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书·刘方传》原文及翻译
隋书
原文:
刘方,京兆长安人也。性刚决,有胆气。仕周承御上士,寻以战功拜上仪同。高祖为丞相,方从韦孝宽破尉迥于相州,以功加开府,赐爵河阴县侯,邑八百户。高祖受禅,进爵为公。仁寿中,会交州俚人李佛子作乱,据越王故城,左仆射杨素言方有将帅之略,荐之,上于是诏方为交州道行军总管,统二十七营而进。方法令严肃,军容齐整,有犯禁者,造次斩之。然仁而爱士,有疾病者,亲自抚养。长史敬德亮从军至尹州,疾甚,不能进,留之州馆。分别之际,方哀其危笃,流涕呜咽,感动行路。其有威惠如此,论者称为良将。至都隆岭,遇贼二千余人来犯官军,方遣营主宋纂、何贵、严愿等击破之。进兵临佛子,先令人谕以祸福,佛子惧而降,送于京师。其有桀黠者,恐于后为乱,皆斩之。寻授欢州道行军总管,以尚书右丞李纲为司马,经略林邑。方遣钦州刺史宁长真、欢州刺史李晕、上开府秦雄以步骑出越常,方亲率大军舟师趣比景。高祖崩,炀帝即位,大业元年正月,军至海口。林邑王梵志遣兵守险,方击走之。三月,师次阇黎江,贼据南岸立栅,方盛陈旗帜,击金鼓,贼惧而溃。既渡江行三十里贼乘巨象四面而至方以弩射象象中创却蹂其阵贼军溃不可收俘馘万计。于是济区粟,度六里,进至大缘江,贼据险为柵,又击破之。四月,师至林邑国都。林邑王梵志弃城奔海,方刻石纪功而还。道远无辍,士卒脚肿,死者十四五。方在道遇患而卒,帝甚伤惜之,乃下诏,赠上柱国、卢国公。
(选自《隋书·刘方传》有删改)
译文:
刘方,京兆长安人。刘方性刚毅果断,有胆识气魄。北周时任承御上士,不久因战功拜上仪同。高祖杨坚任丞相时,刘方随韦孝宽在相州平定了尉迟迥的叛乱。因功加开府,赐爵河阴县侯,邑八百户。北周大定元年(581年)二月,高祖杨坚受禅登基,是为隋文帝,刘方进爵为公。仁寿二年(602年),交趾(郡治宋平,今越南河内)俚人(古族名,主要分布在广东西南沿海及广西东南等隋朝地)首领李佛子叛乱,占据越王故城。左仆射杨素知道刘方有将帅之才,在杨素的推荐下,隋文帝诏命刘方为交州道行军总管,率二十七营隋军前去平叛。刘方军令严明整肃,军容齐整,有违犯军令的人必被斩首;同时又对士卒仁慈爱护,士兵患病他亲自抚慰关照。时长史敬德亮随军行至尹州,病重不前行,留在州馆。分别之时候,刘方见其病情危重而哀伤,呜咽哭泣流泪,过路之人都为之感动。刘方有这样的官威和仁惠,议论的人都称赞他是良将。隋军进至都隆岭,遇贼兵2000余人前来进犯,刘方派营主宋纂、何贵、严愿等击破贼兵。隋军继续前进,逼近李佛子大营时,刘方先派人向李佛子陈述利害,李佛子因恐惧而投降,被执送长安。其中一些桀黠之徒,刘方恐其将来叛乱,全都斩杀了。不久,隋炀帝委任刘方为欢州道行军总管,以尚书右丞李纲为司马,经营林邑。刘方派钦州刺史宁长真、欢州刺史李晕、上开府秦雄等率步、骑兵万余出越常(今越南宜春至海万霎间),自己亲率主力乘舟船开赴比景(今越南南部)。高祖驾崩,炀帝即位,大业元年正月,军至海口(林邑入海处)。林邑国国王梵志派兵据险抵抗,被刘方军击跑。三月,刘方军队驻扎阇黎江,林邑军(贼兵)在南岸建立栅栏据守,刘方大张旗帜,击鼓而进,林邑军(贼兵)恐惧而溃逃。刘方指挥部队南渡阇黎江后,行军三十里,林邑军乘巨象由四面合围。刘方派兵用弩射大象,象中箭创伤,象返走于阵中逃窜,林邑军溃乱不可收拾,被俘万人。于是刘方率军渡过区粟、六里,进至大缘江,林邑军据险为栅,又被刘方击破。四月,大军来到林邑国都。林邑国王梵志放弃国都逃入海岛,刘方刻石纪功然后班师还朝。由于长途跋涉,连日行军,士兵肿足,死了十之四五的士兵,刘方也染疾,在途中病逝。隋炀帝闻讯后非常悲伤,下诏书,追赠刘方为上柱国、卢国公。
相关练习:
相关文言文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