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人生而静,天之性也》原文及翻译

礼记
原文
    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泆作乱之事。是故强者胁弱,众者暴寡,知者诈愚,勇者苦怯,疾病不养,老幼孤独不得其所,此大乱之道也。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人为之节:衰麻哭泣,所以节丧纪也;钟鼓干戚,所以和安乐也;婚姻冠笄,所以别男女也;射乡食飨,所以正交接也。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
(节选自《礼记·乐记》)


译文
    人初生的时候很平静,这是上天赋予的本性;感知外物以后发生情感的变动,是天性产生的欲求。外物来到身边后(被)心智感知,这样之后好恶之情就形成了。好恶之情在内心得不到节制,心智就会被外物诱惑,不能回归自己(最初的心境),天理就要泯灭了。人被外物同化,就会灭绝天理而穷尽人欲,倘若人的内心好恶没有节制,这样,随着外物的到来,人就渐渐被物化了。人被物化,就会泯灭天生的理智而穷尽欲求。于是才有狂悖、逆乱、欺诈、作假的念头,有荒淫、佚乐、犯上作乱的事。因此,强大者胁迫弱小,众多者施强暴于寡少,聪慧多智的欺诈愚昧无知,勇悍的使怯懦者困苦,疾病者不得养,老人、幼童、孤儿、寡母不得安乐,这些是导致天下大乱的因素。所以,先王制礼作乐,使人对欲望有所节制:有关丧服、哭泣的规定,这是用来节制丧事的;钟鼓、干戚等乐制,是用以协调宴乐的;制定婚礼、冠礼、笄礼,这是用来区别男女的;制定射礼、乡饮酒礼、食礼、维礼,这是用来规范交际的。用礼来节制民心,用乐来调和民声,用政令推行礼乐,刑罚防范作乱。礼、乐、刑、政四个方面都能通行而不相违背,那么君王推行王道的条件就齐备了。

相关练习:
《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渥居丧,昼夜酣饮作乐》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文言文
《人生而静,天之性也》原文及翻译
诗经《东门之池》原文及翻译
诗经《衡门》原文及翻译
《金刚经》原文及翻译
《世之学者说人主》原文及翻译
张岱《夏日赏荷》原文及翻译
《春之泉》原文及翻译
诗经《东门之枌》原文及翻译
诗经《宛丘》原文及翻译
《善者,行之总,不可斯须离也》原文及翻译
诗经《相鼠》原文及翻译
《蛙与牛斗》原文及翻译
《小年岳飞》原文及翻译
辛文房《李白嘲县宰》原文及翻译
《子思居于卫》原文及翻译
《唐顺之与二弟书》原文及翻译
《陈献章诫子弟书》原文及翻译
《孟浩然游京师》原文及翻译
孙云锦《吴承恩放浪诗酒》原文及翻译
欧阳修《为君难论》原文及翻译
诗经《何草不黄》原文及翻译
诗经《苕之华》原文及翻译
诗经《渐渐之石》原文及翻译
诗经《瓠叶》原文及翻译
《孟春之月》《仲春之月》《季春之月》原文及翻译
《礼记·檀弓上》原文及翻译
《今大道既隐》原文及翻译
《礼记·大学》原文及翻译(二)
《晋献文子室成》原文及翻译
《杜蒉扬觯》原文及翻译
《公子重耳对秦客》原文及翻译
《有子之言似夫子》原文及翻译
《晋献公杀世子申生》原文及翻译
《礼记·大学之道》原文及翻译
《天下之肥也》原文及翻译
《礼记·中庸》原文及翻译
《礼记·乐记》原文及翻译
《虽有嘉肴》原文及翻译(全)
《礼记·学记》原文及翻译
《凡音,生于人心者也》原文及翻译
《曾子易箦》原文及翻译
《虽有嘉肴》原文及翻译
《大道之行也》原文和翻译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