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春秋·伍员奔宋,道遇申包胥》原文及翻译
吴越春秋
原文:
伍员奔宋,道遇申包胥,谓曰:“楚王杀吾父兄,为之奈何?”申包胥曰:“呜呼!吾欲教子报楚,则为不忠;教子不报,则为无亲友也。子其行矣,吾不容言。”子胥曰:“吾闻父母之仇,不与戴天履地;兄弟之仇,不与同域接壤;朋友之仇,不与邻乡共里。今吾将复楚,以雪父兄之耻。”申包胥曰:“子能亡之,吾能存之;子能危之,吾能安之。”伍员奔吴。到昭关,关吏欲执之,伍员因诈曰:“上所以索我者,美珠也。今我已亡矣,将去取之。”关吏因舍之。至江,江中有渔父乘船从下方湖水而上。子胥呼之,谓曰:“渔父渡我!”如是者再,子胥入船。子胥既渡,渔父乃视之有其饥色,乃谓曰:“子俟我此树下,为子取饷。”渔父去后,子胥疑之,乃潜身于深苇之中。有顷,父来,持麦饭、鲍鱼羹、盎浆,求之树下,不见,因歌而呼之,曰:“芦中人,芦中人,岂非穷士乎?”如是至再,子胥乃出芦中而应。渔父曰:“吾见子有饥色,为子取饷,子何嫌哉?”子胥曰:“性命属天,今属丈人,岂敢有嫌哉?”二人饮食毕,欲去,胥乃解百金之剑以与渔者:“此吾前君之剑,中有七星,价直百金,以此相答。”渔父曰:“吾闻楚之法令: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圭,岂图取百金之剑乎?”遂辞不受。谓子胥曰:“子急去勿留,且为楚所得。”子胥曰:“请丈人姓字。”渔父曰:“今日凶凶,两贼相逢吾所谓渡楚贼也两贼相得得形于默何用姓字为子为芦中人吾为渔丈人富贵莫相忘也。”子胥曰:“诺。”既去,诚渔父曰:“掩子之盎浆,无令其露。”渔父诺。子胥行数步,顾视渔者,已覆船自沉于江水之中矣。
(节选自赵晔《吴越春秋》)
【注】①伍员,即伍子胥。
译文:
伍子胥逃往宋国,在路上遇到申包胥,对他说:“楚王杀害了我的父亲和哥哥,怎么办呢?”申包胥说:“唉!我要是让您报复楚王,就是不忠;让您不报复(楚王),就是不讲亲友之情了。您还是走吧,我什么也不说。”伍子胥说:“我听说父母之仇,是不能与仇人一同顶天踩地的;兄弟之仇,是不能与仇人生活在同一个地方的;朋友之仇,是不能与仇人同处乡里的。现在我将报复楚王,来为父兄报仇雪恨。”申包胥说:“您能灭亡楚国,我就能保卫楚国;您能使楚国陷于危难,我就能使楚国安定太平。”伍子胥逃往吴国。来到昭关,关吏要捉拿他,伍子胥就骗他说:“君王搜寻我,是为了美珠啊。现在我已经给弄丢了,我要去寻找。”关吏于是就把他放了。伍子胥来到江边,江中有渔父乘船从下游逆流而上。伍子胥大声喊他,对他说:“渔父帮我渡过江去!”这样喊了两次,伍子胥来到渔父的船上。伍子胥渡过江后,渔父就看他有饥饿的面色,于是对他说:“你在这棵树下等我,我为你取饭。”渔父离开后,伍子胥开始怀疑他,就藏在深深的芦苇荡中。不久,渔父返回,拿着麦饭、鲍鱼羹、盎浆,在树下寻找,没见到,于是用歌声来呼唤他,唱道:“芦中人,芦中人,难道不是困窘的贤士吗?”如此两次,伍子胥才走出芦苇荡应声。渔父说:“我看见你有饥饿的面色,给你取饭,你为什么猜疑我呢?”伍子胥说:“我的性命属于上天,现在属于丈人,怎么敢猜疑您呢?”两人吃完了饭,伍子胥想离开,就解下价值百金的宝剑,把它送给渔父:“这是我以前君王的剑,上面有北斗七星,价值百金,我用它来报答您。”渔父说:“我听说了楚国的法令:捉到伍子胥的人,赐给粟五万石,进爵执圭,难道(我会)贪图价值百金的剑吗?”于是(渔父)推辞不接受。渔父对伍子胥说:“你马上离开,不要停留,否则就会被楚国人抓获。”伍子胥说:“请问您的姓名。”渔父说:“今天气势凶猛,两个贼相遇,我是摆渡楚国罪犯的贼。两个贼想互理解,在于默契,为什么问姓名呢?您是芦中人、我是渔夫人、富贵了不要忘了我。”伍子胥说:“好的。”离开的时候,伍子胥告诫渔父说:“掩盖您的盎浆,不要让它暴露了。”渔父答应。伍子胥走了几步,回头看渔父,渔父已经弄翻船自沉到江水中了。
相关练习:
相关文言文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