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管子·投度》原文及翻译

管子
原文
    齐桓公问于管子曰:“自燧人以来,其大会可得而闻乎?”管子对曰:“燧人以来,未有不以轻重为天下也。共工之王,水处什之七,陆处什之三,乘天势以隘制天下。至于黄帝之王,谨逃其爪牙,不利其器,烧山林,破增薮,焚沛泽,逐禽兽,实以益人,然后天下可得而牧也。至于尧舜之王,所以化海内者,北用禺氏之玉,南贵江汉之珠,其胜禽兽之仇,以大夫随之。”桓公曰:“何谓也?”管子对曰:“令:‘诸侯之子将委质者,皆以双武之皮,卿大夫豹饰,列大夫豹幨。’大夫散其邑粟与其财物以市虎豹之皮,故山林之人刺其猛兽若从亲戚之仇,此君冕服于朝,而猛鲁胜于外;大夫已散其财物,万人得受其流。此尧舜之数也。”桓公曰,“‘事名二、正名五而天下治’,何谓‘事名二’?”对曰:“天策阳也,壤策阴也,此谓‘事名二’。”“何谓‘正名五’?”对曰:“权也,衡也,规也,矩也,准也,此谓‘正名五’。其在色者,青黄白黑赤也;其在声者,宫商羽徵角也;其在味者,酸辛咸苦甘也。二五者,童山竭泽,人君以数制之人。味者所以守民口也,声者所以守民耳也,色者所以守民目也。人君失二五者亡其国,大夫失二五者亡其势,民失二五者亡其家。此国之至机也,谓之国机。”
(选门《管子·投度》.有删改)
[注]①田车,一种打猎用的车子。②太公,指姜尚,西周时齐国始祖,姓姜、名尚,字子牙。③会(kuai) , 算账,这里指经济筹划。


译文
    桓公问管仲说:“从燧人氏以来,历史上的重大经济筹算可以讲给我听听吗?”管仲回答说:“从燧人氏以来,没有不运用轻重之术治理天下的。共工当政的时代,天下水域占十分之七,陆地占十分之三,他就利用这个自然形势来控制天下。到了黄帝当政的时代,努力除掉各地的武装,限制他们制造武器,烧山林,毁草薮,火焚大泽,驱逐禽兽,实际上都是为控制他人,这样以后才得以统治天下。至于尧、舜当政,之所以能把天下治好,是因为在北方取用禺氏的玉石,从南方取用江汉的珍珠,他们还在驱捕野兽时,让大夫参与其事。”桓公说:“这是什么意思?”管仲回答说:“他们命令:各国诸侯之子到本朝为臣的,都要穿两张虎皮做成的皮裘,国内上大夫要穿豹皮袖的皮裘,中大夫要穿豹皮衣襟的皮裘。”这样,大夫们就都卖出他们的粮食、财物去购买虎豹皮张,因此,山林百姓捕杀猛兽就像驱逐父母的仇人那样卖力。(这就是说)国君只需穿戴冠冕坐在朝堂上,猛兽就将被猎获于野外。大夫们疏散了他们的财物,众多百姓在(财物)流通中获得利益(或“受财物流通的影响而获得利益')。这是尧、舜(曾经用过)的谋略(或“轻重之术')。”桓公说:“在"事名二、正名五而天下治'这句话里,什么叫作“事名二'呢?”管仲回答说: “天道为阳,地道为阴,这就是“事名二'。”(桓公又问:)“什么叫“正名五'呢?”(管仲)回答说:“权、衡、规、矩、准,这就是'正名五'。它们体现在颜色上,就分青、黄、白、黑、赤;体现在声音上,就分宫、商、羽、微、角;体现在味觉上,就分酸、辣、咸、苦、甜。“二五',是人君用来控制人们的(方法)。五味是用来控制人们饮食的,五声是用来控制人们听欲的,五色是用来控制人们观赏的。人君丢掉了“二五',就会亡国;大夫丢掉了“二五',就会丧失权势;普通人丢掉了“二五',也不能治理一家。这是国家最重要的关键,所以叫作国机。”


相关练习:
《六韬·文师》《管子·投度》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文言文
《管子·投度》原文及翻译
《北齐书·崔鸊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王曙传》原文及翻译
宋濂《送会稽金生序》原文及翻译
《唐才子传·皮日休传》原文及翻译
《嵇康游遇孙登》原文及翻译
《庄子·杂篇·渔父》原文及翻译
《说苑·辨物》原文及翻译(二)
《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
方孝孺《务学》原文及翻译
《鲁宗道不欺君》原文及翻译
《宋史·朱昂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章懋传》原文及翻译
《名捕传》原文及翻译
刘侗《西京景物略·西堤》原文及翻译
周南老《倪云林先生墓忠铭》原文及翻译
《啸咏之声,百步可闻》原文及翻译
杜甫《秋述》原文及翻译
《后汉书·耿纯传》原文及翻译
《新唐书·韦丹传》原文及翻译
王守仁《训蒙大意示教读》原文及翻译
《宋史·许将传》原文及翻译
《张孟谈因朝智伯而出》原文及翻译
《五国伐秦无功,罢于成皋》原文及翻译
《管子·势》原文及翻译
《管子·小问》原文及翻译
《管子·霸形》原文及翻译
《管子·小匡》原文及翻译
《管子·禁藏》原文及翻译
《管子·牧民》原文及翻译
《管子·治国》原文及翻译
《管子·国蓄》原文及翻译
《治国必先富民》原文及翻译
《御民之辔》原文及翻译
《管子·明法解》原文及翻译
《管子·形势解第六十四》原文及翻译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