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资治通鉴·初,刘备在荆州》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
原文
    初,刘备在荆州,周瑜、甘宁等数劝孙权取蜀。权遣使谓备曰:“刘璋不武,不能自守,若使曹操得蜀,则荆州危矣。今欲先攻取璋,次取张鲁,一统南方,虽有十操,无所忧也。”备报曰:“益州民富地险,刘璋虽弱,足以自守。今暴师于蜀、汉,转运于万里,欲使战克攻取,举不失利,此孙、吴所难也。议者见曹操失利于赤壁,谓其力屈,无复远念;今操三分天下已有其二,将欲饮马于沧海,观兵于吴会,何肯守此坐须老乎!而同盟无故自相攻伐,借枢于操,使敌承其隙,非长计也。且备与璋托为宗室,冀凭威灵以匡汉朝。今璋得罪于左右,备独悚惧,非所敢闻,愿加宽贷。”权不听,遣孙瑜率水军住夏口。备不听军过谓瑜曰汝欲取蜀吾当被发入山不失信于天下也权不得已召瑜还及备西攻刘璋权曰猾虏乃敢挟诈如此备留关羽守江陵,鲁肃与羽邻界,羽数生疑贰,肃常以欢好抚之。及备已得益州,权令中司马诸葛瑾从备求荆州诸郡。备不许,曰:“吾方图凉州,凉州定,乃尽以荆州相与耳。”权曰:“此假而不反,乃欲以虚辞引岁也。”遂置长沙、零陵、桂阳三郡长吏。关羽尽逐之。权大怒,遣吕蒙督兵二万以取三郡。
    蒙移书长沙、桂阳,皆望风归服,惟零陵太守郝普城守不降。刘备闻之,自蜀亲至公安,遣关羽争三郡。孙权进住陆口,飞书召吕蒙。蒙得书,秘之,夜,召诸将授以方略,顾谓郝普故人南阳邓玄之曰:“郝子太闻世间有忠义事,亦欲为之,而不知时也。彼方首尾倒县,救死不给,岂有馀力复营此哉!今吾计力度虑而以攻此,曾不移日而城必破,城破之后,身死,何益于事,而令百岁老母戴白受诛,岂不痛哉!君可见之,为陈祸福。”玄之见普,具宣蒙意,普惧而出降。蒙迎,执其手与俱下船,语毕,出书示之,因拊手大笑。普见书,知备在公安而羽在益阳,惭恨入地。蒙留孙河,委以后事,即日引军赴益阳。
(节选自《资治通鉴》)


译文
    当初,刘备在荆州,周瑜、甘宁等人多次劝说孙权夺取蜀地。孙权派使者对刘备说:“刘璋软弱,不能守住自己的领土,假如曹操得到蜀地,荆州就危险了。如今我计划先攻下刘璋,再打败张鲁,统一了南方,就是有十个曹操,也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刘备回复说:“益州人民富裕,地势险要,刘璋虽然软弱,但是他足以自保。现在风餐露宿率军入蜀、汉,在万里的险道上转运粮草,要让军队战无不胜,没有失利,就是孙武和吴起也难做到。议论的人见曹操在赤壁兵败,就说他的力量处于弱势,不再有南下江南的长远打算。然而,如今曹操占有三分之二的天下,他将会到沧海去饮马,到东吴会稽阅兵,怎么会守着三分之二的天下坐等年老呢!而去攻打抗曹同盟刘璋,这等于是把机会让给曹操,让敌人钻空子,这并非长久之计。况且我和刘璋都是皇族,希望凭借祖上神灵匡扶汉室。如今刘璋得罪了您,这让我独自感到惶恐,不敢听从您的计划,希望您能宽恕。”孙权不听刘备的回复,派孙瑜率领水军前往夏口。刘备不允许孙权的军队过境,并对孙瑜说:“你如果要去攻取蜀地,我将披头散发隐入山林,也不能让我在天下人面前失信。”孙权迫不得已,只好把孙瑜召回。等到刘备向西进攻刘璋时,孙权说:“刘备狡猾,竟敢在我面前这样的耍阴谋!”刘备留下关羽防守江陵,鲁肃与关羽防区相邻,关羽多次产生疑虑,而鲁肃则经常以友好的态度安抚关羽。等到刘备得到益州后,孙权派中司马诸葛瑾向刘备索求荆州各郡时,刘备不答应,说:“我正准备夺取凉州,等我平定凉州后,才能把荆州全部奉还。”孙权说:“这是有借无还,不过是找借口拖延时间罢了。”他任命了长沙、零陵、桂阳三郡的太守,关羽则全部加以驱逐。孙权大怒,派吕蒙率领二万兵马夺取三郡。
    吕蒙向长沙、桂阳二郡发送文书,二郡都望风归顺,只有零陵太守郝普据城坚守不降。刘备得到消息,从蜀地抵达公安,派关羽争夺三郡。孙权也坐镇陆口,送去急信召吕蒙,吕蒙接信后,暗中把信藏了起来。到了夜晚,他召集将领宣布了自己攻打零陵的作战方案,回头对郝普的旧友邓玄之说:“郝普听说世间有忠义之事,他也想那样做,但他不了解时局。现在荆州就好像首尾倒悬,连救命都来不及,哪能有余力再救零陵?如今我已考虑周全,准备充分,将向零陵发起总攻,不久必定能攻破此城。等到零陵城破之后,郝普已经死了,他的忠诚又有什么益处?还让他百岁老母造受诛杀,难道他不痛心吗?你可以去见见他,为他分析战情祸福。”邓玄之去见郝普,把吕蒙的意思全都告诉了他。郝普被吓住了,连忙出城投降。吕蒙迎接,拉着他的手一起下船,谈话完,吕蒙把孙权的信拿出来给郝普看,得意地拍手大笑。郝普看了信,才知道刘备已到公安,关羽在益阳,愧疚与悔恨让他觉得应钻到地下去。吕蒙留下孙河守城,安排好了事务,吕蒙当天就率部奔赴益阳。


相关练习:
《资治通鉴·初,刘备在荆州》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文言文
《资治通鉴·齐州都督齐王佑》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齐纪三》原文及翻译
