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苑·复恩》原文及翻译
说苑
原文:
孔子曰:“德不孤,必有邻。”夫施德者贵不德,受恩者尚必报。是故臣劳勤以为君而不求其赏,君持施以牧下而无所德,故易曰:“劳而不怨,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
赵襄子见围于晋阳,罢围,赏有功之臣五人,高赫无功而受上赏,五人皆怒,张孟谈谓襄子曰:“晋阳之中,赫无大功,今与之上赏,何也?”襄子曰:“吾在拘厄之中,不失臣主之礼唯赫也。子虽有功皆骄,寡人与赫上赏,不亦可乎?”仲尼闻之曰:“赵襄子可谓善赏士乎!赏一人而天下之人臣,莫敢失君臣之礼矣。”
楚魏会于晋阳,将以伐齐,齐王患之,使人召淳于髡曰:“楚魏谋欲伐齐。愿先生与寡人共忧之。”淳于髡大笑而不应,王后问之,又复大笑而不应,三问而不应,王佛然作色曰:“先生以寡人国为戏乎?”淳于髡对曰:“臣不敢以王国为戏也,臣笑臣邻之祠田也,以奁饭与一鲋鱼。其祝曰:‘下田洿邪,得谷百车,蟹堁者宜禾。’臣笑其所以祠者少而所求者多。”王曰:“善。”赐之千金,革车百乘,立为上卿。
阳虎得罪于卫,北见简子曰:“自今以来,不复树人矣。”简子曰:“何哉?”阳虎对曰:“夫堂上之人,臣所树者过半矣。今夫堂上之人,亲郄臣于君。”简子曰:“唯贤者为能报恩,不肖者不能。夫树桃李者,夏得休息,秋得食焉。树蒺藜者,夏不得休息,秋得其刺焉。今子之所树者,蒺藜也,自今以来,择人而树,毋已树而择之。”
东闾子尝富贵而后乞,人问之,曰:“公何为如是?”曰:“吾自知吾尝相六七年未尝荐一人也,吾尝富三千万者再,未尝富一人,不知士出身之咎然也孔子曰物之难矣小大多少各有怨恶数之理也人而得之在于外假之也
(节选自《说苑·复恩》)
译文: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施予德泽的人崇尚不求回报,承受德泽的人崇尚必求报答。因此,大臣勤勉劳苦来为君主效力而不贪求君主的赏赐,君主掌控施恩来驾驭臣下而不求回报,所以《易经》上说:“当政者使民勤劳而民无埋怨,对国家立了大功,但不认为自己应该得到别人的感激、赞扬,这是敦厚之至的表现。”
赵襄子被包围在晋阳,战争结束、包围撤去后,奖赏五位有功之臣,高赫没有功劳却受到上等的赏赐,五位有功之臣都很愤怒。张孟谈对赵襄子说:“晋阳之役,高赫没有建立大的功劳,现在您却给予他上等的赏赐,这是为什么呢?”赵襄子说:“当我受困遭难时,不偏离(恪守)君臣之礼的只有高赫一人。你们虽然建立了功劳,却很骄纵放任,我给高赫上等的赏赐,不也是应当的吗?”孔子听闻此事后说:“赵襄子可以说是善于奖赏士人的君主啊!奖赏(高赫)一人,而使全天下做臣子的,没有谁敢有违君臣的礼数。”
楚王、魏王在晋阳会盟,打算攻打齐国,齐王忧虑这件事,派人召来淳于髡并对他说:“楚、魏两国合谋,想要攻打我们齐国。希望先生与我一起分担其忧。”淳于髡听后大笑而没有回应,过了会儿,齐王再次问他,淳于髡又一次大笑而不应,第三次问他还是没有回应,齐王脸上现出愤怒之色,对他说:“先生拿我的国家当儿戏吗?”淳于髡回答说:“我不敢拿大王的国家当儿戏,我笑我的邻居用一盒饭和一条鲜鱼祭祀田神。他祷告说:‘地势低洼、容易积水的劣田,(让我)收获百车谷子,高地也适宜种植庄稼。’我笑话他用来祭祀的供品少而希求的东西多啊。”齐王说:“你讲得好。”赏赐淳于髡一千金、一百辆兵车,确立他为上卿。
阳虎在卫国获罪,向北朝见赵简子,说:“从今往后,我不再培养人了。”赵简子问他说:“这是为什么呢?”阳虎回答说:“朝堂的人,我所培养的超过半数了。如今这些人却亲自在国君面前排斥我。”赵简子说:“只有贤能的人能够做到知恩图报,品行不正的是不会知恩图报的。种植桃树与李树的人,夏天能够在树下休息,秋天能够收获果实;栽种蒺藜的人,夏天无法在其下休息,秋天也只能收获其刺。如今,先生所培植的,都是蒺藜啊,从今往后,先生选对人再加以培养,不要等到已经栽种了再去挑选合适的。”
齐国都城东门有个人曾经富贵一时,而后以行乞为生,有人问他说:“先生为何沦落到如此地步?”这人回答说:“我自己知道我曾任国相六七年,却未曾举荐一个人,我曾经两次拥有三千万的财富,却从未使(帮助)一个人致富,我也不懂得士人品行的优劣。”孔子说:“万物难以区处,无论大小多少,各有其值得怨恨憎恶的地方,这是它们的命数。人们如果了解了这一点,就在于他们善于外假于物了。”
相关练习:
相关文言文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