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宋史·李弥逊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
原文
    李弥逊,字似之,苏州吴县人。弱冠,以上舍登大观三年第。宣和末,知冀州。金人犯河朔,诸郡皆警备,弥逊损金帛,致勇士,修城堞,决河护堑,邀击其游骑,斩首甚众。靖康二年,建康府牙校周德叛,执帅宇文粹中,杀官吏,婴城自守,势猖獗。弥逊以江东判运领郡事,单骑扣贼闱,以蜡书射城中招降。贼通款,开关迎之,弥逊谕以祸福,勉使勤王。时李纲行次建康,共谋诛首恶五十人,抚其余党,一郡帖然。弥逊自政和末以上封事得贬,垂二十年,及复居是职,直前论事,鲠切如初。时驻跸未定,有旨料舟给卒以济宫人。弥逊缴奏曰:“六飞雷动,百司豫严,时方孔艰,宜以宗社为心。不宜于内幸细故,更勤圣虑,事虽至微,惧伤大体。”帝嘉纳之。金国遣乌陵思谋等入界,索礼甚悖,军民皆不平,人言纷纷。桧于御榻前求去,欲要决意屈己从和。弥逊手疏力言:“陛下受金人空言,未有一毫之得,乃欲轻祖宗之付托,屈身委命,自同下国而尊奉之,倒持太阿,授人以柄,危国之道,而谓之和,可乎?借使金人姑从吾欲假以目前之安异时一有无厌之求意外之欲从之则害吾社稷之计不从则衅端复开是今日徒有屈身之辱而后患未已 又言:“陛下率国人以事仇,将何以责天下忠臣义士之气?”力陈不可者三。次日,弥逊再上疏,言愈切直,又言:“送伴使揣摩迎合,不恤社稷,乞别选忠信之人,协济国事。”桧大怒。弥逊引疾,帝谕大臣留之。九年春,再上疏乞归田,以徽猷阁直学士知端州,改知漳州。十年,兀术分四道入侵,明年,又侵淮西,取寿春,竟如弥逊言。于是弥逊落职,十余年间不通时相书,不请磨勘,不乞任子,不序封爵,以终其身,常忧国,无怨怼意。二十三年,卒。
(节选自《宋史·李弥逊传》,有删改)


译文
    李弥逊,字似之,苏州吴县人。刚成年时,以上舍生身份考取大观三年进士。宋徽宗宣和末年,李弥逊任冀州知州。金军大举进犯河朔地区,各州郡都加强警备,李弥逊花费大量金钱,招募了一批勇敢善战的将士,修筑加固了城墙,将护城河水决开以保护护城河,截击金人的零散骑兵,杀死了很多金兵。靖康二年,建康府牙校周德叛变投敌,拘捕了统帅宇文粹中,杀死朝廷官吏,据城自守,气焰十分嚣张。李弥逊以江东判运身份管理郡中事,他一人骑马至建康城外叩门,将封在蜡里的书信射入城中招降叛军。周德叛军与李弥逊通和言好,并打开城门迎接他,李弥逊将利害得失告知他们,勉励他们让他们起兵救援皇帝。当时李纲正率领部队到达建康,与李弥逊商议后诛杀首恶分子五十人,安抚了叛军余党,建康郡从此得以安定。李弥逊自政和末年因上密封的奏章直言朝政被贬官,将近二十年了,等到重新担任这个职务后,议论朝政大事,刚正率直还和二十年前一样。当时(皇上准备出行)途中停留暂住的地点还未确定,就下旨准备粮船,派遣卫队,以运送宫中大小嫔妃。李弥逊呈上奏疏指出:“陛下的行动犹如雷声震动,各个部门紧急行动起来,现在正值各地艰难之时,应该以国家社稷为重。不应该为了宫中宠幸之人的小事,再劳累陛下的思虑,这件事虽然极其微小,但恐怕会伤害国家大局。”高宗高兴地采纳了他的意见。金国派遣使者乌陵思谋等人南来,他们索要礼物十分荒谬,军民都愤愤不平,朝野上下议论纷纷。秦桧在高宗御榻前请求去职,准备下决心屈膝求和。李弥逊写奏疏慷慨陈词:“陛下受到金人花言巧语的欺骗,没有得到丝毫实际利益,就准备轻易放弃祖宗的重托,委曲求全,将国家的命运交付敌国,自己甘当附庸而尊奉金国,倒拿着宝剑,把剑柄交给别人,这是危害国家利益的行为,却称为和议,可以吗?假如金人姑且满足我们的要求,给我们眼前的安全,他日贪得无厌的金人一有不能满足的要求,预料不到的欲望,满足他们就会危害国家社稷的利益,不满足他们战争就会再次爆发,这样今天是白白地受卑躬屈膝的耻辱,以后则是祸患无穷啊。”又说:“陛下率领全国百姓去侍奉仇敌,又将凭什么去要求普天之下的忠臣义士的气节呢?”李弥逊再三陈述不能签订和约。第二天,李弥逊第二次上奏疏,言词更加急切直率,又指出:“送伴使察言观色、百般逢迎金国使者,不顾及国家利益,请求另选忠义之士辅助成就国事。”秦桧更加愤怒。李弥逊称疾引退,高宗告诉大臣挽留他。绍兴九年春,李弥逊再次上奏疏要求辞官回归田里,以徽猷阁直学士身份任端州知州,改任漳州知州。绍兴十年,兀术分四路入侵,第二年,又入侵淮西,攻进寿春,最终和李弥逊的预言一样。从此李弥逊被削职,十多年间不和掌权的宰相通信,不请求参加官员勘察以往政绩,提升官职,不请求恩荫自己后代,不列名受封爵位,终其一生,经常担忧国事,没有怨恨之意。二十三年,去世。


相关练习:
《宋史·李弥逊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文言文
《宋史·陈宓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梁颢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张大经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马亮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薛怀让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杨廷璋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王登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李舜臣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宋祁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王臻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侯延广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杨偕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娄机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钱若水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董槐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张凝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章频传》原文及翻译(二)
《宋史·谢枋得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王全斌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李溥传》原文及翻译
《甲子,监进奏院刘巽、大理评事苏舜钦并除名勒停》原文及翻译
《宋史·胡宗愈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李公麟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郭永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尹谷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李筠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杜范传》原文及翻译(二)
《宋史·钱惟演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贺铸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袁粲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赵瞻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刘文质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胡寅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陈禾传》原文及翻译(二)
《宋史·王随传》原文及翻译(二)
《宋史·姚坦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吕景初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张枃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任福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汪藻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项安世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曾巩传》原文及翻译(二)
《宋史·薛季宣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谢方叔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郑獬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陈若拙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英宗宣仁圣烈高皇后》原文及翻译
《宋史·宋偓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王质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彭思永传》原文及翻译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