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陈良祐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
原文:
陈良祐,字天与,婺州金华人。年十九,预乡荐,间岁入太学。绍兴二十四年,擢进士第。调兴国军司户,未上,有荐于朝者,召除太学录、枢密院编修官。中丞汪澈荐除监察御史,累迁军器监兼邓王府直讲。隆兴元年,出为福建路转运副使。丁父忧,服阕,乾道三年,除起居舍人兼权中书舍人,迁起居郎。寻除左司谏。
首言会子之弊,愿捐内帑以纾细民之急。上曰“:朕积财何用,能散可也。”慨然发银数万两收换会子,收铜版勿造,军民翕然。未几,户部得请,改造五百万。又奏:“陛下号令在前,不能持半岁久,以此令民,谁能信之?”既而又欲造会子二千万,屡争之不得。
上锐意图治以唐太宗自比良祐言太宗《政要》愿赐省览择善而从知非而戒使臣为良臣勿为忠臣上曰卿亦当以魏征自勉。
时左相丁外艰,诏起复,良祐言“:起复非正礼,今无疆场之事,宜使之终丧。”遂寝。迁右谏议大夫兼侍讲,同知贡举,除给事中,兼直学士院,迁吏部侍郎。寻除尚书。
时议遣泛使请地,良祐奏:“今遣使乃启衅之端,万一敌骑犯边,则民力困于供输,州郡疲于调发,兵拏祸结,未有息期。将帅庸鄙,类乏远谋,对君父则言效死,临战阵则各求生。有如符离之役,不战自溃,孰可仗者?此臣所以未敢保其万全。且今之求地,欲得河南,曩岁尝归版图,不旋踵而又失,如其不许,徒费往来,若其许我,必邀重币。经理未定,根本内虚,又将随而取之矣。向之四郡得之亦勤,尚不能有,今又无故而求侵地,陛下度可以虚声下之乎?况止求陵寝,地在其中,曩亦议此,观其答书,几于相戏。凡此二端,皆是求衅。内视不足,何暇事外?迩者未怀,岂能绥远 ?”
奏入,忤旨,贬瑞州居住,寻移信州。九年,许令自便。淳熙四年,起知徽州,寻除敷文阁待制、知建宁府,卒。
(节选自《宋史•列传•卷一百四十七》,有删改)
译文:
陈良祐,字天与,婺州金华人。十九岁时,预先由州县荐举应试进士,一年后进入太学。 绍兴二十四年,考中进士。调任兴国军司户,还未上任,有人向朝廷荐举他,(朝廷)征召任命为太学录、枢密院编修官。中丞汪澈荐举,他被任命为监察御史,多次升迁后担任军器监兼邓王府直讲。隆兴元年,出京担任福建路转运副使。遭逢父亲的丧事,服丧期满,乾道 三年,被任命为起居舍人代理中书舍人,升任起居郎。不久被任命为左司谏。
(陈良祐)首先谈论会子的弊端,希望捐国库里的钱财来缓解普通百姓的急难。皇上说: “我聚集财富有什么用,能够分散给百姓是可以的。“慷慨地散发银子几万两兑换会子,没收制造会子的铜版不再制造会子,军民一致称颂。不久,户部所请获准,又制造会子五百万。 (陈良祐)又上奏说:“陛下号令在前,不能坚持半年,用此这种办法来号令百姓,谁能相信您的号令? “不久朝廷又想制造会子二千万,(陈良祐)多次争论这件事但没成功。
皇上意志坚决地想把国家治理好,把自己比作唐太宗,陈良祐说:“希望陛下把唐太宗的《政要》赏赐给大臣们观览,选择做得好的地方学习,省悟以往的错误引以为戒,使大臣成为良臣,而不是成为忠臣。“皇上说:“您也应当用魏征来勉励自己。”
当时左相遭逢父亲的丧事,守丧期未满朝廷下诏应召任职,陈良祐说:“守丧期未满朝廷应召任职不是正常(正规)的礼法,如今边境上没有战事,应该让左相服满三年之丧。”于是事情停止。(后来陈良祐)升迁为右谏议大夫兼侍讲和同知贡举,被任命为给事中,兼任直学士院,升任吏部侍郎。不久被任命为尚书。
当时朝廷商议派使节要求割地,陈良祐上奏说:“如今派遣使节(要求割地)是引发嫌隙、挑起争端的原因,万一敌人的骑兵侵犯边境,那么民众的人力、物力、财力困于缴纳赋税,州郡疲于征调征发,战争、灾祸连续不断,没有停息的日子。将帅平庸鄙俗,大都缺乏深远的谋略,对天子就说舍命报效,到了战场阵地上缺各自谋求活路。如同符离之战,不战自溃,谁可以依靠?这就是我不敢保证万无一失的原因。况且如今要求割地,想得到河南,往年河南曾经归国家的疆域,时间极短又失去,如果敌国不答应,白白地耗费往返,如果敌国答应我们(割地的要求),一定会谋求厚赠(重金)。经营治理还没安定,(敌国)又将紧跟着随而夺取它。过去也多次得到四郡,尚且不能长久拥有,如今又没有任何理由地谋求被侵夺的土地,陛下估计可以凭借虚假的声势拿下它吗?况且只是谋求要回陵寝,土地在其中,从前也商议过此事,看看他们回答的书信,几乎(近于)戏弄(嘲弄)我们。凡是这两种主意,都是故意制造事端,引起冲突。国内都没有治理好,哪里还有空闲到国外去生事?近的地方还未安抚好,怎么能安定远方?”
奏章呈入,(陈良祐)违逆旨意,被贬谪到瑞州居住,不久移居信州。乾道九年,朝廷允许他自由行动。淳熙四年,起用担任徽州知州,不久被任命为敷文阁待制、建宁府知府, 去世。
相关练习:
相关文言文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