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嵇康《家诫》原文及翻译

嵇康
《家诫》是他嵇康在狱中给10岁的儿子写的,希望儿子成为一个稳重谨慎的人。

嵇康,字叔夜,谯国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又有安徽省宿州市西一说)人,三国时期曹魏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

嵇康自幼聪颖,身长七尺八寸,容止出众。他博览群书,广习诸艺,尤为喜爱老庄学说。嵇康与阮籍等人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成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名列“竹林名士”之一。他的事迹与遭遇对于后世的时代风气与价值取向有着巨大影响。嵇康工诗善文,其作品风格清峻,反映出时代思想,并且给后世思想界、文学界带来许多启发。又注重养生,曾著《养生论》。今有《嵇康集》传世。

原文

人无志,非人也。

但君子用心,所欲准行。

自当量其善者,必拟议而后动。

若志之所之,则口与心誓,守死无二。

耻躬不逮,期於必济。

译文

一个人活着却心无所向,就算不上是一个真正的人。

但凡君子在确认心之所向,并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时,都会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

首先,你需要学会分别善恶、辨识好坏,谨慎确认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一定要确认好了再行动。

而一旦确认了心之所向,就要做到心口合一、言行一致,坚定不移,到死也不改变。

你要坚持不懈,以无法践行理念为耻,则终有一天会实现自己的理想。

原文

若心疲体解,或牵於外物,或累於内欲;

不堪近患,不忍小情,则议於去就。

议於去就,则二心交争。二心交争,则向所以见役之情胜矣。

或有中道而废,或有不成一匮而败之。

以之守则不固,以之攻则怯弱。

与之誓则多违,与之谋则善泄。

临乐则肆情,处逸则极意。

故虽繁华熠燿,无结秀之勋;

终年之勤,无一旦之功。

斯君子所以叹息也。

译文

如果在这过程中,你觉得身心俱疲,要么是被身外之物牵扯,要么是被内心不当的欲望拖累;

它导致你忍受不了眼前的患难或心里小小的不快,想要放弃心中的志向。

想放弃,心中就会挣扎,陷入天人交战的境地。一旦心之所向与眼前的困境产生冲突,往往是眼前这种可控制凡人的情感取胜。

由此,造成了半途而废甚至是功败垂成。

这样的人,用他作防守不坚固,用他来进攻则太怯弱;

与他定下誓约常常会被违背,而与他共同谋划常常被泄密;享乐时控制不住情欲,放松下来后就完全松懈。

所以他虽然天资很好,看着繁华美丽,但不会出什么成果;

一整年看似勤快,也不会有功成名就的一天。

君子看到此,就不免为之叹息了。

原文

若夫申胥之长吟,夷齐之全洁,展季之执信,苏武之守节,可谓固矣。

故以无心守之安,而体之,若自然也。乃是守志之盛者也。

译文

想当初,申包胥为求秦国帮助楚国,在秦城墙外哭了七天七夜,滴水不进,最终打动了秦哀公,成功复国;伯夷叔齐在武王灭商后,耻食周粟,采薇而食,最终饿死首阳山,保全了他们高洁的品性;柳下惠直道而事人,被罢官三次,有很多国家抢着要他却不离开祖国,选择去官隐遁,坚守信念;苏武被匈奴扣留十九年,无论对方如何威逼利诱都不投降,坚守节操——他们几人的信念,都可以说是很坚定了。

所以说,不用刻意去坚守志向、为了守而守,而要在行动中加以实践,把一切当成是自然而然的,只有这样浑然天成的“无心”之守,才是最好的恪守志向之人。

原文

所居长吏,但宜敬之而已矣,不当极亲密,不宜数往,往当有时。

其有众人,又不当独在后,又不当宿留。

所以然者,长吏喜问外事,或时发举,则怨,或者谓人所说,无以自免也。

若行寡言,慎备自守,则怨责之路解矣。

译文

对于自己的长官(领导),只要尊敬他就好了,不应和他过分亲密,和他的往来也不宜太多,如果要去找他,也应有恰当的理由,找好时机、控制好时间。

若是和其他人一起去拜访,不要最后离开,也不要在他家里留宿。

之所以要你这么做,是因为长官喜欢问别人一些府衙之内看不到的事情,哪天被人知道你说了什么(不利于他的话),别人就会怨你,或者明明不是你说的,别人误以为是你说的,你也没法解释,解释了也说不清,两边为难。

