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简肃公文集序》原文及翻译
欧阳修
原文:
君子之学,或施之事业,或见于文章,而常患于难兼也。盖遭时之士,功烈显于朝廷,名誉光于竹帛,故其常视文章为末事,而又有不暇与不能者焉。至于失志之人,穷居隐约,苦心危虑而极于精思,与其有所感激发愤,惟无所施于世者,皆一寓于文辞。故曰穷者之言易工也。如唐之刘、柳无称于事业,而姚、宋不见于文章。彼四人者犹不能于两得,况其下者乎!
惟简肃公在真宗时,以材能为名臣;仁宗母后时,以刚毅正直为贤辅。其决大事定大议嘉谋谠论著在国史而遗风余烈,至今称于士大夫。公绛州正平人也,自小以文行推于乡里,既举进士,献其文百轴于有司,由是名动京师。其平生所为文八百余篇,何其盛哉!可谓兼于两得也。公之事业显矣,其于文章,气质纯深而劲正,盖发于其志,故如其为人。
公有子直孺,早卒。无后,以其弟之子仲孺公期为后。公之文既多,而往往流散于人间,公期能力收拾。盖自公薨后三十年,始克类次而集之为四十卷。公期可谓能世其家者也。呜呼,公为有后矣!
熙宁四年五月某日序。
(节选自《欧阳修全集》)
译文:
君子把学到的知识,或者实施在建功立业中,或者体现在文章著述上,常常担心难以两全。那些生逢好的时势的人,功业事迹得以在朝廷显扬,名声荣誉记录于史册得以名垂,所以他们常常把文章看作次要的事,并且又有事务繁忙无闲暇顾及与不能进行文学创作的人。至于那些志向不能实现的人,住于偏僻之地隐身而居不被发现,远离政务而苦心孤诣,他们有所触后感动奋发,无奈壮志难酬理想不得施展,只好全都寄寓于文辞里。所以说仕途不顺的人进行文学创作他们的言辞更容易写得好。像唐朝的刘禹锡、柳宗元在政绩功业上没有名声但文学成就卓著,但在政务上有成就的姚崇、宋璟在文章方面不能彰显才能。他们四人尚且还不能做到政绩和文学两得,更何况水平能力在他们之下的人呢!
只有简肃公在真宗时,凭借才能成为有名的大臣;仁宗年幼母亲掌权时,凭着刚毅正直担任贤明的辅相。他决断的大事,确定的大计,具有高明的经国谋略以及正直之言,均记载于国史中,然后风教和功绩在后世留传,至今还在士大夫间称颂不已。简肃公是绛州正平人,从小就凭借文学和品行在乡里被推崇,考中进士后,把他写的百卷文章呈献给相关官员们看,从此名声惊动京城上下。他一生写文八百多篇,多么盛大呀!可谓文学和政绩兼得了。简肃公的事业显赫,他在文章方面,气质纯真深厚而刚正有力,大概是因为表达自己的志向,所以说文如其人。
简肃公有个儿子叫直孺,很早就死了。没有继承人,就把他弟弟的儿子仲孺公期认作后人。简肃公的文章很多,但往往流散在民间,继子公期竭尽所能加以搜集。从简肃公自死后三十年,才得以分类收集编订为四十卷。公期可以说是能继承他的人。唉,简肃公也算是有后代了!
熙宁四年五月某日我为他作序。
(节选自《欧阳修全集》)
相关练习:
相关文言文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