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山涛论兵法》原文及翻译

世说新语
原文
晋武帝讲武于宣武场,帝欲偃武修文,亲自临幸,悉召群臣。山公谓不宜尔,因与诸尚书言孙、吴用兵本意。遂究论,举坐无不咨嗟,皆曰:“山少傅乃天下名言。”后诸王骄汰,轻遘祸难,于是寇盗处处蚁合,郡国多以无备不能制服,遂渐炽盛,皆如言。时人以谓山涛不学孙、吴,而暗与之理会。王夷甫亦叹云:“公暗与道合。”
 
注释
[1]晋武帝:司马炎。讲武:讲习武事。宣武场:操场名,在洛阳宣武观北面。
[2]偃武修文:放松武备,施行文治。
[3]山公:即山涛,字巨源,魏末晋初河内怀县(今河南武涉西)人,“竹林七贤“之一,曾任吏部尚书、尚书右仆射、司徒。
[4]孙、吴:指孙子、吴起。孙子是春秋时齐国的著名军事家,著有《孙子兵法》;吴起是战国时卫国的著名将领。二人都以善于用兵著称,所以后世多以孙、吴并称。
[5]王:皇帝对同宗、臣僚所封的最高一级爵位,诸王都有自己的封国。骄汰:汰通“泰“,骄横奢侈。
[6]遘(ɡòu):遭到;遭遇。
[7]理会:见解一致。
[8]王夷甫:即王衍,字夷甫。
 
译文
晋武帝命令军队在宣武场练武,他想放松武备,施行文治,所以亲自到场,并且把群臣都召集来了。山涛认为不宜这样做,便和诸位尚书谈论孙子、吴起用兵的本意,于是详尽地探讨下去,满座的人听了没有不赞叹的。大家都说:“山少傅所论才是天下的名言。”后来,诸王放纵、奢侈,轻易地造成灾难,于是兵匪遍地像蚂蚁一样聚合起来,郡、国多数因为没有武备不能制伏他们,终于逐渐猖獗、蔓延,正像山涛所说的那样。当时人们认为山涛虽然不学孙、吴兵法,可是和他们的见解自然而然地相同。王夷甫也慨叹道:“山公所说的和常理暗合。”


相关文言文
《谢安评王坦之》原文及翻译
《何充直言不讳》原文及翻译
《殷浩作令仆有违其才》原文及翻译
《法汰为王洽所重》原文及翻译
《掇皮皆真》原文及翻译
《谢安小露才智》原文及翻译
《拔萃国举》原文及翻译
《褚裒裁断于心中》原文及翻译
《王述为人晚成》原文及翻译
《陶母责子退鲊》原文及翻译
《周顗嶷如断山》原文及翻译
《王导赞时贤》原文及翻译
《庾敳品评和峤》原文及翻译
《山涛评阮咸》原文及翻译
《酒以成礼》原文及翻译
《璞玉浑金》原文及翻译
《裴楷品评人物》原文及翻译
《钟会评二童》原文及翻译
《陈蕃评周乘》原文及翻译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原文及翻译
《郗超不以爱憎匿善》原文及翻译
《与人同乐,亦与人同忧》原文及翻译
《桓温将伐蜀》原文及翻译
《远离尘世》原文及翻译
《褚裒能知人而鉴》原文及翻译
《杨朗知人善用》原文及翻译
《王澄评王玄》原文及翻译
《石勒使人读《汉书》》原文及翻译
《王衍代父致辞》原文及翻译
《傅嘏评时贤》原文及翻译
《乱世之英雄》原文及翻译
《羊孚进食》原文及翻译
《谢玄作客》原文及翻译
《苻坚游魂近境》原文及翻译
《谢安与人围棋》原文及翻译
《郗超送米》原文及翻译
《桓温欲诛谢安、王坦之》原文及翻译
《谢安泛海》原文及翻译
《王劭、王荟共诣宣武》原文及翻译
《庾亮不动声色以安众》原文及翻译
《顾和扪虱而谈》原文及翻译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原文及翻译
《庾亮大儿举止雅重》原文及翻译
《何晏七岁》原文及翻译
《裴遐雅量》原文及翻译
《王衍遇辱》原文及翻译
《王戎观虎》原文及翻译
嵇康临刑奏《广陵散》原文及翻译
《顾雍丧子》原文及翻译
《王爽论兄》原文及翻译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