如果能做到少说话,谨慎戒备,守好自己的口舌,就可以避免被人怨恨或责备了。

原文

其立身当清远。

若有烦辱,欲人之尽命,托人之请求,则当谦言辞谢,其素不豫此辈事,当相亮耳。

若有怨急,心所不忍,可外违拒,密为济之。

所以然者,上远宜适之几,中绝常人淫辈之求,下全束修无玷之称;此又秉志之一隅也。

译文

平时做人应当处清净高远之地,远离凡人俗事。

如果有人来麻烦、叨扰,想要你尽全力去帮他做些事,在推辞别人的请求时,语气应当谦虚、真诚而礼貌,但也要很干脆,让他清楚的知道你从来不插手这类事情,这样他们才会谅解你。

如果那人的事情有冤屈或者真的很急,你心中不忍,那么可以表面上拒绝他,回头再暗中想办法帮他。

之所以要你这样做,是因为上可以避免过多的请托,为自己争取一片清净,中可以杜绝一些麻烦人士的请求,下可以保全自己一向的名声,这也是坚守志向的一个要点。

原文

凡行事先自审其可,不差於宜,宜行此事,而人欲易之,当说宜易之理。

若使彼语殊佳者,勿羞折遂非也;若其理不足,而更以情求来守。

人虽复云云,当坚执所守,此又秉志之一隅也。

译文

你每想做一件事之前,一定要先审度一下看看可不可以做,认为没有差错了,才可以行动。如果有人想改变你的计划,应当让他说出建议改变的理由。

如果他讲的很对,方案很好,你不要羞恼拒绝,坚持不改自己不够好的方案;如果他的理由不够充分,改想以情分来让你听他的话,

那就算他一直说,甚至还有其他人也这么说,你也不应受影响,要坚定自己的信念,这也是坚守志向的一个要点。

原文

不须行小小束修之意气,若见穷乏,而有可以赈济者,便见义而作。

若人从我有所求欲者,先自思省,若有所损废多,於今日所济之义少,则当权其轻重而拒之。

虽复守辱不已,犹当绝之。然大率人之告求,皆彼无我有,故来求我,此为与之多也。

自不如此,而为轻竭。不忍面言,强副小情。未为有志也。

译文

做人不能太小气,不知变通、自视清高,在遇见贫穷困苦的人时,如果有能力帮助、救济,就应当见义而为去帮助他。

如果有人想从你这得到什么,向你要东西时,你应当先在内心思考反省一番,如果给他这些对你而言损失太大,而这次救济他人属“义”的成分少,则应当在权衡轻重后拒绝他。

就算他一直跟着你、低声下气的求你,也应当果断拒绝。

但在大部分情况下,人家来求你帮忙,是因为他没有而你有,所以大多情况下能帮还是要帮。

如果你不按我说的去做,轻易就为别人竭尽所有,不忍心拒绝别人的当面请求,只求小情,则会失去大义,无法真正做到守志。

原文

夫言语,君子之机,机动物应,则是非之形著矣。故不可不慎。

若於意不善了,而本意欲言,则当惧有不了之失,且权忍之。

后视向不言此事,无他不可,则向言或有不可;然则能不言,全得其可矣。

译文

语言这个东西,是君子的一种重要表达形式,应用之时,君子的是非态度等就表露出来了。所以,说话之时不能不谨慎。

如果对有些事,你不是很了解,那么就算你很想发表意见,也应该考虑到自己很可能因不够了解而犯错,并应惧怕这种过失可能引发的后果,然后选择暂时忍耐。

事后再来看这件事,你当初不发表意见没什么不好的,而说出来却可能有什么不当之处;因此能不说就尽量不说,这样总归不会犯错。

原文

且俗人传吉迟传凶疾,又好议人之过阙,此常人之议也。

坐言所言,自非高议。但是动静消息,小小异同,但当高视,不足和答也。

非义不言,详静敬道,岂非寡悔之谓?

