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通鉴纪事本末·魏迁洛阳》原文及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
原文
    齐武帝永明十一年,魏主以平城地寒,六月雨雪,风沙常起,将迁都洛阳。恐群臣不从,乃议大举伐齐,欲以胁众。斋于明堂左阁,使太常卿王谌筮之,遇《革》,帝曰:“‘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吉孰大焉。”群臣莫敢言。尚书任城王澄曰:“今出师以征未服,而得汤武革命之象,未为全吉也。”帝厉声曰:“ 繇云‘大人虎变’,何言不吉?”澄曰:“陛下龙兴已久,何得今乃虎变?”帝作色曰:“社稷我之社稷,任城欲沮众邪?”澄曰:“社稷虽为陛下之有,臣为社稷之臣,安可知危而不言。”帝久之乃解,曰:“各言其志,夫亦何伤。”既还宫,召澄入见,逆谓之曰:“向者 《革》卦今当更与卿论之。明堂之忿,恐人人竞言,沮我大计,故以声色怖文武耳,想识朕意。”因屏人谓澄曰:“今日之举诚为不易但国家兴自朔土徙居平城此乃用武之地非可文治今将移风易俗其道诚难。朕欲因此迁宅中原,卿以为何如?”澄曰:“陛下欲卜宅中土,以经略四海,此周、汉之所以兴隆也。”帝曰:“北人习常恋故,必将惊扰,奈何?”澄曰: “非常之事,故非常之人所及。陛下断自圣心,彼亦何所能为?”帝曰:“任城,吾之子房也。”魏主自发平城至洛阳,霖雨不止。帝戎服,执鞭乘马而出,群臣稽颡于马前。尚书李冲等曰:“今者之举 ,天下所不愿,唯陛下欲之。”帝大怒曰:“吾方经营天下,期于混壹,而卿等儒生,屡疑大计。斧钺有常,卿勿复言。”乃谕群臣曰:“今者兴发不小,动而无成,何以示后?朕世居幽朔,欲南迁中土。苟不南伐,当迁都于此,王公以为何如?欲迁者左,不欲者右。”南安王桢进曰:“今陛下苟辍南伐之谋,迁都洛阳,此苍生之幸也。”时旧人虽不愿内徙,而惮于南伐,无敢言者。遂定迁都之计。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魏迁洛阳》卷二十)


译文
    南朝齐武帝永明十一年(493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因为都城平城气候寒冷,夏季六月常下雪,经常狂风大作,尘土飞扬,将要迁都洛阳。他担心文武大臣不愿服从,于是议论讨伐南齐,想借这个机会胁迫文武大臣(南迁)。孝文帝在明堂左阁斋戒,让太常卿王谌占卦,结果是《革》,文帝说:“‘商汤和周朝武王革命,这是响应上天而又顺应百姓的举动。’没有什么卦象比这更吉利啊。”文武百官都不敢说话。尚书任城王拓跋澄说:“ 现在出兵去讨伐未征服的地区,可卦象是商汤和周武王革命,恐怕不全部是大吉之兆。”文帝严厉地说:“爻辞说 ‘王者出处行动变化莫测,就如老虎身上的花纹一样’,你为何说不吉利?”拓跋澄说:“陛 下称帝已经很久了, 为何现在才说像老虎身上的花纹一样变化莫测?”孝文帝变脸发怒地说: “国家是我的国家,任城王你是想打击我军的士气吗?”拓跋澄说:“国家虽然是归您所有,可是我是国家的大臣,怎么可以知道危险而不说出来!”过了很久孝文帝才气消,说:“ 每个人都可以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有什么关系呢。”回到皇宫后,征召拓跋澄入宫觐见,文帝迎上去对拓跋澄说:“刚才在明堂我非常愤怒,是害怕大臣人人竞相议论,阻止我的大计,所以用声色俱厉来恐吓文武百官罢了,想必您明白我的意思。”于是孝文帝屏退侍从对拓跋澄说:“现在的举动,确实不容易。只是魏国从北方地区崛起后,迁徙到平城,这是有利于武力征伐的地方,而不利于文教治国。如今我将改变风俗习惯,这个想法真的太难实现。我想趁此机会把都城迁到中原,您认为怎么样?”拓跋澄说:“陛下想在中原择地而居,来经营治理天下,这是周朝、汉朝国家兴隆的原因。”孝文帝说:“ 北方人习惯常俗贪恋旧地,我这样做一定会使他们震惊骚动,怎么办?”拓跋澄说:“不平凡的事,要不平凡的人才能做到。陛下您的决断是出自圣明的内心,他们又能做什么?”孝文帝说:“ 任城王,真是我的张良啊!”北魏孝文帝从平城出发到达洛阳,大雨连绵不止。魏文帝身穿战袍,手持马鞭骑马而出,群臣在战马前跪拜磕头。尚书李冲等大臣说:“今天的军事行动,是天下人都不愿意的,只有陛下您一个人想做。”文帝大怒,说:“我正想征服四方,希望统一天下,而你们这帮儒生,屡次怀疑我的大计。朝廷的斧钺有使用的时候,你不要再说了。”文帝晓谕群臣说:“现在我们大规模出动,动静不小,但师出无功而返,让后人怎么看我?我世世代代居于北方,想把都城迁到中原。如果不想继续南伐,就把都城迁到洛阳,你们看怎么样?同意迁都的站在左边,不同意的站到右边。”南安王拓跋桢上前说:“现在陛下如果停止南伐的谋略,迁都洛阳,这是百姓的幸事。”当时众人虽然不愿意迁都,但又害怕继续南伐,所以没有人再敢说话。于是确定了迁都洛阳的大计。


相关练习:
《通鉴纪事本末·魏迁洛阳》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魏迁洛阳》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通鉴纪事本末·魏迁洛阳》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相关文言文
《兴元元年,朱泚更国号曰汉自称汉元天皇》原文及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匈奴和亲》原文及翻译(二)
《通鉴纪事本末·江左经略中原》原文及翻译(二)
