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旧唐书·僧一行》原文及翻译

旧唐书
原文

    僧一行,姓张氏,先名遂,魏州昌乐人,襄州都督、郯国公公谨之孙也。父擅,武功令。一行少聪敏,博览经史,尤精历象、阴阳、五行之学。时道士尹崇博学先达,素多坟籍。一行诣崇,借扬雄《太玄经》,将归读之。数日,复诣崇,还其书。崇曰:“此书意指稍深,吾寻之积年,尚不能晓,吾子试更研求,何遽见还也?”一行曰:“究其义矣。”因出所撰《大衍玄图》及《义决》一卷以示崇。崇大惊,因与一行谈其奥赜,甚嗟伏之。谓人曰:“此后生颜子也。”一行由是大知名。 

    武三思慕其学行,就请与结交,一行逃匿以避之。寻出家为僧,隐于嵩山,师事沙门普寂。睿宗即位,敕东都留守韦安石以礼征,一行固辞以疾,不应命。后步往荆州当阳山,依沙门悟真以习梵律。

    开元五年,玄宗令其族叔礼部郎中洽赍敕书就荆州强起之。一行至京,置于光太殿,数就之,访以安国抚人之道,言皆切直,无有所隐。开元十年,永穆公主出降,敕有司优厚发遣,依太平公主故事。一行以为高宗末年,唯有一女,所以特加其礼。又太平骄僭,竟以得罪,不应引以为例?上纳其言,遽追敕不行,但依常礼。其谏诤皆此类也。

    一行尤明著述,撰《大衍论》三卷,《摄调伏藏》十卷,《天一太一经》及《太一局遁甲经》《释氏系录》各一卷。时《麟德历经》推步渐疏,敕一行考前代诸家历法,改撰新历,又令率府长史梁令瓒等与工人创造黄道游仪,以考七曜行度,互相证明。于是一行推《周易》大衍之数,立衍以应之,改撰《开元大衍历经》。至十五年卒,年四十五,赐谥曰“大慧禅师”。

    (选自《旧唐书》,有删改)

 
译文

僧一行,姓张,之前的名字是“遂”,魏州昌乐人,襄州都督、郯国公张公谨的孙子。父亲张擅,是武功县县令。一行小时候很聪明,博览经史,尤其精通历象、阴阳、五行之学。当时道士尹崇是博学、德行高、学问深的知名先辈,向来有很多典籍。一行拜访尹崇,借了扬雄《太玄经》回去读。数日后,再来拜访尹崇,归还他的书。尹崇说:“这本书意思较为深奥,我探求了很多年,尚且不能通晓,您应该试着多加钻研,为什么这么快就还给我呢?”一行说:“我已明白它的义理了。”于是拿出撰写的《大衍玄图》和《义决》一卷给尹崇看。尹崇大惊,于是与一行谈论其中精微的义蕴,十分嗟叹佩服一行。对人说:“这个后生是颜渊啊(颜渊,孔子最杰出的弟子)。”一行由此大大地闻名于世。

武三思钦慕他的学识品行行,来请求与他结交,一行逃跑藏起来,躲避了他。不久出家为僧,隐居于嵩山,向和尚普寂拜师学习。唐睿宗即位后,命令东都洛阳的留守(官职名)韦安石按照礼仪征召僧一行。一行坚决用生病为借口推辞,不遵从睿宗的命令。后来步行前往荆州当阳山,依傍悟真和尚学习梵律(印度传来的音律学知识)。

开元五年,唐玄宗命令他的族叔(堂叔之类),礼部郎中张洽赍,拿着皇帝的文书到荆州强行起用他。一行到长安,被安置在光太殿,(玄宗)数次来拜访他,咨询安定国家抚育人民的道理,(一行)的回答都很恳切率直,没有隐瞒。开元十年,永穆公主出嫁,(玄宗)命令有关部门优厚送嫁,按照太平公主当年出嫁的旧例。一行认为(太平公主时)是唐高宗晚年,又只有太平公主这一个女儿,所以特地增加礼节。并且太平公主骄横僭越,后来因为这获罪,不应该引以为例。玄宗采纳了他的话,于是追加命令不按照太平公主的规模,只依照平常的礼数。一行的直言规劝,都像是这样。

 一行尤精通著述,撰写了《大衍论》三卷,《摄调伏藏》十卷,《天一太一经》及《太一局遁甲经》、《释氏系录》各一卷。当时《麟德历经》推算天象历法渐渐出现偏差,于是命令一行考查前代诸家历法,重新撰写新历法,又命令率府长史梁令瓒等与工人制作黄道游仪,用以考察七曜(太阳月亮和五大行星)运行的度数,互相证明。于是一行推算《周易》的“大衍之数”(一种推演阴阳天地之数的方法),确立衍(不太清楚什么意思,大概也是一种推演方法),用来以顺合它,重新撰写《开元大衍历经》。十五年后死去,时年四十五岁,玄宗赐给他谥号“大慧禅师”。

相关文言文
《旧唐书·阳城传》原文及翻译
《旧唐书·严武传》原文及翻译
《旧唐书·阳峤传》原文及翻译
《旧唐书·杨发传》原文及翻译
《旧唐书·薛讷传》原文及翻译
《旧唐书·许孟容传》原文及翻译
《旧唐书·吐蕃传》原文及翻译
《旧唐书·魏徵传》原文及翻译
《旧唐书·姚思廉传》原文及翻译
《旧唐书·温造传》原文及翻译
《旧唐书·韦绶传》原文及翻译
《旧唐书·李勉传》原文及翻译
《旧唐书·桓彦范传》原文及翻译
《旧唐书·李景俭传》原文及翻译
《旧唐书·令狐彰传》原文及翻译
《旧唐书·杜鸿渐传》原文及翻译
《旧唐书·窦参传》原文及翻译
《旧唐书·李祎传》原文及翻译
《旧唐书·齐映传》原文及翻译
《旧唐书·姚瑞传》原文及翻译
《旧唐书·于頔传》原文及翻译
《旧唐书·李嗣业传》原文及翻译
《旧唐书·姜师度传》原文及翻译
《旧唐书·崔知温传》原文及翻译
《旧唐书·张濬传》原文及翻译
《旧唐书·苏弁传》原文及翻译
《旧唐书·诸遂良传》原文及翻译
《旧唐书·毕諴传》原文及翻译
《旧唐书·李芃传》原文及翻译
《旧唐书·白居易传》原文及翻译
《旧唐书·魏玄同传》原文及翻译
《旧唐书·魏征传》原文及翻译
《旧唐书·颜籀传》原文及翻译
《旧唐书·王雄诞传》原文及翻译
《旧唐书·孔述睿传》原文及翻译
《旧唐书·刘乃传》原文及翻译
《旧唐书·苏世长传》原文及翻译
《旧唐书·李尚隐传》原文及翻译
《旧唐书·杨绾传》原文及翻译
《旧唐书·罗艺传》原文及翻译
《旧唐书·吴少诚传》原文及翻译
《旧唐书·封伦传》原文及翻译
《旧唐书·孔祯传》原文及翻译
《旧唐书·李渤传》原文及翻译
《旧唐书·太宗本纪》原文及翻译(二)
《旧唐书·王晙传》原文及翻译
《旧唐书·牛徽传》原文及翻译
《旧唐书·李昭德传》原文及翻译
《旧唐书·叶蕃传》原文及翻译
《旧唐书·曹确传》原文及翻译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