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清史稿·张勇传》原文及翻译

清史稿
原文
    张勇,字非熊,陕西咸宁人。善骑射,仕明为副将。顺治二年,英亲王阿济格师次九江,勇来降,檄令招抚,得总兵以下七百余人。时李自成将贺珍等分据汉 中、兴安、固原诸地,窥西安。勇与副将任珍、马宁等御战,屡败之。大学士洪承畴视师湖广,勇请自效,诏奖其忠勤,召诣京师。承畴亦荐勇智勇兼备,所部兵精 马足,请移授经略右标总兵,上许之。勇入对,赐冠服、甲胄、弓矢,加右都督。勇将行,命内大臣索尼等传谕曰:“当今良将如勇者甚少。军务不可悬度,当相机而行,勿负才轻敌。”至军,佐承畴屡破敌。
    康熙二年,以勇久镇甘肃,威名素著,属番詟服,命还镇甘肃。三年,加太子太保。西喇塔拉饶水草,号大草滩,厄鲁特蒙古乞驻牧於此。勇以其地当要隘, 不容逼处,自往谕之,事遂寝。因请筑城其地,曰永固。旁建八寨,相联属为声势。十二年,吴三桂反,四川总兵吴之茂叛应之。十三年,三桂使招勇,勇执其使以 闻。陕西提督王辅臣亦叛,勇督兵防御。辅臣招勇,勇斩其使,上嘉之,封靖逆侯.. 吴之茂屯乐门,分兵攻陷通渭。勇督兵道伏羌赴援,之茂兵溃。之茂收余众复战,勇勒兵冲击,之茂大败。勇与佛尼勒、进宝等尽平贼寨。十七年,准噶尔台吉噶尔 丹兵入河套,厄鲁特部为所败,假道赴青海,阑入内地,勇驱令出塞。二十三年,闻青海蒙古游牧近边城,率兵赴丹山防御,至甘州,病笃。上闻,遣医并其子云翼 驰驿往视。寻卒,赠少师,仍兼太子太师,赐祭葬,谥襄壮.。
    勇身经数百战,临敌若无事,而智计横出,每以寡胜众。居恒恂恂退让,宾礼贤士。用人尽其材,其所甄拔,往往起卒伍为大将,良栋、进宝尤其著者也。 
(节选自《清史稿列传四十二》)

译文
    张勇,字非熊,是陕西咸宁人。擅长骑马射箭,在明朝官至副将。顺治二年,英亲王阿济格的军队驻扎在九江。张勇前来投降,下令让他招降安抚,招来了总兵及以下官兵七百多人。当时李自成的将领贺珍等人分别占据汉中、兴安、固原等地,窥视西安。张勇和副将任珍、马宁等人抵御作战,屡次打败了他们。大学士洪承畴到湖广两地督率军队,张勇请求到军中效力。皇帝下诏褒奖他的忠诚勤勉,召他回京师。洪承畴也推荐张勇,说他智勇双全,所率领的军队兵精马足,奏请调他担任经略右标总兵的职务,皇上应允了。张勇进宫面见皇上,皇上赐给他官帽官服、铠甲头盔、弓箭,加官为右都督。张勇要赴任时,皇上让内大臣索尼等人传达圣谕说:“当今像张勇这样优秀的将领很少。军中的事务不要凭空猜测,要看实际情况灵活办事,不要自负有才而轻视敌人。”到军中,辅佐洪承畴屡次打败敌军。
    康熙二年,因为张勇曾长时间镇守甘肃,威名一向显扬,皇上命令他回去镇守甘肃。康熙三年,加官太子太保。西喇塔拉水草丰饶,号称大草滩,厄鲁特蒙古请求在这里定居放牧。张勇认为那个地区正当重要关隘,不容许靠近居住,所以亲自前去说明,这件事就停止了。张勇趁机奏请在那个地区建造城池,叫永固。旁边建造八座营寨,互相联系,互为支援。康熙十二年,吴三桂造反,四川总兵吴之茂也叛乱响应他。十三年,吴三桂派人招降张勇,张勇抓了他的信使并上报朝廷。陕西提督王辅臣也反叛了,张勇率领军队防御。辅臣招降张勇,张勇斩杀了他的来使,皇上嘉奖张勇,封他为靖逆侯。吴之茂在乐门屯兵,分兵攻陷了通渭。张勇率兵取道伏羌赶去增援,吴之茂的军队溃败。吴之茂召集剩下的兵众再打,张勇率兵冲击,吴之茂被打得大败。张勇彻底平定了贼人的营寨。康熙十七年,准噶尔部吉噶尔丹的军队进入河套地区,厄鲁特部被他们打败,借道前往青海,擅自进入内地,张勇驱逐他们命令他们退出关塞。二十三年,张勇听说青海蒙古游牧部族靠近了边境城市,就率领军队赶赴丹山去防御。到了甘州,病重。皇上听说了,派遣御医和他的儿子张云翼驾乘驿马前往看视。不久张勇病逝,朝廷加赠他少师,并仍兼任太子太师,谥号襄壮。
    张勇一生亲自参加数百次战斗,面临千军万马就像没事人一样,而智谋和计策百出,常常以少胜多。平时总是恭谨谦让,对贤能之人以礼相待。任用人才尽其所能,他辨别选拔的人,往往出身于一般士兵却最终成为大将,像赵良栋、王进宝是其中特别著名的两个。 

