鞫之。义府谓异式曰:“君能办事,勿忧无官。”异式至,谓仁轨曰:“君与朝廷何人为仇,宜早自为计。”仁轨曰:“仁轨当官不职,国有常刑,公以法毙之,无所逃命。若使遽自引决以快仇人,窃所未甘!”乃具狱以闻。狱上,义府言于上曰:“不斩仁轨,无以谢百姓。”舍人源直心曰:“海风暴起,非人力所及。”上乃命除名,以白衣从军自效。
十月,庚辰,刘仁轨上言:“臣伏睹所存戍兵,唯思西归,无心展效。臣问以‘何为今日士卒如此?’咸言:‘今日官府与曩时不同,人心亦殊。州县每发百姓为兵,其壮而富者,行钱参逐,皆亡匿得免;贫者身虽老弱,被发即行。本因征役勋级以为荣宠;而比年出征,皆使勋官挽引,劳苦与白丁无殊,百姓不愿从军,率皆由此。’陛下留兵海外,欲殄灭高丽,所借士卒同心同德,而众有此议,何望成功!自非有所更张,厚加慰劳,明赏重罚以起士心,若止如今日已前处置,恐师众疲老,立效无日。”上深纳其言,遣右威卫将军刘仁愿将兵渡海以代旧镇之兵,敕仁轨俱还。仁轨谓仁愿曰:“国家悬军海外,欲以经略高丽,其事非易。今夷人新服,众心未安,必将生变。不如且留旧兵,渐令收获,办具资粮,节级遣还;军将且留镇抚,未可还也。”仁愿曰:“吾前还海西,大遭谗谤,云吾多留兵众,谋据海东,几不免祸。今日唯知准敕,岂敢擅有所为!”仁轨曰:“人臣苟利于国,知无不为,岂恤其私!”乃上表陈便宜,自请留镇海东。上从之。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注】①毕正义:毕正义因徇私枉法被人弹劾,唐高宗命刘仁轨负责此案。
译文:
当初,刘仁轨任给事中,因审讯毕正义的事,李义府怨恨他,让他出任青州刺史。遇上讨伐百济,刘仁轨负责从海上运送粮食,当时不是出海的时机,李义府督促他出海,结果遭遇大风,船被刮翻,丁夫被淹死很多,朝廷命令监察御史袁异式前往审讯刘仁轨。李义府对袁异式说:“你能办好这件事,不怕没有官当。”袁异式到达后,对刘仁轨说:“你与朝廷中什么人有仇恨,应当提前为自己打算。”刘仁轨说:“仁轨当官不称职,国家有一定的刑法,您按照法律将我处死,我没有什么可逃避的。假使仓猝自作主张让我自尽以使仇人高兴,我当然不甘心!”袁异式于是结案上报。案情上报后,李义府对唐高宗说:“不杀刘仁轨,没法向百姓谢罪。”舍人源直心说:“海风骤起,不是人力所能抗拒的。”唐高宗于是命令取消刘仁轨的名籍,让他以平民身份从军效力。
十月,庚辰(初六),刘仁轨上奏说:“我观察留在这里戍守的兵卒,一心想返回西边家乡,没有在这里效力的心思。我曾问他们:‘现在的士卒为何这样?’他们都说:‘现在的官府与从前不同,人心也不一样。州县官每次征发百姓当兵,强壮而富有的人,花钱买通办事人员,都得以免征,而贫穷的人虽年老体弱,却立即被征发入伍。本来把因征战获得勋级看成一种荣耀;而近年出征中,都让有勋级的人挽舟拉车,劳苦同民夫没有两样,百姓所以不愿从军,大概都由于这些原因。’陛下留兵驻在海外,想消灭高丽,所依靠的是士卒同心同德,而他们既然有这种议论,如何能指望获得成功!如不有所更改,给予士卒优厚的慰劳,明确赏赐有功,切实责罚过失,以鼓起士气,而只是像以前那样处置,恐怕士卒疲惫,士气低落,成功不能预期。”唐高宗接受他的意见,派遣右威卫将军刘仁愿领兵渡海替换原来留守的士兵,并命令刘仁轨一起返回。刘仁轨对刘仁愿说:“国家派兵远驻海外,想以此治理高丽,这不是容易的事。现在夷人不久前才被征服,人心尚未稳定,必将发生变乱。不如暂时将旧兵留下,继续完成秋收,准备好粮食和物资,然后分批遣返。将领也应暂时留下来安定局面,还不能回去。”刘仁愿说:“我前次回到海西,遭到众多诽谤,说我故意多留士卒,图谋割据海东,几乎不能免除杀身之祸。今日只知道按皇帝的命令办事,哪里还敢擅自作主!”刘仁轨道:“作为臣下,如果有利于国家,知道的事就一定要办,怎么能顾惜个人!”于是上书陈述怎么办对国家有利,自己请求留下镇守海东。唐高宗采纳了他的意见。
相关练习:
相关文言文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