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之境》原文及翻译
张英《聪训斋语》
原文:
读书须明窗净几,案头不可多置书。读文作文,皆须宁神静气,目光炯然①。出文与题之上,最忌坠入云雾中,迷失出路。多读文而不熟,如将不练之兵,临时全不得用,徒疲精劳神,与操空拳者无异。
作文以握管②之人为大将,以精熟墨卷百篇为练兵,以杂读时艺③为散卒,以题为坚垒。若神明④不爽朗,是大将先坠云雾中,安能制胜?人人各有一种英华光气,但须磨炼始出。譬如一草一卉,苟深培厚壅⑤,尽其分量,其花亦有可观,而况于人乎?况于俊特⑥之人乎?
天下有形之物,用则易匮。惟人之才思气力,不用则日减,用则日增。但做出自己声光⑦,如树将发花时,神壮气溢,觉与平时不同,则自然之机候⑧也。
读书人独宿是第一义,试自己省察。馆中独宿时,漏下二鼓⑨,灭烛就枕;待日出早起,梦境清明,神酣气畅。以之读书则有益,以之作文必不潦草枯涩⑩。真所谓一日胜两日也。
(选自清·张英《聪训斋语》)
[注释]①炯然:形容明亮。②握管:执笔。③时艺:即时文,八股文。④神明:指人的精神。⑤壅:在植物的根部培土或施肥。⑥俊特:德才出众。⑦声光:此处指文章的风采。⑧机候:适宜的时机。⑨漏下二鼓:夜晚二更时分。⑩枯涩:文思呆滞迟钝。
译文:
读书应该在窗明几净的环境中,桌上不要放太多的书。读书和写作都要聚精会神,平心静气,目光集中。写出的文字要紧扣主题,最忌讳的是漫无边际,不知所云。读的文章很多但不深入理解,就像统领没有经过训练的士兵,面临打仗时全都不顶用,白费精神体力,同赤手空拳的人没有什么两样。
写文章时,执笔的作者就是大将,精读名篇就是训练士兵,博览杂书就是零散的士兵,题目就是坚固的战斗堡垒。如果思路不清晰,那就像大将先坠入云雾之中,怎么能够取得胜利呢?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灵感,只是需要经过磨练才能显露出来。正如一棵草一朵花,如果精心培育,浇水施肥,让它充分生长,开出花来也会美丽,何况人呢?更何况才智出众的人呢?
普天之下有形的物质,只要使用就容易损耗匮乏。只有人的智慧和气力,不用就会日益减损,常用就会日益增长。要显露出文采,就如同树木将要开花时,精力旺盛,生气蓬勃,感觉与平常不同,那就是适宜的时机了。
读书的人独自住宿是(做学问的)第一要义,利于思考。独宿时,二更即睡,清晨日出即起,这时头脑清醒,精神爽朗。在这种状态下读书会有收获,写文章也会文思泉涌,这就是真正的一天胜过两天呀!
相关练习:
相关文言文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