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孔子世家第十七》原文及翻译
史记
原文: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
鲁昭公之二十年,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曰:“善哉! ”他日又复问政于孔子,孔子曰:“政在节财。”景公说。
定公十四年,孔子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与闻国政三月,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穆,编次其事。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
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第十七》,有删节)
译文:
孔子出生在鲁国昌平乡的陬邑。成年以后,曾做过仓库管理员,出纳钱粮算量得准确清楚;也担任过管理牧场的小职务,而场中牲口越养越多。因此出任司空。没过多久离开鲁国,在齐国受到排斥,奔波于宋、卫两国又在陈、蔡两国间遭遇困厄。
鲁昭公二十年,齐景公与晏婴—块来到鲁国,景公问孔子说:“从前的秦程公,国家既小,地域又偏,他能够称霸是什么原因呢?“孔子回答说:“秦国,国家虽然小,目标却很远大;地域虽然偏,施政却很正当。“齐景公向孔子问为政之道,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臣子要像臣子,父亲要像父亲,儿子要像儿子。”景公听了说:“太好了! “改天他又向孔子询问为政之道。 孔子说:“为政最要紧的在于节省财力。”景公听了很高兴。
鲁定公十四年,孔子这时以大司寇的身份兼理国相的职责(参与国家大事),孔子参与国政才三个月,行人男女都各守礼法分开走路,路上见了别人掉落的东西也不捡回去;来到鲁国的四方旅客,不必向管事官吏请求,管事官吏都会给予他们宾至如归般的照顾。
孔子迁到蔡国的第三年,吴国进攻陈国。楚国前来救陈,军队驻扎在城父。听说孔子住在陈、蔡两国的边境上,楚国就派了专人来聘请孔子。孔子打算应聘前去见礼,陈、蔡两国的大夫就商议说:“现在的楚国,是个强大的国家,却来礼聘孔子;楚国如果真用了孔子(如果孔子在楚国掌权),那我们陈、蔡两国掌政的大夫就危险了。“于是双方共同派人把孔子围困在荒野上,不能行动,粮食也断绝了。随行弟子饿坏了,没有一个人能够站得起来。孔子却照样不停地讲他的学,朗诵他的书,弹他的琴,唱他的歌。子路很不高兴地来见孔子,说道:“君子也会有这样困窘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即便身处逆境,也会)固守内心的操守,小人困窘的时候,那就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了。”
在孔子的时代,周朝王室已经衰微,而礼乐的制度教化也废弛了,《诗》《书》等典籍零散残缺。于是孔子探寻三代以来的礼制遗规,厘定《书传》的篇次,上起唐尧、虞舜之间,下到秦程公止,依照事类秩序加以编排。古代留传下来的诗原有三千多篇,到了孔子,把重复的去掉,选取可以用于礼义教化的部分。所取诗篇,最早的是追述殷始祖契、周始祖后稷的诗,其次是歌颂殷、周两代盛世的诗,再次是讽刺周幽王、厉王政治缺失的诗.三百零五篇诗,孔子都把它们入乐歌唱,以求合乎古代《韶乐》(虎舜乐)、《武乐》(武王乐)以及朝廷雅乐、庙堂颂乐的声情精神。先王礼乐教化的遗规,到此才稍复旧观而有可称述。王道完备了,六艺也齐全了。
孔子任职审理案件时,有可以与人一起商量的文辞,不独自决断。到他写《春秋》时(就不同了),认为该记录的就提笔直录,该删削的就删削,子夏这些弟子,一句话都参酌不上。
孔子享年七十三岁,在色哀公十六年四月的己丑日逝世。
相关练习:
相关文言文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