《唐太宗论举贤》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乙亥,庞勋引兵北渡濉水》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后周纪五》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隋纪·义宁元年六月,己卯》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房玄龄明达吏事》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侍御史洛阳贾言忠奉使自辽东还》原文及翻译
《冬,十月,癸丑,始皇出游》原文及翻译
《哀帝建平四年秋八月,匈奴单于上书,愿朝五年》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将兵多少》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周世宗征伐淮南》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唐纪·突厥既亡,其降唐者尚十万口》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隋纪·西域诸胡多至张掖交市》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霍去病为骠骑将军》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唐纪·长孙皇后》原文及翻译(二)
《十一月,癸卯,随何至九江,九江太宰主之,三日不得见》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后周世宗·帝欲诛樊爱能等以肃军政》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齐纪六·魏高祖游华林园》原文及翻译
《匦》(太后欲周知人间事,鱼保家上书)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唐纪·上将幸东都》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齐州都督齐王祐》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邓骘欲弃凉州》原文及翻译
《唐初,士大夫以乱离之后,不乐仕进,官员不充》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二月,戊寅,以房玄龄为左仆射》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延熹元年十二月,南匈奴诸部并叛》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秦之始伐赵也》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虞寄与宝应书》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七》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匈奴单于上书愿朝五年》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周纪·吴起才识》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汉纪·建武二年二月》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魏纪五·魏明帝》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魏纪一·正月,武王至洛阳》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魏斯传》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唐纪十五》原文及翻译
《初,吐蕃自恃其强》原文及翻译
《韩休为相》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刘黑闼传》原文及翻译
《秦王欲伐齐》原文及翻译
《李敬玄之西征也》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唐纪五十四》原文及翻译
《杜预向江陵,王浑出横江》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张轨传》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汉纪·邓鸳欲弃凉州》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汉纪·陆生拜尉佗为南越王》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上病笃》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上神采英毅》原文及翻译
《冬,十月,壬子,上幸辟雍,初行养老礼》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唐纪五十二》原文及翻译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