《通鉴纪事本末·魏平辽东》原文及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唐平河西》原文及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唐平江淮》原文及翻译
《冬十月,宋金刚进攻浍州,陷之,军势甚锐》原文及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隋灭陈》原文及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武宗平泽潞》原文及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诸将之叛》原文及翻译
《圣历二年,太后春秋高,虑身后太子与诸武不相容》原文及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宪宗平淮蔡》原文及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太宗平吐谷浑》原文及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光武中兴》原文及翻译(二)
《通鉴纪事本末·霍光废立》原文及翻译(二)
《通鉴纪事本末·世宗征淮南》原文及翻译(二)
《通鉴纪事本末·杨坚簒周》原文及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光武平陇蜀》原文及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太宗平突厥》原文及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武韦之祸》原文及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赵充国破羌》原文及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时左卫将军陈光请伐赵》原文及翻译
《二月,上御丹凤门楼,赦天下》原文及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诸葛亮出师》原文及翻译(二)
《通鉴纪事本末·西域归附》原文及翻译(二)
《通鉴纪事本末·傅太后从弟右将军喜》原文及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霍光废立》原文及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汉通西南夷》原文及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匈奴和亲》原文及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突厥朝隋》原文及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公孙瓒传》原文及翻译
《贞观十三年,高昌王麴文泰多遏绝西域朝贡》原文及翻译
《唐宪宗元和七年秋,魏博节度使田季安薨》原文及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藩镇连兵》原文及翻译(二)
《通鉴纪事本末·光武中兴》原文及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河决之患》原文及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石勒寇河朔》原文及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宋文图恢复》原文及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魏伐匈奴》原文及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临菑人主父偃上书》原文及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唐平河东》原文及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梁氏亡乱》原文及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南诏归附》原文及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刘渊据平阳》原文及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明帝奢靡》原文及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世宗征淮南》原文及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梁孝王骄纵》原文及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吐蕃请和》原文及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唐平河朔》原文及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梁魏争淮堰》原文及翻译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