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裴光庭传》原文及翻译
新唐书
原文:
裴光庭字连城,早孤。开元中,擢兵部郎中、鸿胪少卿。性静默,寡交游,虽骤历台省,人未之许,既而以职业称,议者更推之。玄宗有事岱宗,中书令张说以天子东巡,京师空虚,恐夷狄乘间窃发,议欲加兵守边,召光庭与谋,对曰:“封禅者,所以告成功也。夫成功者,德无不被,人无不安,万国无不怀。今将告成而惧夷狄非昭德也大兴力役用备不虞非安人也方谋会同而阻戎心非怀远也。此三者,名实乖矣。且诸蕃,突厥为大,贽币往来,愿修和好有年矣,若遣一使,召其大臣使赴行在,必欣然应命。突厥受诏,则诸蕃君长必相率而来,我偃旗息鼓,不复事矣。”说曰:“善,吾所不及。” 因奏用其策,突厥果遣使来朝。
东封还,迁兵部侍郎。久之,迁黄门侍郎,拜侍中,兼吏部尚书、弘文馆学士。撰《摇山往则》、《维城前轨》二篇献之。手制褒美,诏皇太子、诸王于光顺门见光庭,谢所以规讽意。光庭又引寿安丞李融、拾遗张琪、著作佐郎司马利宾直弘文馆,撰《续春秋经传》,自战国讫隋,表请天子修经,光庭等作传。书久不就。时有建言唐应为金德者,中书令萧嵩请百官普议。光庭以唐符命表著天下久矣,不可改,亟奏罢之。二十年,封正平县男。初,知星者言,上象变,不利大臣,请禳之。光庭曰:“使祸可禳而去,则福可祝而来也!”论者以为知命。
初,吏部求人不以资考为限,所奖拔惟其才,往往得俊乂任之,士亦自奋。其后士人猥众,专务趋竞,铨品枉桡。光庭惩之,因行俭长名榜,乃为循资格,无贤不肖,一据资考配拟。又促选限尽正月。任门下省主事阎麟之专主过官,凡麟之裁定,光庭辄然可,时语曰:“麟之口,光庭手。”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三十三》,有删节)
译文:
裴光庭字连城,年幼时他父亲就去世了。玄宗开元年间,被提升为兵部郎中、鸿胪少卿。他性情恬静沉默,不爱交朋结友,虽然迅速登上台省高位,人们还没有认可他,后来因为称职,舆论才变为推崇他。玄宗准备到泰山祭祀天地,中书令张说认为玄宗巡视东方,京城空虚,担心异族乘机暗中生事,商议要增加军队防守边境,召见裴光庭和他商议,裴光庭回答说:“到泰山祭祀天地,是报告功业圆满。功业圆满,就是恩德遍布天下,百姓全都安乐,万国全都归附。如果准备报告功业圆满却担心异族作乱,就不是显示恩德遍布天下;大动兵众,用来防备意外变故,就不是使得百姓安乐;正想让各国同来朝见,但疑惑异族有叛乱野心,不是安抚属国的做法。在这三个方面,就使得到泰山祭祀天地名与实相违背了。并且在各属国之中,突厥是最大的,它进献财物同我朝交往,希望建立友好关系已有几年了,如果派遣一名使者,请它的大臣到泰山去朝见皇上,一定会愉快地服从命令。突厥接受诏令,那么各个属国的首领必然相继前来,我们不必采用军事措施,就不再会出事了。”张说说:“好,我没有考虑到这些。”于是向玄宗禀奏,采用了裴光庭的策略,突厥果然派遣使者前来朝拜。
从泰山回来以后,裴光庭升任兵部侍郎。过了很久,改任黄门侍郎,授予侍中,兼任吏部尚书、弘文馆学士。撰写《摇山往则》、《维城前轨》两篇文章进献给玄宗。玄宗亲手写诏赞扬嘉奖,诏令皇太子、各位亲王到光顺门会见裴光庭,感谢他用这两篇文章劝谏的心意。裴光庭还推荐寿安丞李融、拾遗张琪、著作佐郎司马利宾到弘文馆供职,撰写《续春秋经传》,从战国到隋朝,呈递奏表请求玄宗写“经“,裴光庭等人作“传”。这部书很长时间没有写成。当时有人建议唐朝应当属于“全德”,中书令萧嵩请让所有官员都参加讨论。裴光庭认为国家符命载入史册昭示天下已经很长时间了,不能更改,多次禀奏请求停止讨论。开元二十年,封为正平县男。当初,懂星象的人讲,天象出现异常征兆,对大臣不利,请求举行祭祀消除灾祸。裴光庭说:“假使灾祸可以通过祭祀消除,那么富贵寿命就可以通过祈祷得来了!”舆论认为他懂得了天命。
当初,吏部寻求人才不局限于资历考核,奖励提拔只论他的才干,常常得到贤德的人委任官职,读书人也就自己发奋。那以后考官的读书人众多,一心致力于趋炎附势追名逐利,评品人才授予官职又违法背理。裴光庭要扭转这种局面,沿用他父亲裴行俭创造的长名榜,就是依照资格,不论优秀不优秀,一概根据资格考核拟议官职;同时把选拔时间缩短为正月一个月。委任门下省主事阎麟之专门主管审定吏部、兵部六品以下文武官员任命名单,凡是阎麟之裁决的,裴光庭都同意,当时的顺口溜说:“麟之一开口(说出意见),光庭就动手(下笔批准)。”
相关练习:
相关文言文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