译文

而且世俗之人传好消息很慢,坏消息倒是传得很快,又喜欢议论别人的过失短缺,这都是常人喜欢的议题。

无事时坐着闲聊,自然不会讲出什么高论。闲聊中各种各样的消息,你可能有赞同的、有不敢苟同的,但都没必要参与其中,旁观即可,没必要去附和回答。

不符合“义”的话就不说,细心安静的谨守值得尊敬的大道,难道不是减少后悔的一种办法?

原文

人有相与变争,未知得失所在,慎勿预也。

且默以观之,其是非行自可见。

或有小是不足是,小非不是非,至竟可不言以待之。

就有人问者,犹当辞以不解。近论议亦然。

译文

当你看到别人在争论,还无法判断谁是谁非时,就谨慎些,不要急着去干预。

姑且在旁默默观察,慢慢的就能看出其中的是非曲直。

有些人争辩的,不过是些小是小非,你完全可以不用理会。

如果有人来问你意见,你就说不清楚,推辞了事。如果旁人对这场争论发表议论,你也同样无需理会。

原文

若会酒坐,见人争语,其形势似欲转盛,便当无何舍去之。此将斗之兆也。

译文

如果在酒会上,别人开始争论而且有越吵越厉害的趋势,就应当赶快离开而不要有任何留恋。因为这是他们快要打起来的前兆。

原文

坐视必见曲直,党不能不有言,有言必是在一人,其不是者,方自谓为直,则谓曲我者有私於彼,便怨恶之情生矣;或便获悖辱之言,正坐视之,大见是非,而争不了,则仁而无武,於义无可,故当远之也。

译文

如果在酒会上,别人开始争论而且有越吵越厉害的趋势,就应当赶快离开而不要有任何留恋。因为这是他们快要打起来的前兆。

你坐在一旁看着一定会对是非曲直作出区分,假如你忍不住开口说话,你一说话肯定是站在其中一人那边,而你认为不对的那个人正觉得自己是对的,听你这么说只会认为你是出于私心才帮对方(不会觉得你是对的),心里面就对你有了怨恨讨厌之情;假如你能忍住不说,就坐着看他们吵,但你明明看出了是与非,却不参与争论,这是有仁心却无用武之地,从义而言又是不可为的事情,因此你应当远离他们。

原文

然大都争讼者,小人耳。

正复有是非,共济汗漫,虽胜可足称哉?

就不得远取醉为佳。

若意中偶有所讳,而彼必欲知者,若守大不已,或劫以鄙情,不可惮此小辈,而为所挽。

引以尽其言。今正坚语,不知不识,方为有志耳。

译文

而且大部分喜欢争辩诉讼的人,都是小人。

就算其中有是非曲直之分,但各方本质都差不多,虽然赢了又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呢?

还不如远离他们饮酒自醉的好。

如果你对某些事件,心里确有倾向,有人很想知道,他或者晓以大义、或者故意激你,想让你说出来,你千万不可上他们的当,不被拉拢也不害怕。

坚持什么都不说,坚称什么都不知道、没有任何看法,这才算是真有志向的人。

原文

自非知旧、邻比,庶几已下,欲请呼者,当辞以他故,勿往也。

外荣华则少欲,自非至急,终无求欲,上美也。

不须作小小卑恭,当大谦裕;不须作小小廉耻,当全大让。

若临朝让官,临义让生,若孔文举求代兄死,此忠臣烈士之节。

译文

除了要好的朋友、亲近的邻居外,其他人来找你聚会的,都应当找个理由拒绝,不要参加。

除了非常必要和着急的事外,不要去求别人,而若把荣华富贵视为身外之物就会减少欲望,必要之事也会减少,最终至无欲无求,这是最美最好的境界。

不需要作小小的卑微谦恭,应该在大处谦让;也无须计较小小的廉耻,而应当保全大节。

比如遇到朝廷招募时让出官位,面临大义时宁愿牺牲生命,像孔文举请求代兄长而死,这才是忠臣烈士的节操。

原文

凡人自有公私,慎勿强知人知。

彼知我知之,则有忌於我。

今知而不言,则便是不知矣。

若见窃语私议,便舍起,勿使忌人也。

译文

凡人都有自己的隐私,千万不要想着去打听窥探别人的私事。

如果那人知道你知道他的私密,则将对你有所忌恨。

假如你知道了别人的隐私而不对人说,则和不知道是一样的。

如果见到别人在窃窃私语,就赶快离开,不要让人怀疑你听到了而忌恨你。

原文

或时逼迫,强与我共说。若其言邪险,则当正色以道义正之。何者?

