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追奔逐北,须审真伪》原文及翻译
百战奇略
原文:
凡追奔逐北,须审真伪。若旗齐鼓应,号令如一,纷纷纭纭,虽退走,非败也,必有奇也,须当虑之。若旗参差而不齐,鼓大小而不应,号令喧嚣而不一,此真败却也,可以力逐。法曰:“凡从勿怠,敌人或止于路,则虑之。”唐武德元年,太宗征薛仁杲,其将宗罗睺拒之,大破于浅水原。太宗帅骑追之,直趋折墌围之。仁杲将多临阵来降,复还取马,太宗纵遣之。须臾,各乘马至。太宗具知仁杲虚实,乃进兵合围。纵辩士谕以祸福,仁杲遂降。诸将皆贺,因问曰:“大王破敌,乃舍步兵,又无攻具,径薄城下,咸疑不克,而卒下之,何也?”太宗曰:“此权道迫之,使其计不暇发,以故克也。且罗睺所将皆陇外人,吾虽破之,然斩获不多。若缓之,则皆入城,仁呆收而抚之,未易克也;迫之,则兵散陇外,折墌自虚,仁杲破胆,不暇为谋,所以惧而降也。”
(节选自《百战奇略》)
译文:
凡是追击败逃的敌人,必须仔细了解对方败逃的真假。如果敌人军旗整齐有序,鼓声呼应协调,指挥号令统一,队伍众而不乱,虽然后退而逃,却并不是真正的败退,其中必有奇谋异策,对此必须慎重考虑。倘若敌人军旗参差不齐,鼓声大小错乱不协调,指军号会显得不统一,这才是真正的败道。(对于这种敌人)应当全力以赴地进行造击。兵法说:“凡是速击搬退之敌,不可谢息麻痹,如果敌人中途停驻不走,就要考虑其是否另有期谋。”唐高祖武德元年,李世民征讨薛仁杲,薛仁杲派部待宗罗晚领兵抵抗,在浅水原被唐军打得大败而逃。李世民亲率骑兵追击,一直造到折块城,将据守该城的薛仁杲包围起来。薛仁杲的部将大多临阵投降,又(提出)近回城里取马再来,李世民将他们放回。不一会儿,他们都各自束马而归。李世民详尽掌提了辞仁杲的虚实,于是进兵包围了折块城。李世民又派遣能言善辩之士入成向敌人晓以祸福利害关系,薛仁杲于是被边投降。众将领都来向李世民视贺,并借此机会询问适:“大王您在大破宗罗眠军之后,却丢下步兵,又没有攻城器械,却丰骑兵直迫折块城下,当时大家都不相信能够破城降故,但最终竟攻下来了,这是什么原因呢?“李世民说:“这是采用权变之道而通边敌人,让敌人来不及实施计策,因此战胜了敌人。况且,余罗晚所部将士都是陇西地区的人,我军虽然大破其军,然而击杀停获的不多。如果缓慢追击的话,渍败的敌人都会逃入折块城,薛仁杲把他们集中起来加以安托,我们北不容易战胜他们了;通迫敌人(紧运不舍),敌人败兵北会流款到陇西各地,(这样一来)折块成中自然空虚了,薛仁杲已经吓破了胆,没有时间另谋对策了,所以他只能畏惧而开城投降了。”
相关练习:
相关文言文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