相关练习:
《清史稿·张勇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文言文
《清史稿·靳辅传》原文及翻译
《清史稿·朱之弼传》原文及翻译
《清史稿·阿桂传》原文及翻译
《清史稿·李长庚传》原文及翻译
《清史稿·冯光熊传》原文及翻译
《清史稿·李卫传》原文及翻译
《清史稿·豪格传》原文及翻译
《清史稿·顾炎武传》原文及翻译
《清史稿·李奕畴传》原文及翻译
《清史稿·沈近思传》原文及翻译
《清史稿·白镕传》原文及翻译
《清史稿·张存仁传》原文及翻译
《清史稿·朱轼传》原文及翻译
《清史稿·王弘祚传》原文及翻译
《清史稿·阎若璩传》原文及翻译
《清史稿·赵廷臣传》原文及翻译
《清史稿·高士奇传》原文及翻译
《清史稿·曾国藩传》原文及翻译
《清史稿·谢济世传》原文及翻译
《清史稿·缪遜传》原文及翻译
《清史稿·宋必达传》原文及翻译
《清史稿·邵嗣尧传》原文及翻译
《清史稿·马如龙传》原文及翻译
《清史稿·向荣传》原文及翻译
《清史稿·吴琠传》原文及翻译
《清史稿·阮元传》原文及翻译
《清史稿·刘永福传》原文及翻译
《清史稿·张树声传》原文及翻译
《清史稿·刘统勋传》原文及翻译
《清史稿·王夫之传》原文及翻译
《清史稿·龚鉴传》原文及翻译
《清史稿·李赓芸传》原文及翻译
《清史稿·魏琯传》原文及翻译
《清史稿·魏象枢传》原文及翻译
《清史稿·金德瑛传》原文及翻译
《清史稿·索额图明珠传》原文及翻译
《清史稿·尹会一传》原文及翻译
《清史稿·方苞传》
《清史稿·左宗棠传》原文及翻译
《清史稿·陶澍传》原文及翻译
《清史稿·汤金钊传》原文及翻译
《清史稿·邓世昌传》原文及翻译
《清史稿·施琅传》原文及翻译
《清史稿·李光地传》原文及翻译
《清史稿·姚启圣传》原文及翻译
《清史稿·杨芳传》原文及翻译
《清史稿·纪昀传》原文及翻译
《清史稿·陈宏谋传》原文及翻译
《清史稿·李賡芸传》原文及翻译
《清史稿·吴嗣爵传》原文及翻译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