君子不容伪薄之言故也。一旦事败,便言某甲昔知吾事,是以宜备之深也。

译文

有时会遇到别人强迫你和他一起说,如果那人讲的内容都是邪恶艰险的,则应当正色对之,以道义之说导正他的言语。为什么呢?

因为君子不能容忍虚伪浅薄的语言。而且一旦事情败露,那人就会说某某人也知道我的事(很有可能是他告的密),以后应当对他有更多的戒备。

原文

凡人私语,无所不有,宜预以为意,见之而走者,何哉?

或偶知其私事,与同则可,不同则彼恐事泄,思害人以灭也。

译文

但凡人们聚在一起说悄悄话,真是什么内容都有,你应当有这个意识在,那就是见有人在窃窃私语的就离他们远点。为什么呢?

因为假如你偶然知道了他的私事,与他观点一致倒也算了,如果不同他会担心你泄密,就会想着要将你除掉。

原文

非意所钦者,而来戏调,蚩笑人之阙者,但莫应从小共,转至於不共;

而勿大冰矜,趋以不言答之。势不得久,行自止也。

译文

如果他的本意不是善良的,跑来戏弄、耻笑别人的缺点,也不要因为是小事、小点就附和他,因为他会越说越多,最后你变得不敢苟同就麻烦了;

也没必要横眉冷对,而是少搭理他,慢慢的不答话,他势必不会讲太久,自己就会知趣的停下了。

原文

自非所监临,相与无他宜适,有壶榼之意,束修之好,此人道所通,不须逆也。

过此以往,自非通穆。匹帛之馈,车服之赠,当深绝之。何者?

常人皆薄义而重利,今以自竭者,必有为而作鬻,货徼欢施而求报,其俗人之所甘愿,而君子之所大恶也。

译文

如果不是自己的下属,彼此间也没什么利害冲突,大家一起喝喝酒,互相送点小礼物,也是正常的人情往来,不需要刻意违逆(拒所有人于千里之外)。

但如果超出日常简单的交往,除非是十分亲近的家人、朋友,别人赠送的马匹布帛、车辆衣服等贵重物品都应当坚定的拒绝。为什么呢?

因为常人都是轻义重利的,现在他竭力送你这些贵重之物,肯定都是有所企图的,在他看来不过是场买卖,希望有朝一日从你这得到更大的报答,这种是俗人喜欢做的事,却是君子非常讨厌的事。

原文

又愦不须离搂,强劝人酒。

不饮自已,若人来劝,己辄当为持之,勿诮勿逆也。

见醉薰薰便止,慎不当至困醉,不能自裁也。

译文

喝酒时不要与人纠缠,强迫别人陪你喝酒。

自己不主动大喝,如果别人来劝你喝,那就接过来喝了,不要去责备或者违逆他。

感到醉意的时候就停下来,千万不要喝到大醉,以至无法自控。


相关练习:
《家诫》《温公家范》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文言文
嵇康《家诫》原文及翻译
《唐才子传·许浑传》原文及翻译
《惊弓之鸟》原文及翻译
诗经《墓门》原文及翻译
诗经《东门之杨》原文及翻译
元好问《邓州新仓记》原文及翻译
《论语·为政篇》原文及翻译
《论语·学而篇》原文及翻译
《渥居丧,昼夜酣饮作乐》原文及翻译
《人生而静,天之性也》原文及翻译
诗经《东门之池》原文及翻译
诗经《衡门》原文及翻译
《金刚经》原文及翻译
《世之学者说人主》原文及翻译
张岱《夏日赏荷》原文及翻译
《春之泉》原文及翻译
诗经《东门之枌》原文及翻译
诗经《宛丘》原文及翻译
《善者,行之总,不可斯须离也》原文及翻译
诗经《相鼠》原文及翻译
《蛙与牛斗》原文及翻译
《小年岳飞》原文及翻译
辛文房《李白嘲县宰》原文及翻译
《子思居于卫》原文及翻译
《声无哀乐论》原文及翻译
嵇康《与吕长悌绝交书》原文及翻译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原文及翻译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