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宋史·张邦昌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
原文
  张邦昌,字子能,永静军东光人也。
  钦宗即位,拜少宰。金人犯京师,朝廷议割三镇,俾邦昌为质于金以求成。邦昌力主和议,不意身自为质,及行,乃要钦宗署御批无变割地议,不许。明年春,金营文书来,令推异姓堪为人主者从军前备礼册命。留守孙傅等表请立赵氏。金人怒,劫傅等召百官杂议,众莫敢出声,相视久之,乃曰:“今日当勉强应命,举在军前者一人。”尚书员外郎宋齐愈书“张邦昌”三字示之,遂定议。王时雍时为留守,再集百官诣秘书省,至即闭省门,以兵环之,谕众以立邦昌,众意唯唯。邦昌始欲引决,或曰:“相公不前死城外,今欲涂炭一城耶?”邦昌北向拜舞受册,即伪位,僭号大楚。时雍率百官遽拜,邦昌但东面拱立。是日,风霾,日晕无光。百官惨沮,邦昌亦变色。见百官称“予”,手诏曰“手书”。独时雍每言事邦昌前,辄称“臣启陛下”,邦昌斥之。
  金人将退师,邦昌诣金营祖别,起居悉如常仪,士庶观者无不感怆。金师既还,邦昌降手书赦天下。吕好问谓邦昌曰:“人情归公者,劫于金人之威耳,金人既去,能复有今日乎?康王居外久,众所归心,曷不推戴之?”邦昌从之,乃遣蒋师愈赍书于康王自陈:“所以勉循金人推戴者,欲权宜一时以纾国难也,敢有他乎?”王询师愈等,具知所由,乃报书邦昌。书既下,中外大说。
王即皇帝位,相李纲。纲上书极论:“国破而资之以为利,君辱而攘之以为荣。建邦四十余日,逮金人之既退,方降赦以收恩。是宜肆诸市朝,以为乱臣贼子之戒。”又力言:“邦昌已僭逆,岂可留之朝廷,使道路目为故天子哉?”高宗乃诏数邦昌罪,赐死潭州。  
                                              (删节自《宋史·列传第二百三十四》)

译文

  张邦昌,字子能,永静军东光人。
  钦宗即位,授予他少宰一职。金人进犯京师,朝廷商议割让三镇,让张邦昌在金做人质以此求和。张邦昌极力主张讲和,没想到自己成为人质,出行时,就请求钦宗签署御批不变动割地的方案,没有同意。第二年春天,金人营地送文书来,命令推举可以担当君主的不姓赵的人到军队前准备礼仪接受册命。留守孙傅等上表请求立赵氏。金人发怒,胁迫孙傅等召集百官共同商议,众人不敢出声,相视很久,就说:“今天应当勉强听从命令,推举一个军队(战场上)的人前去。”尚书员外郎宋齐愈写“张邦昌”三个字给他们看,于是定下意见。王时雍当时任留守,再次召集百官到秘书省,到后就关闭省门,派兵保卫,告诉众人拥立张邦昌,众人想要答应。张邦昌开始想要自杀,有人说:“相公不早死于城外,现在想要使一城生灵涂炭吗?”张邦昌向北拜舞接受册命,登伪位,僭号大楚。时雍带领百官突然下拜,张邦昌只是向东拱手站立。那天,大风刮起尘土,太阳周围光环失去光芒。百官伤心丧气,张邦昌也变了脸色。接见百官称“予”,手诏称“手书”。只有时雍每次在张邦昌面前上言国事,动不动就称“臣启陛下”,张邦昌斥责他。
  金人将退兵,张邦昌到金人阵营鉴别送行,举动都与平时礼仪一样,观看的士人平民无不感伤。金兵回去后,张邦昌降手书在天下实行大赦。吕好问对张邦昌说:“人心归于你,是因为被金人的威势胁迫,金人已经离去,还能再有今天的样子吗?康王久居朝外,众心所归,为什么不能拥戴他呢?”张邦昌听从,差遣蒋师愈送信给康王,信中说道:“尽力顺从金人推举拥护的原因,是想要暂且适应一时来解除国难,哪敢有其他呢?”康王询问蒋师愈等,了解全部来由,就回信给张邦昌。手书下达后,朝廷内外很高兴。
  康王即皇帝位,任李刚为宰相。李纲上书极力论述:“国家残破却以此取利,君主受辱却加以掠夺作为荣耀。建立邦国四十多天,等到金人退兵后,才降下赦令以收买恩德。这样该处死刑后陈尸于市,作为乱臣贼子的惩戒。”李刚又极力上言:“张邦昌已僭位叛逆,哪能留在朝廷,让众人看作是以前的天子呢?”高宗于是下诏历数张邦昌罪行,赐死于潭州。

相关练习:
《宋史·张邦昌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文言文
《宋史·赵瞻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刘文质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胡寅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陈禾传》原文及翻译(二)
《宋史·王随传》原文及翻译(二)
《宋史·姚坦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吕景初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张枃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任福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汪藻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项安世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曾巩传》原文及翻译(二)
《宋史·薛季宣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谢方叔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郑獬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陈若拙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英宗宣仁圣烈高皇后》原文及翻译
《宋史·宋偓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王质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彭思永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晏敦复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廖德明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张雍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太祖本纪》原文及翻译(二)
《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原文及翻译
《宋史·张运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陈尧叟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李纲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石公弼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陆游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王遂传》原文及翻译
《破瓮救友》原文及翻译
《宋史·赵与欢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李昉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纪事本末契丹盟好》原文及翻译
《宋史·薛向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慎从吉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苏元老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王琪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任中正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宋敏求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魏杞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柴中行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陈瓘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赵开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尹洙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鲜于侁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洪迈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倪思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李允则传》原文及翻译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