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宋若水传》原文及翻译
朱熹
原文:
①宋公讳若水,字子渊,成都府双流县人。自幼即知刻苦为学。从州举试外省,得奏名,对策廷中,切直无所避,考官不说,犹以冠乙科。授嘉州龙游县主簿。
②移知神泉县,始至,承废弛之余,首罢追胥①之扰,但以幅纸书负租,与民为期,无敢后者。不数日,尽偿前令宿逋②。邑产黄雀,岁供诸司百万计。公请罢之,民用不扰,而物生亦遂,至今为法。诸司知其治行,徙知嘉州犍为县。神泉民相率留之,不能夺也。
③除秘书丞,公为书数万言,历数当时刑赏之缪,宰相闻之怒,出公提举江东常平等事。上称公诚实,俾移福建。汀州远且多盗,又名瘴乡,常时使者按行多避不往。至是群盗甫平,死伤横道,疫疠大作,公独慨然引车罙入,煮药自随,亲问病者饮之。
④除湖南提点刑狱公事。衡山浮户③有与土人不相中者,曰:“衡山,国之寿岳④。祠城东故有溪,并城南出。后或凿城北址,导水使西,不能无断地脉。请筑山决水,使复故道。”公曰:“水西出岁久,故道皆为民居。今欲东之,则是数百家者不无荡析离居之苦。且寿岳之云,无所经见。就如其言,则国家中兴在西流之后,尤不宜妄有改作。”事乃得已。
⑤被旨摄帅事,飞虎军素骄悍,白昼掠人,吏不敢问。公一以军律绳之赏信罚必士民以是得安其居而军吏亦皆悦服。
〔注〕①追胥:追租的公差。②前令宿逋:前任县令拖欠上级官府的赋税。③浮户:没有固定户籍的人口。④寿岳:指庇佑国运昌盛,福寿绵延的山。
译文:
李若水字清卿,洺州曲周人,原名若冰。他以上舍生登第,调任元城县尉、平阳府司录。参加学官考试获第一名,任济南教授,被命为太学博士。蔡京晚年恢复相位,儿子蔡绦用事专权,李邦彦愤愤不平,打算以病辞谢离开朝廷。若水则说:“大臣以道德事奉君主,不可以就此停止,为什么不取决皇帝面前,使去留的大义,显露于天下呢?难道可默默托病而退去,使天下有尸位素餐的讥讽吗?”又说:“积弊已经很久,要求得治理是很难。建议裁损费用而国家用度不丰裕,减省科赋徭役而百姓财力还是困乏,权贵谦退而越是骄横,仕流泛滥而不能澄清。正应当置驿求贤,解榻待士,采纳他们的小小长处和远见卓识,以振兴治理之功。”共十多条,都很切中时病,李邦彦不高兴。
靖康元年(1126),李若水任太学博士。开府仪同三司高俅死去,按照以前旧例,皇帝应当挂服举哀,李若水说:“高俅以幸臣的身份逾越等级跻身显位,败坏军政,致使金人长驱直入,他的罪恶应当与童贯等同。他得以保全脑袋而死,尚且应当追削官秩,表示被大家忘记;但官吏们循常习故,打算加以繁琐的礼仪,这不是可以用来平息公议的办法。”奏章一再呈上,才使朝廷停止了这种做法。
钦宗将要派遣使臣到金国去,讨论用赋税收入赎回三镇,诏令推举可堪出使重任的人,李若水名列选人之中。皇帝召见了他,赐给他今名,迁任著作佐郎。作为使臣,李若水在云中会见了粘罕。刚返归朝廷,金兵已经南下,又以徽猷阁学士的身份,辅佐冯澥前往金国。方停留在中牟,守御黄河的军队互相惊慌以为金兵来了,左右侍臣商议从小路离开,冯澥问若水:“怎么办?”若水回答说:“戍兵害怕敌人而溃散,怎么能仿效他们,今天恰好以死报国。”下令敢讲退却者斩首,这样大家才安定下来。
已经出行,累次上奏章,说和议必定不可以成功,应当告诫严加守备。到怀州,遇上金国馆伴使萧庆,把他挟持一起回朝。到京城门口,把萧庆拘留在冲虚观,只令萧庆、冯澥进去。既而双方所议多不合,粘罕加紧攻打京城,李若水入朝见皇帝,告诉这一情况,皇帝命令何㮚前行。何㮚还朝,说他们二人想与太上皇徽宗相见,皇帝说:“我应当前往。”第二天皇帝临幸金兵军营,过了二夜才归。提拔若水任礼部尚书,李若水坚决辞谢。皇帝说:“学士与尚书同班,何必辞谢。”李若水不停地请求,改任吏部侍郎。
靖康二年(1127),金人再次邀请皇帝出郊,皇帝很有难色,李若水认为不要有其他顾虑,随从前行。金人中途改变主意,逼迫钦宗换下皇袍,李若水抱住痛哭,骂金人是狗辈。金人把他拖出去,击坏他的脸,因气结倒在地上,众人都散去,留下铁骑数十人看守。粘罕下令说:“一定使李侍郎无恙。”李若水绝食,有人劝勉他说:“事情已经没有办法,你昨天虽然骂人,国相没有生气,今天归顺服从,明天就荣华富贵了。”若水感叹说:“天无二个太阳,我李若水难道有二个君主吗!”他的仆从也来劝慰说:“您父母年岁已高,如果稍稍屈服,希望能得到一个回去觐见的机会。”李若水大声呵斥说:“我不再顾及家里了!忠臣事奉君主,有死无二。但我亲孝老人,你回去后不要马上告诉他们,让兄弟慢慢告诉他们就行了。”
十天以后,粘罕召他商议事情,而且询问不肯拥立异姓为帝的情况。李若水说:“上皇为百姓着想,罪责自己内禅皇位,主上仁义孝道慈仁节俭,没有什么过错,怎么适宜轻议废立?”粘罕指责宋朝失信,李若水说:“如果以失信为过错,你是最失信的人。”历数粘罕失信的五件事说:“你是大猪和长蛇式的贪暴者,真是一个剧贼大盗,灭亡没有多少日子了。”粘罕命令把他推出去,李若水反而骂得越发厉害。到达郊坛下面,李若水对仆从谢宁说:“我为国家而死,这是职责,只是一起连累你们了!”又骂不绝口,监军的人打破他的嘴唇,他喷血痛骂更加不停,最后用刀裂颈断舌而死,享年三十五岁。
谢宁得到机会回朝,详细说李若水就义情形。宋高宗即皇帝位,下诏说:“若水忠义气节,无与伦比,我听说后,为之流涕哭泣。”特赠若水观文殿学士,谥号叫“忠愍”。李若水死后有从北方逃归的人说:“金人相互说,‘辽国灭亡,死于忠义的十多人,南朝只有李侍郎一人。’他临死前毫无恐怖之色,做歌诗而死,歌诗云:‘昂首责问苍天啊,苍天终于没有话说,忠臣以死效忠国家啊,死又有什么罪咎呢?’在场的人为之悲痛。”
相关练习:
相关文言文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