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天工开物·乃粒》原文及翻译

天工开物
原文
    宋子曰:上古神农氏若存若亡,然味其徽号两言,至今存矣。生人不能久生而五谷生之,五谷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土脉历时代而异,种性随水土而分。不然神农去陶唐食已千年矣,耒耜之利,以教天下,岂有隐焉。而纷纷嘉种,必待后稷详明,其故何也?
    纨裤之子,以赭衣视笠蓑;经生之家,以农夫为诟詈。晨炊晚饷,知其味而忘其源者众矣!夫先农而系之以神,岂人力之所为哉!(节选)

注释
(1)乃粒:《书•益稷》:“烝民乃粒。”乃粒,即百姓以谷物为食的意思。此处则代指谷物。
(2)神农氏:炎帝神农氏,神话传说中的古帝王。《礼记•月令》注:土神称神农者,以其主于稼穑。晋王嘉《拾遗记》卷一:炎帝始教民耒耜。躬勤畎亩之事,百谷滋阜。故而又称土神。晋干宝《搜神记》卷一:神农以赭鞭鞭百草,尽知其平毒寒温之性,臭味所主。以播百谷,故天下号神农也。
(3)徽号两言:即指“神农”二字。
(4)陶唐:传说中的古帝王,即尧,国号陶唐,又称陶唐氏。《书•益稷》篇传说即尧时文献。其中言“烝民乃粒”,即“粒食”。
(5)耒耜(lěi sì): 先秦时期的主要农耕工具。耒为木制的双齿掘土工具,起源甚早。
(6)后稷:传说中尧、舜时大臣,掌农之官,又与大禹一起治水。又名弃,为周之始祖,故其事详于《史记•周本纪》中,云:“弃为儿时,其游戏,好种树麻、菽,麻、菽美。及为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天下得其利。”
(7)赭衣:古代囚衣。因以赤土染成赭色,故称。
(8)诟詈(ɡòu lì):辱骂。

翻译
    宋先生说:上古传说中发明农业生产的神农氏,好像真的存在过又好像没有此人。然而,仔细体味对“神农”这个赞美褒扬开创农耕的人的尊称,就能够理解“神农”这两个字至今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人类自身并不能长久生存下去,人能生活下去是因为人能依靠五谷养活自己;可是五谷并不能自己生长,而需要靠人类去种植。土壤的性质经过漫长的时代而有所改变,谷物的种类、特性也会随着不同的水土而有所区别。否则,从神农时代到唐尧时代,人们食用五谷已经长达千年之久了,神农氏教导天下百姓耕种,使用耒耜等耕作工具的便利方法难道还有什么不清楚吗?可是后来纷纷出现的许多良种谷物,一定要等到后稷出来才得到详细说明,这其中又是什么原因呢?
    那些不务正业的富贵人家子弟,将劳动人民看成罪人;那些读书人把“农夫”二字当成辱骂人的话。他们饱食终日,只知道早晚餐饭的味美,却忘记了粮食是从哪里得来的,这种人真是太多了!这样看来,奉开创农业生产的先祖为“神”就十分自然了,这难道只是人为地制造出来的吗?



相关文言文
《天工开物·乃粒》原文及翻译
《小窗幽记》原文及翻译(三)
《隋书·宇文述传》原文及翻译
《癸亥杂识·蹇材望》原文及翻译
《王文正局量宽厚》原文及翻译
《沈宣词尝为丽水令》原文及翻译
苏轼《书遗蔡允元》原文及翻译
《清先正事略选·姚鼐传》原文及翻译
《孔子使宰予使于楚》原文及翻译
《老子·修身》原文及翻译
《书琴阮记后》原文及翻译
范仲淹《唐狄梁公碑》原文及翻译
《旧唐书·张巡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纪事本末·夏元昊拒命》原文及翻译(二)
《百战奇略·雪战》原文及翻译
《晋书·顾恺之传》原文及翻译(二)
《秦孝公薨,子惠文王立》原文及翻译
《卫鞅亡魏入秦》原文及翻译
刘基《郁离子·虞孚》原文及翻译
《汉主自秭归将进击吴》原文及翻译
《孔子游于泰山》原文及翻译
《明史·陈际泰传》原文及翻译
张岱《庞公池》原文及翻译
《宋史·陈从易传》原文及翻译
天工开物之《稻工》原文及翻译
《天工开物》之《稻》原文及翻译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