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中论·务本》原文及翻译

徐幹《中论》
原文
    人君之大患也,莫大于详于小事而略于大道,察于近物而暗于远数,故自古及今,未有如此而不乱也,未有如此而不亡也。
    夫详于小事而察于近物者,谓耳听乎丝竹歌谣之和,目视乎雕琢采色之章,口给乎辩慧切对之辞,心通乎短言小说之文,手习乎射御书数之巧,体骛乎俯仰折旋之容。凡此数者,观之足以尽人之心,学之足以动人之志,且先王之末数也,非有小才小智,则亦不能为也。是故能为之者,莫不自悦乎其事,而无取于人,以人皆不能故也。
    夫居南面之尊,秉生杀之权者,其势固足以胜人也,而加以胜人之能,怀是己之心,谁敢犯之者乎?以匹夫行之,犹莫之敢规也,而况人君哉?故罪恶若山,而己不见也;谤声若雷,而己不闻也,岂不甚矣乎!
    夫小事者味甘,而大道者醇淡,近物者易验,而远数者难效,非大明君子,则不能兼通者也,故皆惑于所甘,而不能至乎所淡,眩乎所易,而不能及于所难。是以治君世寡,而乱君世多也。故人君之所务者,其在大道、远数乎?大道、远数者,为仁足以覆帱群生,惠足以抚养百姓,智足以统理万物,权足以变应无端,义足以阜生财用,威足以禁遏奸非,武足以平定祸乱;详于听受,而审于官人;达于兴废之原,通于安危之分。如此,则君道毕矣。
    夫人君非无治为也,失所先后故也。道有本末,事有轻重,圣人之异乎人者无他焉,盖如此而已矣。鲁昭公仪之习以亟,其朝晋也,礼无违者,然而不恤国政。政在大夫,贤不能用,公室四分,不图其终,卒有出奔之祸。故《春秋外传》曰:“国君者,服宠以为美,安民以为乐,听德以为聪,致远以为明。”何技艺之尚哉?
    今使人君聪如师旷,射如夷羿,走追驷马,力折门键,可谓善于有司之职矣,何益于治乎?必以废仁义、妨道德,何则?小器弗能兼容。治乱既不系于此,而中才之人所好也。昔潞丰舒、晋智伯瑶之亡,皆怙其三才、恃其五贤而以不仁之故也。故人君多技艺、好小智、而不通于大道者,适足以距谏者之说,而钳忠直之口也,只足以追亡国之迹,而背安家之轨也。不其然耶?
(取材于徐幹《中论》)
注释:【1】短言小说:琐屑而偏颇的言论。【2】覆帱:施加恩惠。【3】服宠:重用贤人。


译文
    君主的大弊病,没有比精详于琐细之事而忽略中正大道、洞察眼前的事物而不知考虑长远更为严重的了。从古到今,没有这样为政而国家不混乱的,也没有这样为政而国家不灭亡的。
    精详于琐细之事,洞察眼前之物,说的是耳朵能够听到音乐、歌谣的和谐动听,眼睛能够看到雕刻、颜色的绚丽成章、口里能够说出机敏灵活、恰切应对的言辞、内心通晓于短言浅论、街谈巷语的文章,双手熟习于射箭、驾车、书写、运算的工巧,身体熟练于俯首、抬头、转弯、回旋的仪容。上述这几点,看上去足以满足人们的心愿,学习它足以改变人们的志趣,况且,从前君王的非根本的教导,没有一定的才华和智慧,那也不能做到。正因如此,那些能做到的人,没有不以此沾沾自喜、不再去向别人学习的,自以为别人都不能做到这些。
    那些处在君临天下的尊位、手里掌握着生杀大权的人,他们的威势本来就足以超过他人了,再加上超过他人的技能,抱着以己为是的心情,又有谁敢冒犯他呢?一个普通的人做到这样,还没有人敢劝谏他,更何况君主呢?所以,罪行恶德象山岳,而自己看不见;怨恨之声如雷霆,而自己听不见,岂不是太过分了吗?
    琐细小事味道甘美,而中正之道纯正淡泊;眼前之物容易验证,而长远的谋略难以立见成效,不是圣明君子,就不能够两者同时明彻。人们都为甘美的东西、易做的事情所迷惑,却不愿去做淡泊、难成的长远之事。所以清明的君主历代很少,而昏乱的君主每代都多。因此,君主所必须致力的,恐怕应在中正之道、长远谋略上吧!中正之道、长远谋略,说的是仁德足够用来覆盖生民,慈惠足够用来抚养百姓,智慧足够用来管理万物,机变足够用来应付无穷变化、道义足够用来丰富财物器用、威严足够用来禁止奸恶不法、雄武足够用来平定灾祸混乱;能详尽地听取他人的意见,审慎地选取和任用人才;明达国家兴废的原因,熟知社会安危的区分。能做到这样,那么为君之道也就齐备了。
    那些君王在治国方面并非无所作为,(国亡身危的)缘故在于做事失去了先后顺序。道有本有末,事有轻有重,圣人与普通人差异不在别的,就在于他们知道事情的本末轻重、先后次序,如此而已。鲁昭公急于学习礼仪,他朝拜晋国的时候,不曾有过违背礼仪的事,但是不考虑国家的政事。政令出自大夫,贤明之士不被任用,国家政权一分为四,还不知道考虑后果,终于有弃国出奔的大祸。所以,《春秋外传》说:“国君以使贤明的人受到宠爱为美,以平民百姓生活安宁为乐,以能听取有德之言为耳聪,以能使远方之人归服为目明。”哪里只是对技艺的崇尚呢?
    如今让君主听觉如师旷,射箭如夷羿,奔跑能够赶上马车,力量能够摧折门闩,可以说在这些方面能够胜任专司一职官吏的职守了,但对于治理国家有什么益处呢?事实上,肯定会以此而废弃仁义、妨害道德。为什么呢?小的器皿是不能兼收并蓄的。治理和混乱已经与此无关,而这正是中等才智的人所喜欢的。从前潞国丰舒和晋国智瑶的灭亡,都是他们仰仗多方面才能而不仁不义的缘故。所以君主多技能,喜好小才智,而不通明大道,他的技能、小才智正足以拒绝谏诤者的争辨而钳制忠直的言论,只能够追随亡国者的踪迹而违背使百姓安定的(正确)道路。难道不是这样吗?



相关练习:
《吕氏春秋·务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中论·务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文言文
《中论·务本》原文及翻译
《旧唐书·秦叔宝列传》原文及翻译
《卖花老人》原文及翻译
袁枚《李晴江墓志铭》原文及翻译
《潜夫论·德化》原文及翻译
《晏子春秋·内篇谏上第一》原文及翻译
《商女始知亡国恨》原文及翻译
李翱《东海郡开国公徐公行状》原文及翻译
《宋史·马廷鸾传》原文及翻译
《陆元方卖宅》原文及翻译
《贿赂失人心》原文及翻译
《史记·礼书》原文及翻译
《黄子履庄》原文及翻译
《魏书·崔楷传》原文及翻译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原文及翻译(二)
王夫之《读通鉴论·汉高帝》原文及翻译
《颜氏家训·养生》原文及翻译
《列子·杨朱》原文及翻译
《智犬破案》原文及翻译
《宋人使门尹般如昔师告急》原文及翻译
《商君书·外内》原文及翻译
《晁错言于上曰圣王在上》原文及翻译
《凡欲征伐,先用间谍》原文及翻译
《列子·黄帝》原文及翻译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